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是會搞事情的。
今天一大早,京東就釋出了《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
然後,不出意外地,刷屏了。
信中說,近期,有競對平臺再次玩起“二選一”遊戲,強迫騎手不能接京東平臺的秒送訂單,如有違反,會採取封殺措施。
京東還不忘內涵一句,“雖然有人明說不會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們一定會暗暗做的!”
而就在昨天,某外賣平臺剛闢謠“騎手去其他平臺跑單會被永久封號”,京東這話針對的是誰,已無需多言。
當然,京東也推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
所有被競對平臺封殺的騎手,京東保證給予足夠單量,確保收入不降;
對兼職騎手永不強迫“二選一”,鼓勵大家在各平臺自由接單,保障收入最大化。
甚至,信中還提到,所有騎手,如有物件,京東可以優先為物件安排工作。
更炸裂的是,自今日起,所有超時20分鐘以上的外賣訂單,京東全部免單。

先是明確只限“品質堂食餐廳”入住,後是給全職和穩定兼職的騎手上社保,再到前幾天曝光的淨利潤永遠不許超過5%,以至於今天的超時20分鐘免單,京東外賣的動作一波接一波,越玩越大。
而具體到這封致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言語間,還是透露著劉強東那一貫的江湖氣,寫得非常有感染力。
我給大家拆解一下。
首先,就是語氣。
這封公開信雖然署名“京東集團”,但除了“緊急援助措施”那一部分稍顯正式外,剩餘部分絲毫不見一般企業公文那樣的生硬刻板。
開口閉口叫著“兄弟”,用詞都是“個別平臺”、“有人”、“永不”、“竟然”這種口語化、情緒化的詞彙,以至於全文不斷湧現的感嘆號,無不努力在模擬強哥本人的語氣。
而由於強哥心直口快、江湖義氣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這種語氣雖然出自“京東集團”,卻並沒有讓人有出戲的感覺。京東的筆桿子真的把劉強東的IP發揮到了極致。
其次,是姿態。
京東這封公開信,其實是向兩個物件喊話,一個是外賣騎手,一個是競對平臺。但稱呼卻完全不同。
對騎手,京東的稱呼除了“兄弟”,還有“各位”、“大家”、“您”,顯得自然又親密。
對競對平臺,則是“個別平臺”、“有人”、“某平臺”、“你(們)”,充滿了對立和諷刺。
很顯然,京東塑造了一個施害者,而他們則和受害者站在了同一陣營,為受害者兜底,並同仇敵愾,對抗大敵。這是一個非常能夠讓人共情的姿態。
再次,是措施價值的最大化。
公開信裡,除了永不強迫二選一,還有:被競對平臺封殺的騎手,京東保證足夠單量;給騎手物件優先安排工作,提高收入;競對平臺二選一導致訂單延遲,超時20分鐘以上的免單。
這是一石二鳥的絕妙策略,這些策略,有的是舉手之勞,有的是必要投入,如果只是直給,不會掀起什麼浪花。但現在這種用法,就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每一個策略都成為對競對平臺的精準打擊,和對自己的無形抬高。
也就是說,京東把自己的應對策略價值最大化了,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有必要補充一點,我上面說這些,不是對京東的批評,而恰恰是對京東公關能力的肯定。
《琅琊榜》裡,在私炮坊爆炸後,梅長蘇要靖王故意把借帳篷和棉被給災民的事搞大,靖王覺得自己做這些事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但梅長蘇說:
若是在做事之前就想好了要給別人看,那是殿下的德行問題;可若是做了好事,最終卻無人知曉,那就是蘇某這個謀士無用了。
很顯然,外賣後起之秀京東,是在打一場輿論戰,正需要把自己的每一步的舉措都產生輿論效益。
這封公開信,四兩撥千斤,百度公關看了都要羨慕不已。
最近,我看到很多人在討論京東外賣能不能做起來,會不會在搶佔市場後變本加厲,這些都需要假以時日才見分曉。
但是,有京東這條鯰魚出來,攪動一下外賣壟斷的局面,帶來一些新的變化和可能,不管最後能不能成,我都覺得挺好的。
在前幾天曝光的內部講話中,劉強東說:
我們的演算法,我們的技術,我們受到的教育,學的知識,不應該是來壓榨這些可憐的開餐廳的老闆,不應該來壓榨這些外賣員,不應該來去坑蒙拐騙消費者,讓消費者吃到那種根本不安全的外賣食品,這都不對的。
如果真能做到劉強東說的這樣,我希望京東外賣能做起來,給外賣行業來一次變革。
只是,生意畢竟是生意,靠江湖義氣維持不了商業的運轉,商家和騎手想賺錢,使用者想實惠,平臺想盈利,希望劉強東能不忘初心,找出一個行之有效且長期執行的模式。
希望行業巨頭之間,能真正良性競爭起來,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