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有哪些常見套路?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好萊塢,一個世界影迷心中的聖地。然而在看電影的時候,你是否也曾經會覺得某一幕似曾相識?好萊塢電影有哪些經典套路?一起來看看影視評論話題優秀答主@公子重耳

的回答吧。

好萊塢電影有哪些常見套路?
|答主:公子重耳
法棍麵包現象(Baguette Envy):只要電影中出現一個女人抱著食品購物袋的畫面,那麼這袋子裡一定會剛好裝著一根修長優美的法國長棍,並且精確地露出袋子 20 釐米。
中國式追逐(Chinese Chase Rule):如果一場追逃戲發生在一座亞洲城市或是某地的唐人街,那麼這場追逃一定會正巧發生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並且角色們跑著跑著就會闖入舞龍舞獅的節日慶典中。
適時尿遁綜合徵(Timely Bladder Syndrome):在主角小團體突遭反派襲擊的時候,主角一定是剛好跑去上廁所或者呆在其他什麼安全的地方,從而逃過一劫。然後反派會以為全殲了主角團而放鬆警惕,卻沒料到主角正藏匿在他們眼皮底下目睹著全過程,並且會在之後的劇情中作為奇兵,給反派們致命一擊。見《虎膽龍威》中的裡屋。
威利斯秘密管道(Willis Duct):在孤膽英雄獨自挑戰一夥恐怖分子的電影中,如果故事發生在一艘船、一幢建築或者一架飛機之類的密閉空間裡,那麼永遠會存在一條設計圖上沒有標註出來的秘密管道,等待著我們幸運的主角找到它並藉此逃出生天。然後,你猜它為什麼被命名為「威利斯秘密管道」?
「三人行必有叛徒」定律(Three's a Crowd Rule):當電影中出現「男主、男主的死黨、另一個關係一般的朋友」這樣經典的三人組合,而且他們要共同參與一次冒險,那麼這第三個夥伴有很大的機率在關鍵時刻背叛主角,或者一開始就是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加入團隊的。可見電影《末世紀狂潮》等。
「壞蛋才洗車」定律(Wash and Wax Rule):在好萊塢慣用的反差法中,只有靈魂乾淨的好人才配駕駛一輛髒兮兮的車,而壞人往往有潔癖,他們的車永遠是乾淨如剛剛洗過的。反過來,如果一個壞人也喜歡開著沒洗的髒車到處跑,那就很可能喻示著他有秘密的正義使命。
後座隱形人綜合徵(Back Seat Inviso-Syndrome):在電影中,睿智的主人公們通常無法覺察到一輛車——甚至誇張到是敞篷車——的後排蜷縮著一個不懷好意的人。儘管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地方根本不可能藏住人。
「就是讓你聽不出我在彈啥」策略(Betcha Can' t Name That Tune):如果一部電影的主題與音樂演奏無關,那麼其中只要出現需要角色彈鋼琴的情節,比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火線狙擊》中演的那樣,他們都是隻彈彈和絃而已。據說,這是因為這樣可以避免彈出任何能被人認出來的旋律,從而省去一大筆音樂版權使用費。
重型槍支後坐力法則(Big Gun Recoil Rule):中國的影視作品往往罔顧槍支的後坐力,擅於玩槍的好萊塢則剛好相反,所有的重型槍支都擁有很強的後坐力,每次射擊後,一定會展示槍管或其他部件狠狠地往後彈回的細節。甚至,在一些科幻電影中,連大型雷射炮都能表現出這種工業時代的剛性之美,如星際迷航 5 和星戰三部曲。
熱狗定律(Hot Dog Rule) :每當電影中有一個警察或者一群警察想要坐下來好好吃一口飯時(通常是在街邊買一隻熱狗、或是在蒼蠅館子裡點一坨油膩的玩意兒),那麼附近就一定、一定會有一場犯罪事件即將發生。這些油膩食物的作用就是:被警察叔叔們囫圇塞進嘴裡,以此彰顯任務的緊迫。
帝國衝鋒兵訓練學院(Imperial Storm Trooper Marksmanship Academy):指的是電影中反派軍團們用來訓練爪牙的培訓基地。學院教授學員們如下技巧:5人一組並排站立,用自動化武器向一間小屋子裡射擊,火力猛烈卻無法擊中屋裡任何一人。這種技巧也適用於反派飛行員、反派弓箭手,甚至是格鬥家。學院的雛形最早可追溯至著名電影《星球大戰》中那些穿著塑膠戰鬥服、看上去很厲害卻並沒有什麼用的衝鋒兵。
特麗莎現象(TRISHA Phenomenon):無論電腦技術的專業名稱有多晦澀複雜,它在電影裡都會被展示為首字母縮略詞,而且恰好會是一個可愛的女性的名字。例如:三次遞迴式迭代分層符號處理器(Triply Recursive Iteratively Symbolic Hierarchical Analyzer)就能被縮略成「特麗莎」(TRISHA)。
題圖來源:《星球大戰》
知乎熱門文章

為什麼人死後會很快發臭,而豬肉羊肉不會那麼快?

有沒有可能,氧氣是種慢性毒氣,通常需要 70-100 年來殺死人類?

有什麼東西是外國人吃,而中國人不吃的?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點選【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