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完騎手+商家,我更看不懂京東外賣了?

大家好!
前兩天後臺不少人都讓咱去看看京東搞外賣這事兒,說東子讓商家0佣金入住,照著某團的七寸就是一棍。
而且東哥幹啥都快啊,外賣已經上線啦,大夥今後點外賣也能又快又好又便宜了!!!就連外賣小哥也有社保,送餐更有保障了!
(來源:@財經網)
好好好,這訊息直接給比子聽激動了!
可我仔細一琢磨,便宜、好、快這似乎是個不可能三角啊!
所以週一一上班,我鼓動全辦公室點了一圈外賣,為了對比,京東某團某了麼全點了,還去採訪了商家和騎手,終於把這事研究個七七八八。(嫌長直接劃到最後看結論)
(辦公室小夥伴點的外賣(部分))

品質外賣,體驗夠不夠貼心?

比子用京東點餐時,覺得優點和痛點都挺明顯的,整體用下來卻有種:
他明明再努努力就能更好,但東哥就是不肯滿足我的感覺。
比如:
京東外賣的確符合品質外賣的定位,點進去全是大牌,可70%卻是咖啡奶茶,餐食選擇很少,只有和府撈麵、海底撈這種大型連鎖餐廳。
想點個江西小炒,沒有;肉夾饃,只有家連鎖店在賣。
(點餐也需要從京東app首頁
點秒送入口,再選品質外賣)
不少餐品用完立減券,價格是會比其他兩家便宜一點,可京東的餐品都是大牌,平均價格也上去了啊。
而且京東還不顯示人均價格,隨便一點,就三四十塊,超預算了!
點碗麵,京東還不支援加菜,點酸菜面不讓我鋪滿鴨血和肉,這跟點奶茶不讓我加波霸和奶油頂,有啥區別?
不忙的時候,京東送餐是很快,送餐完畢,騎手還會拍照確認。可一到飯點,京東要麼卡著時間送達,要麼妥妥超時,這點也確實讓人心裡挺不得勁。
點了幾十個外賣,比子發現京東只是做到了一個外賣平臺的基本要求,外加一個堂食商家才能入駐的點,讓人安心。
但它在選擇上,太有限了,我可能只會在點標品時,把它當做備選比價了。(發我無門檻20塊紅包除外)

騎手開麥:社保?五險一金?找誰領?

外賣小哥送餐時,比子也趕緊攔住了幾個騎手聊了一下,我發現騎手們還都挺實誠的:誰給錢,我就認誰。
京東最近有不少獎勵,可東哥,沒想象中照顧兄弟們啊。
開始不都在說,東哥買下達達後,要給兄弟們上五險一金交社保,我尋思這一來,豈不是大家都倒戈去京東送外賣了?
可和騎手們聊完我才發現,情況完全不是這樣。
比如現在送餐的騎手,是達達的秒送(達達被京東收購了)之前乾的最多的,是京東即時零售的生意,便利店商家代購這種。
他們所有人,130萬騎手,其實都是眾包(在平臺上搶單的兼職配送員)嚴格意義上和京東沒有關係。
沒有統一制服,沒人給交社保,更別說什麼五險一金了。每天開始送餐,一樣要自理3塊錢的意外險。
就算大家在街上看到穿達達衣服的騎手,也是為了接山姆這種優質單,不然一旦抽查:沒穿制服,扣30!
(全副武裝的騎手大哥,拍攝經同意)
不過也有騎手提到,他們倒是可以充值開會員,我一看介面,昏過去了!這咋還付費上班啊?

騎手一解釋,我才明白,原來他們開通這個,每天3塊的保險就能免了,雖然不跑的時候有點浪費,但算下來總歸是能便宜點。
而且他們開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這個優先客服,不然平時跑單遇到需要人工申訴的,超時啊差評的,排幾十人的隊都是常有的。

平時跑單,根本等不來,開會員才能有優先客服,說是付費上班,唉,這錢掏就掏了吧。

(幫騎手解決問題,還成了付費專案了?

全靠眾包騎手,能做大做強嗎?

