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解放戰爭研究七月分兵後形成了兩個華野的平行存在


    根據毛澤東、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華東解放軍於1947年7月後分為兩 部:


     一部分由陳毅、粟裕帶領離開山東,接受劉伯承鄧小平領導,西進配合劉鄧挺近大別山的戰略行動。


這個野戰軍團即華野西兵團、外線兵團。原華野司令部和炮兵特種縱隊亦隨陳粟行動。



    按照中央指示,外線兵團由原屬中共華東局領導(書記饒漱石),轉歸中共晉冀魯豫分局領導(書記鄧小平),建制亦改變歸屬於晉冀魯豫人民解放軍。



     但根據中央軍委指示,西兵團對外仍可保留華東野戰軍番號,對外仍稱為華東野戰軍。這是因為軍委有意對蔣軍造成陳粟華野主力已進入中原作戰的示形。



     華野西兵團接受劉鄧指揮,同時是一支中央軍委直接控制的戰略機動力量。這一轉變對於以後的中原戰局意義極其重大。



    華東野戰軍另一主力部分,仍然留在山東,仍由中共華東局、饒漱石領導。以許世友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委。華野的這部分軍事力量稱內線兵團,東兵團或山東兵團。



    〔中央軍委1947年9月22日電報指示:“一、陳粟西兵團改為晉冀魯豫野戰兵團”,……“五、華東野戰軍東兵團改為華東野戰兵 團”。〕



    1948年5月中央的城南莊會議後,中共中央對原晉冀魯豫分局進行了重大改組。


    晉冀魯豫分局改為中原局。建立了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鄧小平為中原局書記。劉伯承為中原野戰軍司令員。陳毅為中原局副書記以及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



    但是中央軍委同時指示,陳毅仍兼任華野司令員和政委,粟裕名義上也仍任華野副司令員。



    根據中央軍委命令,中原局亦釋出任命,指示:中原局建立後,陳毅主要在中原局工作,不在華野西兵團擔任一線指揮,華野所兼軍政職務由粟裕代理。



【注意:粟裕作為華野代司令和代政委的任命,並非中央軍委直接任命的,而是中原局檔案任命的。也就是說粟裕屬於中原局的幹部系統。當時粟裕還被任命為二級軍區豫皖蘇軍分割槽司令員。】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此時陳粟所指揮的所謂的“華野”,並不是華東野戰軍全軍,而僅是專指隸屬中原局,“對外稱華野”的外線兵團即中原地區的華野,並不包括隸屬華東局,許譚指揮的華野山東兵團以及韋國清指揮的蘇北兵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