
針對昨天文章中留言的疑問,轉發一篇兩年前的文章。
或許很多人有一個感覺:在中國,越是有錢的人,似乎越反動。反之,不那麼富有的人(除了被洗腦的),往往卻是最愛國的,。
還有,在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什麼天大的事情好像也不算什麼事情。但是,在中國,一件很小的事情在網路就都可能被放大成天大的事情。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答案非常的簡單:中國和西方的社會制度不一樣,政府的職能不一樣。
在中國,採取的是“大政府、小社會”模式,政府的權力比較大,管的東西比較多;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小政府、大社會”模式,政府的權力非常弱,能管的東西非常少。
我們舉個例子大家立刻就懂了。
我們採取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土地是公有的,承包給老百姓,是沒有自由買賣的權力的。
在農村,土地是屬於集體的,所以你村裡就需要管理很多事情:土地是集體的,所以集體必須要對土地進行管理,不是你想種什麼就能種什麼的——在我們這,耕地就是種植小麥和水稻;種植水稻需要水源,所以集體必須要負責灌溉系統的建設;灌溉需要電力和抽水裝置,這個也必須要集體負責……
另外,還有種子採購、田間道路建設等,這些集體都要管。
村裡要管這麼多的事情,權力比較大,但是責任也比較大:權力比較大,就可能產生一些貪汙和腐敗,一旦有腐敗了,肯定要捱罵了;責任比較大,無論你哪個方面沒有管理好,指定也要是捱罵的。
相反,資本主義國家的土地採取的是私有制,土地歸私人所有:既然土地歸私人所有,那麼種植什麼就由你私人決定了,你想種植水稻,那麼你就自己負責灌溉、防洪系統和道路建設等……
所以,在資本主義國家,村裡的權力是比較小的,能管的事情也比較少。
社會主義國家採取的公有制為主體,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都控制在國企手中,這些國企要是做不好,就會挨全國人民的罵;反之,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是私有經濟,幾乎所有行業都控制在資本家手中,這些私企做不好,和政府也沒有多大關係。
我們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2020年美國德克薩斯州遭遇雪災以後,州長蒂姆·博伊德在臉書上發表一篇長篇大論,其核心意思就是:只有社會主義政府才救援。

其中有這麼兩段話:
“沒有人欠你和你的家庭什麼,在這種極端困難情況下給你們提供幫助,這甚至也不是當地政府的責任!陷進去還是走出來,是你們自己的選擇!市和縣,連同電力供應商以及其他各種服務供應商並不欠你們什麼!”
“這些坐在寒冷家中等待救援的人,都是懶惰的人,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弱者必然會沒有。救援這樣的事只有社會主義政府才會做的,那是社會主義可悲的產物。”
要是中國哪個官員敢說出這樣的混賬話,我估計他家祖墳都得被人刨了!
這件事就充分體現了中美兩國制度的差異:中國政府的權力比較大,但是責任也比較大;歐美政府的權力比較小,但是責任也比較小。
權力大,就難免會出現一些“以權謀私”的人渣,老百姓固然要罵那些人渣,但是也有人會罵政府;責任大,一些難以勝任的庸才搞砸事情,老百姓固然也是要罵的。所以,在中國這種制度下,政府就是容易捱罵的。
反過來,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的是私有制,政府能管的事情非常少,責任比較小,所以挨的罵也就少了——不歸我管,你有什麼理由罵我?
這兩種制度到底哪種好?
社會主義制度,更講究“公平”,所以它更加符合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資本主義制度,更講究“自由競爭”(也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更有利於有權、有錢的資本家。
比如,在疫情發生以後,中國對口罩的價格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誰要是敢在那個時候漲價,那麼就會被收拾。
相反,歐美國家採取市場經濟,只要你不是惡意的囤積,那麼就算口罩價格漲上天,政府也管不了——疫情發生以後,美國N95口罩的價格漲了十幾倍。
在口罩緊缺的時候,中國嚴格限制價格,那麼誰搶到就是誰的,和你有錢沒有錢沒有太大的關係——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體現了“公平”。
但是,在歐美就不一樣了。
歐美採取的是市場經濟,在口罩緊缺的時候,有錢人就會提高價格去購買,窮人就會買不起,所以那種制度看似公平,其實是保護有錢人。
於是,就有了特朗普的那句名言:可能這就是人生吧。
我相信,在中國,如果有哪個官員敢說出“這就是人生”這樣的話,恐怕早就被全國人民給“口誅筆伐”了,早被公知罵的不知道成什麼樣了。