比比在採訪時,還意外發現不少騎手是剛跑京東沒兩天的,甚至有人的第一單,就貢獻給比比了。
因為京東為了填補騎手的短缺,也確實拿出了不小的誠意:首單就有18塊的獎勵。才有這麼多新騎手來跑。
(對騎手的要求寬鬆,獎勵也更多)
可問到他們會不會繼續幹下去,騎手們又都不確定了。
秒送的單價雖然略高,可整體單量少,接到順路單的機率也低,沒法跑一趟就賺兩單的錢啊,整體收入可能還不如在某團某了麼。
這兩天跑的人多,不過是為了初期福利,薅完獎勵就溜的騎手,大有人在。
而且新騎手老騎手一對賬,還發現個問題:騎手接搶單,很看等級的。接單多,會漲指數分,距離近給錢多的優質單,會優先派發到他們的手機,新騎手只能撿被篩選過的低價單。
昨天,我拉住老騎手和新騎手聊天時,短短3分鐘,老騎手手機滴滴滴滴半天,而剛跑京東秒送的騎手呢,滴滴聲就沒那麼頻繁了:他能看到的單子,比老騎手少了很多。
當他看完老騎手的後臺之後,眼中明顯多了些許不解和不忿。
(新老騎手看到的單價是一樣的)
但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跳過訂單呢?有的兄弟包有的,還是氪金!
騎手跟我嘮這個的時候,我人都傻了,我又問了一下才知道,剛註冊的騎手,有30單新手期,之後就需要交押金了:交得越多,能接到的單子越優質,賺的也可能越多….

採訪到最後一位騎手,已經快到飯點了,他跟比子反映,今天去取餐時,店家跟他吐槽,這京東外賣做出來,半天也沒騎手接單,有不少顧客下單完等不及,就退單了。
所以,像比子這種卡著下班點奶茶的,超時送到,就知足吧,能喝上這口熱奶茶,已經算不錯了。
採訪完,比子一邊感慨騎手們工作不易,也發現他們對平臺和規則有自己的理解和取捨,短期內拉起一支靠譜的外賣配送隊伍,對京東也是不小的挑戰。

連鎖品牌,不知道自家上了京東?

接著,比比又去調查了幾家已經入駐京東外賣的商家。發現商家也有點懵啊。
不少入駐商家是連鎖品牌,可落實到具體門店,不止一家的店員卻跟比子反映,他們壓根不知道自己接入了京東的外賣平臺。即使知道這事兒,也告訴我這是品牌總部統一的要求罷了。
因為就算接入京東,每天的單量也很有限。所以大部分員工對這事的感知,是很弱的。
(同時間下單,某團第34單
某了麼第14單,京東第4單)
還有商家反映,他們最近是接到不少京東的訂單,可就像前面外賣騎手說的,出餐後沒人送,客戶電話都打來了,才意識到問題。所以這兩天接京東的單子,他們都得等到有騎手接單,才敢放心出餐。

中小商家:幫我看看,我被畫餅了嗎?

比子也採訪了幾個中小規模的商家,他們對接入京東,有很高的期待,畢竟京東的稽核標準不低,大眾點評3.8分,具備堂食條件,要滿足門檻才能入駐。
好處就是,京東是0佣金入駐,這對他們講,沒有任何負擔,反而白白多了一個流量入口,有機會當然要衝啊。
可真正入駐後他們才發現,壓根沒有曝光啊,要這流量入口有啥用?
比子這邊點單,前排永遠都是那幾家大品牌,他家店很難被看到。
加上目前整體用京東點外賣的人太少了,即使開著京東後臺,也沒生意,連轉化和曝光都差得離譜,自然不會花太多心思和精力去做。
有商家坦言,他們在京東的上的菜品數量,遠不如某團和某了麼,暫時也不考慮出什麼組合套餐,吸引顧客點單了。

(這也是為啥比子點進同一家店,總覺得京東菜品比其他平臺選擇少的原因了。)
甚至還有一家直接開麥,說京東的運營就是個草臺班子,不陪跑商家,幫著最佳化產品,調整策略也就罷了,連店面地址都能搞錯:好不容易開張有訂單,騎手跑隔壁酒店取餐了?!
而且,京東目前宣傳的0佣金,是限定優惠,5月1日之前入駐才能享受,之後會有什麼變動,商家也坦言心裡沒譜,不過他們也發現了,京東不像某團某了麼經常補貼配送費,掰指頭一算,商家端承擔的配送費還可能更貴了。
所以無論對於連鎖品牌還是小商家,0佣金的口號很吸引人,但落到現實,京東能給予的幫助太有限了。外賣業務,還是離不開某團和某了麼。

服務商揭秘,京東步子邁太大了

最後,比比也託人採訪到幾個做外賣的本地服務商,站在他們的視角,京東干這事兒更不應該:京東想殺進外賣,把一切想的太過簡單,又給大夥太高期待了。
因為他們看來,京東之前的便利店訂單,和餐飲外賣,其實是兩回事兒。
某團在餐飲外賣的護城河和壁壘,都太深了,別說是京東,之前某了麼某音都試水過,誰也沒幹過啊。
而且京東DAU才多少,1.2億,某團呢,1.8億,指望靠一個二級入口挑戰人家老本行,不現實啊。
今天一瞅,甚至業內人士說京東的外賣訂單量,已經降低到單日2萬單了,而某團是近6000萬,某了麼也有約2000萬單,京東的單量只是零頭中的零頭。

