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大沃頓商學院開設AI專業!萬物皆可AI的風吹到美國大學,是泡沫還是真東風?!

從ChatGPT橫空出世,到DeepSeek強勢加入戰場,萬物皆可AI的風不僅吹到了國內外的職場,也吹進了高等教育界。
近兩年,有不少大學都推出了AI或AI相關的新專業,就連美國最古老的商學院沃頓也在近日宣佈將開設AI MBA專業和本科方向的課程——這些AI相關新專業值得選擇嗎?AI能成為文科/社科學生的救命稻草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沃頓商學院開設AI專業
沃頓商學院院長埃裡卡·H·詹姆斯(Erika H. James)在一段領英(LinkedIn)影片中宣佈,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將從2025年秋季開始提供人工智慧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和本科方向的課程,注重技術培訓,並強調使用人工智慧的“社會、倫理和責任影響”,課程將涵蓋應用機器學習、神經科學、資料工程和倫理等技術含量較高的領域。
詹姆斯表示:“沃頓商學院始終把握時機,把握機遇。這再次體現了我們致力於幫助學生做好準備,讓他們能夠利用這項新的人工智慧技術進行商業決策,走向世界。”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MBA 人工智慧專業及方向建立在沃頓商學院現有人工智慧投資的基礎之上——去年,沃頓商學院加大了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啟動了“人工智慧與分析計劃”,包括為教師研究和學生學習提供資金。沃頓商學院還與OpenAI合作,使其人工智慧培訓課程面向教師開放。
在藤校中,賓夕法尼亞大學也可以說是最注重AI的學校了,在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也開設AI本科專業,於2024年秋季開放招生,成為常春藤盟校中首家開設該專業的院校,將為學生提供學習人工智慧理論的基礎知識(涉及大量的數學和計算機課程),學生還必須學習人工智慧的倫理及其用途,以及透過選修課來拓展課程方向。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本科教育副院長羅伯特·格里斯特表示:“走出去,培養未來在人工智慧領域成為領導者的人才至關重要。每個人都擔心人工智慧會搶走工作崗位,我實際上非常樂觀地認為,人工智慧將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我們需要大量接受過廣泛培訓的人才。
AI的風狠狠吹到了美國大學
在過去一年中,人工智慧在商業教育中已得到廣泛應用,2024年研究生管理入學委員會(GMAC)的一份報告發現,絕大多數商學院現在都為學生提供某種形式的人工智慧教學,只有22%表示尚未將人工智慧融入學生的學習中。
近幾個月來,許多商學院在其MBA課程中開設了人工智慧方向的課程,其他一些商學院則將人工智慧融入其整個課程體系,或與科技公司合作,為學生提供人工智慧工具。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事實上,不止是商業教育積極地擁抱AI,目前新開設的AI專業主要集中遍佈工程、商業和法律等多個領域。
 CMU
在美國人工智慧教育方面數一數二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去年底宣佈將在其海因茨資訊系統與公共政策學院開設一個新的人工智慧系統管理碩士 (AIM) 專案,旨在幫助學生勝任以下職位:人工智慧戰略顧問、人工智慧系統分析師、人工智慧工程師、人工智慧安全專家、生成式人工智慧專家、人工智慧產品負責人、人工智慧信任與安全官、人工智慧治理專家以及人工智慧倫理學家或人工智慧和資料管理高階分析師。
海因茨學院應用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傑出教授、該專案聯合主席阿南德·饒 (Anand Rao) 表示:“各組織迫切需要能夠安全、公平、公正地將人工智慧融入關鍵決策流程的專業人士。該專案提供部署人工智慧系統所需的所有基本要素——批判性思維、技術技能(例如流程再造、資料工程和人工智慧模型調優)以及部署人工智慧系統和管理解決重大商業和社會挑戰專案所需的管理技能。”
 雪城大學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雪城大學也將於2025年秋季推出一項新的人工智慧研究生專案——以人為本的應用人工智慧碩士學位,教育學生以符合倫理道德的方式運用先進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