還有,在美國,只要你有錢,你就能透過給名校捐款或找議員開推薦信,你就能很輕鬆的上名校。比如,潘石屹的兩個孩子,一個進了哈佛,一個進了耶魯,你覺得是他的孩子聰明?不是啊!是因為他給美國的大學捐了1億美元!
但是,在中國,如果你的孩子成績不夠,那麼即使你再有錢,也很難進頂級名校。不要說頂級名校了,就算是普通本科你都很難進。
另外,在資本主義國家,只要你有錢,哪怕你殺了人,也可以請頂級律師,抓住各種漏洞,從而達到避開法律制裁的目的。典型的案件就是:辛普森殺妻案。
……
這樣的事情,在資本主義國家太多了。
在資本主義國家,有錢就能做很多很多在社會主義國家做不了的事情,你說有錢人能不喜歡嗎?
在中國,為什麼一些有錢人、“精英”和公知都喜歡移民去美國?都喜歡攻擊中國的體制?都鼓吹“國退民進”?
因為只有在歐美的那種制度下,他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有人說:中國的這種“大政府”的體制會產生大量的特權和腐敗。
其實,特權和腐敗並不是因為體制的問題,而是因為人的問題。
你可以去翻中國的任何一部法律,我相信,沒有任何一條法律是允許官員使用特權和腐敗的。
美國那種制度下就沒有特權和腐敗了嗎?
美國的特權和腐敗黑到你無法想象的地步,因為他們可以合法、公開的使用特權和腐敗。
2022年7月24日,美國《國會山報》發表報道,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院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美國政府是腐敗的。
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美國共和黨人和無黨派人士認為政府“腐敗並操縱著美國的普通人”,51%的自由派也持有這種觀點。此外,有28%的受訪者認為“在不久的將來,美國人可能有必要拿起武器反對政府”,這些人中包括37%的持槍者。

或許有人會問:不是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不認為美國有腐敗嗎?
那是因為美國的腐敗具有極大的迷惑性,那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大傻子!
下面我們就給大家說說美國的腐敗問題,有些大家肯定在其它媒體上看過,但是有些大家未必怎麼聽說。
我們先說說特權問題。
在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把自己的女兒伊萬卡以及女婿庫什納全部弄去當官了。
伊萬卡曾是白宮的顧問,但是特朗普曾多次想讓伊萬卡擔任更重要的崗位。比如,讓伊萬卡擔任聯合國大使、世界銀行行長等職務……

在美國,有一個詞,叫做“政治分髒”。
在美國,政府有兩種官員:
第一種叫做“公務員”;
這類職務需要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幹起來的。這類人就和中國的公務員一樣,只要你不犯錯,誰也沒有權力解僱你。
第二種叫做“政治任命官員”。
這類官員是由總統直接任命的,隨著總統共進退——總統任期到了以後,你也得跟著退。
這類官員全部是副局級以上職位,共有11000多人。他們可以是沒有任何政績的人,甚至可以是從來沒有從事過政治的人。
這是公開的、法律允許的,利用自己權力去任命親朋好友或支援自己的人,甚至不需要這個人有任何的才能。
在中國,哪個高官敢明目張膽的把自己的子女、親朋好友直接安排到政府部門當高官的?
在美國,還有一個詞,叫做“旋轉門”。
大家都知道,美國總統競選是需要很多錢的,因為你需要去電視臺做廣告、要到處演講拉選票等,都需要錢。
這些錢從哪裡來?
一部分由老百姓捐助,但是更多的是來自大資本家,這也叫做“政治捐款”。
資本家為什麼要支援候選人?
肯定是希望他當選總統以後能維護自己的利益啊。
在2015年8月的電視辯論中,特朗普公開的說道:“所有政客都是資本家的狗,希拉里收我的錢所以要給我幹事,在場這些和我辯論的,幾個沒收過我的錢? ”
特朗普還稱作為一名商人,為了拉關係、套近乎,他曾向許多政治家捐款,不論其屬於哪個政黨。他說:“之前我給許多人捐過款。當他們給我打電話,我就會捐款。這樣一來,兩三年後當我有所求於他們時,他們也會答應我。”
他還說,他用錢收買政客,他想讓這些政客幹什麼,他們就得幹什麼。比如,2005年他要求克林頓夫婦參加他的婚禮,他們就乖乖地前往。

