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屬於會整活兒的人!

奧運季來了來了來了!上星期的我:這次奧運應該我不會太激動吧感覺這幾年心情都變了。
這周的我:怎麼回事,一旦開始怎麼就,挺好看的呢!
(△中國射擊隊贏下首金後,冠亞季軍一起合影)
可能是因為,這像一個我們追了好多年的大型真人秀再度開啟,這是真的沒有劇本、完全無法預測的刺激和心跳。
老朋友還是很可愛。

馬龍已經參加了四屆奧運會16年了,最好的龍隊!龍隊這次也是奧運旗手!

本次奧運開幕式都是坐船出場,中國觀眾都覺得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鏡頭不夠看。但是!眼尖的還是發現,別人在揮旗,樊振東在……吃餅。

新朋友又是新氣象

2024年了,00後小孩姐小孩哥都已經是奧運選手了。

比賽日第一天上午大家就在感嘆,哇,現在奧運選手的ID竟然是這樣……

好奇點開小孩姐黃雨婷的主頁,在“伊利之隊”的官宣轉發裡也寫著“我會和我的小熊貓一起,用熱愛的能量奔赴更大的世界”。00後運動員太可愛了!

小孩姐小孩哥的奪冠速度也是不得了的!你還在轉發他們的微博ID哈哈大笑,還沒笑完人家都拿中國首金了!!
這新聞連起來讀就是:阿條光靠乾飯就奪得冠軍!00後真是天生要幹大事。
我又點開小孩哥盛李豪的主頁,不禁想問他取這個名字是不是就是為了這一天:光靠乾飯就獲得中國首金!
賽後採訪環節,“光靠乾飯就”盛李豪表示:“暱稱就是隨便起的,吃飯方面會照顧好自己。”而“阿條本條”黃雨婷則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小狗:“我的社交媒體頭像幾乎都是小狗。”
一查資料才知道,黃雨婷還是一個高二學生,架著小發夾酷酷地就拿下了金牌。
這邊

黃雨婷和盛李豪

剛得金牌,那邊伊利的祝賀影片已經來了!

昨天的第二金也是小孩姐們,我有預感整個奧運會我們都要不斷看這些奇怪的ID……哦不是,充滿青春熱情的ID。
小孩姐們奪冠後,真的是青春年少意氣風發。

她們奪冠還要公主抱!

翻了一下昌雅妮和陳藝文之前拍的伊利影片,默契滿分。

當看到奧運開幕式上馬龍做個認真的旗手樊振東還在吃肉餅(不是),小孩姐小孩哥們已經開始哐哐拿金牌,就找到了

無論如何都會看奧運會的理由,因為想看到人類為了熱愛和突破自己可以多麼努力又多麼美好。

雖然說大家喜歡冠軍們肯定是被實力所吸引,但其實超越了成績的人格魅力才是真正持久的圈粉力,競爭中產生的美好情誼才是更永恆的情緒,這也是一個又一個奧運季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陳藝文昌雅妮緊緊擁抱)
上一屆奧運會里橫空出世的跳水天才少女全紅嬋,今年17歲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奧運會。
雖然這個奧運週期全紅嬋準備得特別辛苦,是克服了身體發育帶來的不適應和重新訓練再進入狀態的,但她還是高高興興揹著自己一書包的玩偶去巴黎了。馬來西亞選手追著她問“這是包嗎”,只得到全妹一個嫌棄的眼神。
網友銳評,她好像迪士尼門口賣假貨的。
訓練的時候她還是絲滑得像小美人魚。
訓練完了滿意拎著玩偶離場,但是包包上已經多了巴黎奧運吉祥物!
這個週期全紅嬋是高壓訓練找回狀態的,場外還能笑出來快快樂樂,心理素質也是大成長了。想說,不管全紅嬋這次成績怎麼樣,她已經是最有體育精神的人。
而跟全紅嬋同為跳水天才少女的陳芋汐,性格則更加沉穩。她會訴說自己的焦慮和緊張,也會說承認自己要強。兩位天才少女既是隊友又是對手,每天一起訓練,又競爭又配合。如果她們任何一個人隻身進入這個賽場都會統治比賽結果,但她們是攜手站在一起的兩個人。
18歲的陳芋汐說在奧運前的《築夢巴黎》採訪裡說:“非常幸運的是,能攜手全紅嬋一起站上奧運會的舞臺,無論是說從雙人還是從單人來說,其次我覺得大家都是,我們倆同時為國出征,也是作為一個雙保險,為中國贏下這枚金牌嘛,就是也覺得特別幸運,就是有一種我背後有她這種感覺。
不管外界會怎麼想象“對手隊友”,但18歲的陳芋汐只有乾淨清澈美好的情感。體育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我們才會沉迷其中。