在過去五年中,雪城大學的資訊研究學院也開發了眾多課程來支援新的人工智慧課程,學生將獲得涵蓋基礎人工智慧概念以及如何將這些概念應用於實際應用的全面課程。此外,學院的教師將繼續致力於研究人機互動的關鍵問題,以及如何將人類和人工智慧知識融入組織和社會。
 羅切斯特大學
羅徹斯特大學的西蒙商學院是STEM管理教育的先驅,擁有頂尖的MBAMS課程,也將推出全新的商業人工智慧理學碩士專案,課程設定包含與行業相關的課程,例如分析程式設計、人工智慧與商業入門以及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學生將參與解決現實挑戰的實際應用,最終完成一個獨特的以人工智慧為重點的畢業專案,這項必修專案讓學生有機會與企業贊助商合作,運用他們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商業問題。
 UCB
伯克利法學院以其創新的法律教育和在法律與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而聞名,將推出首個以人工智慧為重點的法學學位,為在職專業人士設計,可透過一年制非全日制線上課程和一個在伯克利的全日制暑期學習完成,或透過連續兩個暑期學期的駐校學習完成,於2025年夏季開學。
助理院長 Adam Sterling 表示:“新的學位課程非常適合尋求面向未來執業的國際法律從業者和美國律師。學生將向教師、執業講師和客座講師學習人工智慧倫理、人工智慧技術基礎知識以及當前和未來人工智慧監管工作等主題,其中重點關注歐盟人工智慧法案。
圖片來源:學校官網
可選課程包括由美國被引用次數排名前20的智慧財產權和網路法學者之一的Colleen V. Chien教授講授的“人工智慧法律與治理”,她的新課程重點將放在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法律實踐,以及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如何改善或加劇法律實踐中現有的不平等現象,包括司法公正方面的差距。
AI成“電子救命稻草”?
Fall 2025研究生階段的AI專案新開的比較多,但本科AI專業的增加也是大勢所趨,如今萬物皆可AI的風究竟是泡沫,還是實實在在能借力的東風?
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不可一概而論,與個人能力也有很大的關係。對於本身就意向走技術路線的學生,因為現在的AI本科專案還不多也不夠完善,即使是卡內基梅隆大學也尚未有機會真正跟上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速度,所以AI本科專業的意義並不是很大,可以選擇攻讀CS學位,並側重數學或直接選修AI concentration,也可以把人工智慧作為課外活動,比如參加以人工智慧為中心的Kaggle比賽,然後在碩士/研究生階段選擇人工智慧方向。
本科階段的CSAI專業通常有較大程度的重合,不過AI專業會更注重數學和模型相關的知識。無論學的是哪個專業,一名很有經驗的machine learning recruiter表示,她看到最需要的技能組合是:
能夠在現實世界中編寫程式碼的研究人員(而不僅僅是從事理論工作)
真正理解模型底層工作原理、思考深度學習底層數學(而不僅僅是基於現成的模型調引數)
擁有從頭開始編寫模型的經驗
或許更值得注意的是,AI並不是理工科學生的專屬領域,它本質上是一種工具和思維方式,商科、法律等傳統“非理工”專業,也正在經歷因AI帶來的重塑,這些領域的AI專業並不是讓學生成為ML工程師,而是掌握AI的人文視角、倫理判斷與實際應用能力。
人文社科在就業方面一直機會有限,與AI結合,或許能開啟新的道路。不過,在選擇AI領域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人文社科領域的AI專業更強調應用與決策,而不是底層演算法設計,雖然到不了“救命稻草”的程度,但至少能讓人看到積極擁抱變革後的更多可能性。
寫在最後
小夥伴們對AI專業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交流~

* TestDaily是由北美留學領域的教學和申請專家創立的線上教育團隊,專注於為北美留學生的備考和申請提供優質的資訊和服務,至今已經服務超過20萬人次。
團隊本著專業、務實、可靠的工作品質,設計了一系列質優價廉的留學語培和申請產品,受到廣泛認可。產品和服務詳情,請檢視公眾號選單「TD好課」瞭解。
戳戳「在看」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