或許有人會問:當選總統後,替資本家辦事,難道總統就能公開的拿到資本家給的錢?
不是這樣的,要是這種模式,很快就會被搞下臺。
他們採取的是另外一種模式。
比如,資本家出資金幫助克林頓當上總統。克林頓當上總統後,在一些政策上就會向支援他的資本家傾斜,但是克林頓是不敢直接收資本家的錢的,資本家也不敢賄賂克林頓。但是,他們可以透過請克林頓去演講、支援他們出書、做公益等,公開的讓他們受益。

事實上,不僅僅是總統,美國國會所有議員的背後都有資本家的身影。
這些資本家僱傭大量的經濟學家、大學教授、明星等,去遊說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讓他們制定符合自己政策的制度——華盛頓註冊的說客有一萬多人。
比如,在美國政界有一個經常使用的詞,叫做“豬肉桶”。
所謂的"豬肉桶"是指:在美國南北戰爭前,南方種植園主家裡都有幾個大木桶,把日後要分給奴隸的一塊塊豬肉醃在裡面,人人都有一塊。

一些議員得到了資本家的支援,他就需要提出符合資本家利益的提案。
議案提出以後,想要得到透過就需要得到其它議員的支援。為了得到其它議員的支援,這個議員就要在議案的後面附帶上符合其他議員的提案。
比如,我是國會的一個議員,支援我的是軍工集團,他們希望我提出議案讓美國政府大量採購我生產的武器,這個時候我為了獲得其它議員的支援,就向其它議員承諾,在我提案的後面,附帶上符合他們利益的條款。
最後,這個提案就非常奇怪,明明是一個軍火採購議案,結果後面附帶了一堆房地產、石油、大豆、旅遊、文化等方面的專案——這些附帶的條款都不需要國會審議。
這就是所謂的“豬肉桶”,人人有份。
最終,一個很簡單的提案,需要大量的錢——本質上,這些錢都是老百姓的稅收!
議員這麼幫助資本家,為資本家服務,他們能不能直接收錢?
還是不能!
但是,一旦他們從議員的位置退下來以後,就可以直接到支援他的企業去擔任高階職位,獲得高額的回報。
所以,在美國的政府、大學、企業之間人員可以自由流動,這就叫做“旋轉門”。
這就是美國的特權和腐敗模式。
另外,還有一種嚴重、但是不怎麼被人知道的腐敗:利用內幕訊息炒股。
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第九十四條中明確規定:黨員幹部利用職權炒股盈利是違法的。

但是,美國呢?
美國的高階官員利用內幕訊息炒股,個個都是“股神”。
比如,2022年的時候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丈夫保羅·佩洛西,在國會透過《晶片和科學法案》之前,大量突擊購入晶片企業英偉達股票的事情就鬧的沸沸揚揚的——這明顯是在利用內幕訊息在炒股啊!
你以為佩洛西的丈夫只是利用這一次內幕訊息炒股嗎?
據《紐約郵報》報道,自2007年以來,佩洛西一家僅透過投資臉書等5家大型科技公司就獲得560萬到3040萬美元的收益。
專門追蹤競選資金和遊說資料的華盛頓非營利組織“公開秘密”披露,佩洛西的財富從2004年的4100萬美元增加到現在的近1.15億美元。佩洛西一家只是國會山擁有“不可思議”好運的投資者之一。

