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懂「苦生意」的京東,這次站在了騎手那一邊

入局外賣,
  京東打出兩張牌。
京東在外賣行業拋下了一個重磅炸彈。
2月19日,京東率先宣佈將逐步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繼給快遞小哥繳納五險一金後,京東再次成為首個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平臺。24日,京東正式官宣,未來一段時期簽約的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包含個人所需繳納部分,全部由京東承擔。
這也意味著,加入京東的騎手,其現金收入不會因為繳納五險一金而減少,極大提升了京東騎手的福利待遇水平。並且,此舉不僅涵蓋了現有的騎手,連同新加入的騎手也可以享受相同的待遇。
這為外賣行業帶來了不小的震撼,而我們要知道的是,就在不久前,京東才剛剛宣佈進入外賣市場。
儘管較晚入局,京東卻在短時間內接連推出引發行業熱議的舉措:在京東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後,多個平臺也開始推出相應舉措,均表示將逐步給騎手配備相應社保福利,那麼在新的舉措投下後,整個行業又將會有何種動向?而在這其中,京東又將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未來將會發生的所有變化,都值得我們去期待。
京東,再次“一意孤行”
在電商行業,京東模式最難複製。
2003年,京東集團成立,可在之後的20多年時間內,它卻連年處於虧損狀態,直到2017年才盈利。在這20多年中,京東一步步搭建自營體系、自建物流團隊,構築一條密密麻麻的全國遞送網路,用次日達高效滿足了無數消費者的需求,也建成了一個完備的生態系統。
截至2024年一季度,京東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達1541億元,庫存週轉天數降至29天,而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成績,京東有著自己的生意法則。
那就是“苦生意”。
而這也正是外賣行業的特性,奔波的騎手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無論遇到何種惡劣的天氣與挑戰,總能把訂單交付到每一位消費者的手中。這種“苦”,京東再熟悉不過了,特別是在對數十萬快遞員員工的管理上,京東很有發言權。
而能夠對沖掉這種苦的,就只有實打實的“甜”。
近幾年,劉強東在社交網路上的多次刷屏,均以大手筆發福利相關。2022年,劉強東連發多個“大紅包”,給德邦員工繳社保、給全集團基層員工設住房保障基金;2023年底,京東給全部採銷一線員工漲薪被熱議;去年,京東又給兩萬名客服升級薪酬福利……在激勵一線,保障員工福利上,京東從來不會猶疑。
“如果一家公司是靠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掙錢,犧牲他們60歲以後保命的錢,那是恥辱的,賺了多少都會讓我良心不安,我沒有成就感,這家公司的存在也沒有價值和意義。”劉強東曾在公開場合表示。
過去多年,透過大手筆地把福利出讓給員工,讓生意中的“苦”與“甜”中和,京東構築了一條牢固的護城河。
所以在入局外賣市場後,京東也複用此前的經驗,拿出了兩道殺手鐧。一是絕對讓利給商家,採取全年0佣金入駐策略,商家在2025年5月1日前申請入駐就能享有這項優惠,免傭政策對商家而言,就是天大的福利,不花一分錢獲得一個額外渠道。
另一道殺手鐧就是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以及更進一步的完全承擔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公開資訊顯示,中國各平臺註冊的網約配送員超過1200萬人,這些騎手工作因靈活性強,流動性大,往往沒有固定的勞動關係,也享受不到完善的社會保障。
有騎手在聽聞京東此次率先出手落實五險一金後,表達了很強的需求意願,但他們其實也更害怕繳納五險一金會使得到手的工資減少,京東此番官宣,正是從騎手最真實的意願出發,這也更能凸顯出此舉的難能可貴,以及對騎手群體的極大利好。
京東方面還特別表示,未來將大力推進同工同酬,逐步提高外賣騎手的福利待遇,透過實現一體化管理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從而讓外賣全職騎手和京東快遞小哥一樣,成為收入穩定、工作倖福、老有保障的龐大就業群體。
這也只是一個開端,一方面讓利商家,一方面維護好騎手群體,京東已經準備好了一盤大棋。
外賣需要一點新活力
一直以來,外賣行業拼的往往是規模,規模效益可以帶來利潤。而規模背後是豐富且海量的商家,以及用更低的外賣價格實現更多的履約。
極端的效率追求之下,一些隱憂開始出現。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曾公開表示,“餐飲行業不掙錢,但平臺利潤大得離譜。”揭開了外賣行業執行背後的商家困境。
品牌商家尚且可以利用管理效率與規模化抹平這部分的困境,但更有甚者一些無良商家,透過降低餐品質量、門店衛生環境等手段,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2024年8月,央媒曾曝光“幽靈外賣”隱患:有外賣平臺高分店鋪租用假證照,或是幾十家店鋪共用一張“美食城”營業執照,這背後皆有短期逐利的意圖,在愈發內卷的餐飲行業內,為了生存,只得降低質量,而最後買單的,卻成了消費者。
當下,外賣平臺平均佣金率水平較高,可以預見的是,京東採取零佣金的策略,將在整個外賣市場掀起波瀾,產生鯰魚效應,促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最新資料顯示,京東外賣上線一週後,部分城市訂單量增長超100倍。目前京東外賣已迅速在全國39個城市上線,覆蓋範圍將持續擴大。當前,已有近20萬餐飲商家申請入駐,並仍在高速增長中。
與此同時,外賣騎手的生存現狀也多次引發社會關注。2020年,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將外賣員與配送效率網路的矛盾公之於眾,此後幾年,平臺不斷完善響應機制,才避免了騎手群體與社會大眾暴露在危險之中。
此次京東的入局,可謂是雙管齊下,一方面讓利商家,另一方面提高騎手福利保障,同時解決了外賣行業的兩大頑疾。
當然,京東自然是有壓力的,但其也負擔得起。京東此次能順利入局外賣行業,本就與其在即時零售賽道的積累有關。在收購達達之後,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已經有著不俗的可支配運力。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達達的訂單量已經達到6.48億單,同比增長36%。
而著眼未來,京東的規劃是品質外賣,有行業人士在近期對接京東外賣的過程中發現,目前,京東目前對入駐商家的稽核非常嚴格,“拜訪的多是公開評分為高分的商家”,品質堂食餐廳也被再三強調。過去,京東平臺本就有著大量的優質消費客群,相信也將與品質外賣這一方面更為契合。
不難發現,京東的入局,將加速推進外賣行業健康發展的新階段:從重速度到看重公平與質量,從而達成“讓商家活的更好、讓騎手不內卷、讓消費者吃的放心”的良性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