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2025年會變好嗎?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元旦佳節,首先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平安幸福!
或許此時您正漫步在度假旅行的路上,又或者在家中靜享與家人的溫馨時刻。但在這個被賦予了“辭舊迎新”意義的特殊日子裡,我想您也一定在思考,2025年會怎麼樣?未來,真的會好嗎?
這確實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近期我將從科技推動社會的角度,分成三篇文章給出我的看法。三篇文章各自獨立,所以即便你只讀了其中一篇,相信也能有所收穫。
今天是第一篇:人工智慧,從泡沫到紅利。
當前,我們確實面臨著諸多挑戰,有點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不少人對未來也比較悲觀。但我想強調的是,現實情況並非大家所看到的那樣一片哀鴻遍野。因為人工智慧的發展非常迅猛,取得了很大突破,並將為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助力。
如今,人工智慧已經非常普遍,幾乎人人都在使用。國內的文心一言、Kimi,美國的GPT、Anthropic、Perplexity,還有Google的Gemini等等,各個人工智慧應用層出不窮,像當年的打車軟體和團購軟體一樣,讓人一時間不知該選哪個最好。
即使你手機裡也沒裝什麼人工智慧APP,但在用百度、微信、抖音搜尋的時候,這些APP也會給出人工智慧總結後的結果,讓你感受到人工智慧的便捷。
而且,上面列舉的這些,只是眾多人工智慧應用中的冰山一角。這充分說明人工智慧不是泡沫,已經實實在在地進入了紅利期。

手持B200和H100的黃仁勳
紅利期的一大特點,就是有實在的收入和利潤支援,有真實的業務價值,而不是隻有故事甚至夢想。
英偉達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長期投入,在這兩年得到了鉅額的回報,而臺積電、博通等以往待在幕後的公司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市值大幅上漲,成為了耀眼的明星。這些都充分證明了人工智慧的商業價值。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的紅利正在從英偉達等基礎設施供應商、以及如OpenAI等基礎服務的提供商,擴散到更多基於人工智慧的應用提供商。這意味著,人工智慧已經深入到了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中。
我們判斷一個現象到底是曇花一現的泡沫,還是一個真正的潮流,主要看它會不會逐級擴散。很明顯,人工智慧的潮流已十分明確。
第一波浪潮發生在ChatGPT3.5橫空出世後的這兩年裡,主要體現為直接提供簡單服務,比如基於AIGC的聊天和問答。
現在我們預計在2025年,第二波人工智慧潮流就將顯現。屆時,人工智慧應用將超越簡單的互動,進入能夠提供具體的業務和服務的階段,這無疑令人感到極其興奮。
首先基於AI Agents、也就是智慧體的智慧服務將會興起,完成那些曾經只能由人類完成的複雜任務。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人類的所有工作都會被AI Agent替代,但工作中的很多重複性的、非常繁瑣的環節,都可以交給智慧體自動化完成。
因此,以往的SaaS“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將轉變為“服務即軟體”(Service-as-a-Software),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必須用到人工智慧來幫助自己完成工作。
其次,在2025年裡,我們還將迎來終端智慧水平的顯著提升。
現在,大家已經開始用手機上的人工智慧應用來進行搜尋、互動聊天和問答。未來,就像當初網際網路出現後成為我們的外部儲存腦一樣,人工智慧終端將變成我們的外部理性腦、邏輯腦和推理腦。

我們堅信,人工智慧的潮流還會一波又一波地湧現,並滲透到更多的行業中。
這個趨勢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現在絕不是躺平的時候。我們正處在一個關鍵的轉折期,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一個又一個產業和行業,每個改變都將帶來巨大的機會。
老話說“男怕入錯行”,現在,你不用再需要害怕入錯行了,只要你有對人工智慧足夠的瞭解,再對自己所處的行業有足夠的洞察,並能引入人工智慧解決本行業的問題,甚至形成本行業的殺手級應用,那麼你就有可能形成行業壟斷,奠定未來新的行業格局。
另外,我還特別要提到一個理念:未來會出現一大堆“一個人的大公司”。當然,這裡的“一個人”並非絕對,但我認為,頂多寥寥幾個人,就能完成原來成百上千個員工的大公司才能做的事情。
傳統企業往往需要市場營銷、財務、客服、運營、生產、採購等眾多部門,並且需要專門的管理人員來協調這些部門的工作。未來,“一人公司”雖然表面看只有一個人,但實際上呼叫了大量的、不同型別的AI Agents來完成工作。
每一類AI Agents執行以往某個部門要處理的專門任務,各個型別的AI Agents相互協作,從而形成一個像幾十萬人的大公司一樣的組織。
而且,AI Agents具有可擴充套件性強、成本低、效率高、個性化等特點,讓“一人公司”擁有巨大的潛在優勢。與人類員工不同,AI Agents的增加不會導致溝通和管理問題,讓管理部門變得臃腫不堪,從而能大幅降低運營成本。而且,你可以根據需要隨時增加AI Agents的數量,保持業務規模的彈性。
所以,未來的創業者,不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搭建龐大的團隊,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構建業務流程,或是要構建一個怎樣的業務系統,使你能服務上百萬人,甚至上千萬人、上億人,這樣平攤到每個客戶的成本就會極低,而且這些服務還能保持個性化和高質量。眾多這樣的創業者匯聚在一起,也就實現了我們常說的服務規模化。
2025年,“一個人的大公司”的趨勢會進一步清晰,並在各行各業裡擴散。所以,哪怕你只是一個人,也要行動起來了,開始構建你的“一個人的大公司”。因為未來,只要極少的幾個人,就能撐起一個500強企業,滿足社會普遍存在的需求,也讓你獲得巨大的財富。
當然,你可能會擔心,大公司都只剩幾個人了,豈不是會帶來大量失業?這樣的事情在工業革命時代已經發生了:一個產業從業者確實降低了,但企業數量和產業數量大大增加,最終帶來的是就業能力大增和社會的更大繁榮。
時不我待,中國的企業和創業者們,現在就必須積極地行動起來。不要像上一個週期那樣,只是跟隨和學習,追求所謂的後發優勢。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非常適時地到來了,但卻史無前例,需要我們去引領。
當然,既然要引領,就意味著沒有先例可以學習,我們要主動衝入無人區去探索。因此,明白底層規律,尤其是新技術的產業化規律和技術推動社會的規律,就變得至關重要。在下一篇系列文章中,我們將詳細為大家剖析這個新的技術規律,敬請期待!
最後,在元旦佳節,創新地圖的小夥伴為關注科技、熱愛學習的你帶來了節日特惠福利,快掃碼加入科技特訓營吧,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更多詳細的產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裡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訊號,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前哨AI冬令營,解鎖AI未來(掃碼加入)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點選加入,學會用AI為你工作(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AI領域十大獨角獸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