你以為只是佩洛西一個人這麼做的嗎?
根據美國《市場觀察網站》稱,美國國會議員及其配偶不僅進行大量股票投資,而且他們的投資回報率明顯高於平均水平。
美國國會議員及其親屬去年的股票交易額高達3.55億美元,包括買進1.8億美元股票以及賣出1.75億美元股票。在這之中,共和黨議員所涉股票交易金額約為2.01億美元,民主黨議員約為1.54億美元。
去年股票買賣金額超過50萬美元的美國國會議員有41人,其中得州聯邦眾議員、共和黨人麥考爾以及加州聯邦眾議員、民主黨人康納被稱為國會山兩大“股票交易員”。麥考爾被爆在2021年買進約3100萬美元股票,賣出約3500萬美元股票。康納則買進約3400萬美元股票,賣出約1900萬美元股票。

美國的那些高階官員,就沒有一個不是超級富豪的!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身家上億,美國現眾議院院長佩洛西身價超過2億美元,美國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身價3000萬美元……

有些公知說美國沒有腐敗,那是他們根本不懂美國的政治是怎麼玩的?
或許是他們知道,但是他們故意不說,來忽悠中國的普通老百姓。
現在的中國也發展了一部分私有經濟,很多所謂的“經濟學家”也是資本家的掮客,發表各種言論、忽悠老百姓,其實就是想要國家放鬆對一些企業的監管,獲得鉅額的利益。
上次用了一個“名人”的“名言”,被人投訴為“侵權”(侵害人家的“名譽權”),咱小老百姓,惹不起它們,所以我這次打上馬賽克。

中國採取的是“公有制為主體、私有制為必要的補充”的經濟制度,在這種經濟制度下,國家對資本家的控制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關係到國計民生的企業都控制在國家的手中。
假設你是房地產商,國家為了社會穩定,想要讓你配合下,控制房價。如果你不考慮國家的建議,國家也沒有理由收拾你(因為你並沒有違背法律),但是國家控制著銀行、電力、能源等企業,這些企業就可能不和你合作了。
試問:沒有銀行的支援,你還能活下去嗎?不批准土地,你還能建房嗎?
比如,2021年的時候,有段時間因為電力供應不足,政府就對一些企業進行了“拉閘限電”,這個裡面就有說道了——你要是經常不聽話,不管企業的社會責任,那我完全就可以優先限了你的電。
但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就不一樣了。
資本主義國家銀行、電力、能源等所有企業都是私人的,只要你和那些企業搞好關係,那麼政府根本拿你沒有任何辦法。
比如,特朗普要求通用汽車、蘋果公司回美國建廠,但是通用汽車根本不搭理特朗普,非但不回美國建廠,反而關閉了美國境內的4個工廠;蘋果公司更是將美國國內唯一的生產線轉移到中國。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一些所謂的“企業家”總抨擊中國的制度了吧?
因為他們不想受到中國政府的制衡,不想承擔社會責任——沒有了政府的管制,他們想怎麼剝削老百姓就怎麼剝削。
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一些經濟學家、文人總抨擊中國的制度了吧?
因為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資本家的掮客,是為有錢人服務的——拿資本家的錢,自然要為資本家服務。
目前,中國的社會是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國家沒有看到,各個地方政府、人大代表們,他們能看不到嗎?
看到了,沒有解決,一定是難度比較大,涉及到多方的利益。所以,我們應該給國家更多點的時間,而不是跟著那些公知想要顛覆我們的體制。
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最先倒黴的不是別人,而正是“助紂為虐”的你!
那時,你的命運就完全控制在資本家的手中,不要說“自由、民主和人權”了,恐怕連最基本的生存都困難!
—–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