外賣的壁壘,比想象中要高

雖然罵某團的多,可它確實在價格和質量上抓到了微妙的平衡,京東目前的履約成本太高,根本沒辦法兼顧品質和低價,拿啥和某團競爭?
就算有部分餐品能做到比某團低,但京東外賣整體價格偏高,選擇還少,是會勸退不少顧客的。
而且京東這波上線,太著急了,搞定完頭部的連鎖品牌,就開始敲鑼打鼓搞宣傳了。他們服務商都有點懵,初期商家入駐量沒提上,商家運營也脫節,SKU是其他平臺的幾分之一,這就梭哈了?
再來,商家現在想入駐京東,還需要透過各種代理服務商,可服務商的要求、稽核標準都不一樣,魚龍混雜,甚至有不少打著服務商名義,招搖撞騙的人
最最關鍵的是,京東現在依靠的配送團隊,是之前的達達秒送,再加上前期訂單激勵,吸引新的騎手,才能解決高峰期騎手荒的問題。
這樣京東就給自己架住了:配送費高,履約成本高,對於顧客和商家都不好接受。可一旦降低配送費,騎手可能又跑了,沒人送餐了。。。。
在服務商看來,京東這出,沒準是收購了達達後,覺得達達的騎手工作不飽和,收入也有待提高,所以拓展了一下送餐領域。
比子覺得要真是這樣,可就太迷惑了。幫兄弟們找活賺錢可以,前期龜著啊,啥都沒準備好,就要幹翻這個那個,這不是拿自己的興趣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傢伙?
懂了,在服務商眼中,京東想一時半會把外賣做起來,難度很大。不亞於新手村剛砍了幾隻野豬,就去競技場和80級神裝玩家battle啊。

是兄弟,就跟我沖沖衝?!

研究完一圈,比子覺得吧,如果平時點外賣,對品質要求比較高,也有點連鎖品牌的習慣,那下單看眼京東,沒準價格還挺驚喜,大夥真可以試試。
可對於騎手和商家呢,入駐後對收入提升不大0佣金、五險一金目前看來,畫餅的機率比較大。沒了初期補貼,單量走弱,想留住騎手和商家,對京東也是不小的挑戰。
這要是擱幾年之前,東哥大撒幣,甚至自己送餐宣傳一下,高低能和某團掰掰腕子。可2025年了,京東再嚷嚷北伐,撒幣力度又不大,就有點晚了啊。
再結合之前的各種騷操作,我尋思現在殺入外賣,京東也許真有點病急亂投醫,顧頭不顧腚了:
PDD靠白牌和社交電商,在下沉市場殺出一片天。
京東就做京喜,也開始有樣學樣。
PDD百億補貼開始真金白銀補貼品牌好物了。
京東也趕緊搞百億補貼,價格卻不太能打。
看某音直播電商和AI結合整得不錯。
又把東哥搞成了數字人,50歲人了,天天念廣告。
現在呢?看某團盈利,又盯上外賣這塊蛋糕了?

尊重,理解,祝福。

我相信,京東做這些,肯定不是一拍腦門就決定,也不是為了苦一苦兄弟們,罵名東哥來擔。畢竟哪怕做成一個,也不枉這些大膽嘗試和努力了。
就怕哪個也沒準備好,哪個也沒做成啊。
所以我尋思這次閃擊外賣,京東除了攪渾水,更像是對某團某了麼,瞄準即時零售的主動反擊
過去京東給人的感覺是快+配送服務好。在即時零售領域,有條不可逾越的護城河。
可今天某團某了麼一蹚,發現也就到小腿肚?咱也能做到半小時達,這塊蛋糕憑啥不分我一口?
(某團的自營超市,已經做到快+全了)
甚至某團想做即時零售,還更適合些。畢竟京東給大夥的認知,是和3C、網購繫結,只有買東西才會想著開啟。
反而是某團,我是一天三頓加宵夜,咖啡奶茶烤冷麵,下館子還找個代金券。有足夠的使用者心智,也能讓大夥高頻使用,打京東那是高維打低維啊,這下壞了:
正苦哈哈推對面二塔呢,扭頭一看,自己家都被上高地了!
本來寫到這比子是有點心疼東子的,可扭頭一看,京東又又又放大招,打起網約車的生意了?
滴滴:?我請問呢?
不是,啥大招還能天天放啊?我現在嚴重懷疑,做這決定的人八刷了哪吒2,給自己看得代入主角,整上我命由我不由天內出了。
友情提示,要不咱再好好看看,現實中拿的,沒準是封神2的劇本啊…….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梓泉

助手:嗚嗚
審閱:小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