(△雙女主勵志故事!)
傳說中的“魔王級”人物,每次都是奧運會沒到就上熱搜。
上屆奧運男乒的“龍蟒胖”,小胖還是大家的弟弟。現在他已經不算是後輩了。但卻有這一代運動員的鬆弛與快樂。
訓練之外,樊振東是追黴黴演唱會的快樂小粉絲
也會和前輩乒乓球選手波爾一起看歐冠。

入住奧運村還能爆改廣受吐槽的“紙板床”,直接改出了奢華版,感覺就是無論在哪裡都能把自己生活照顧好的人。
但是,他永遠是最強最認真的小胖!法國記者和中國記者聊天談到自己印象最深的選手,脫口而出的就是樊振東。

女乒這邊,孫穎莎賽場上是祖傳的“魔王級”冷臉;但場下是人人都喜歡捏的肉肉臉。
參加奧運會,能吸引孫穎莎目光變成這樣的,就是別人身上的不同的奧運徽章。
能交換徽章,孫穎莎就好開心。
(△香港乒乓球選手吳詠琳發了跟孫穎莎換徽章的合影)
可一旦拿起球拍備戰,孫穎莎就真滴有了殺氣!
代表盧森堡比賽的倪夏蓮跟孫穎莎抽到了同一組比賽,立刻就興奮了起來。比賽真正的快樂就是挑戰高手吧!

本屆巴黎奧運口號是“奧運更開放”。

而只要看看我們自己的運動員,就會覺得,大家的體育精神都在越來越變得變得更樂觀、更積極、更友善。

在《奪冠》的年代,金牌對於所有人都很重要。但現在,體育越來越可以承載更多元的含義。是小孩姐小孩哥們的霸氣網名,是全紅嬋克服過的阻撓,是陳芋汐的責任感,也是樊振東和孫穎莎的場上場下收放自如。
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傳統文化裡早就告訴我們競爭的真正意義所在。所謂“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
體育比賽中為了突破自己、突破人類極限的競爭,會給運動員和觀眾都帶來快樂。但競爭並不是獎牌決定論,在觀看高水平競爭的過程裡,觀眾們也都得到了鼓舞和啟迪。
當“A阿條本條”和“光靠乾飯就”拿下中國首金時,央視的宣傳片似乎也配合他們的風格直接為他們改了一首洗腦歌曲。玩得開心,又有何妨?

誰說體育只是一場競技無法改變世界?運動員們可愛鮮活的人格被我們看見,就會產生改變。

伊利作為2024年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官方乳製品,始終在考慮如何透過體育來傳播更多不一樣的東西——如何把中國風、中國式的體育精神帶到巴黎,如何把年輕人當下的心情跟中國奧運傳統連線,用年輕人自己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來“整活兒”,成就真正的這個時代的中國風。
國家隊健將擊鼓助陣,齊齊喊出“中國加油”。“加油”好像是個現代說法,但伊利為“加油”找到了中國風的註解,那就是氣勢如虹的擊鼓。
一聲聲擊鼓配合不同賽場設計的背景,奧運氣氛就像回到了中國古代那種恢弘大氣的環境裡。
伊利同時巧用當下年輕觀眾習慣的表達方式,讓體育變得更能和普通人的興趣融合在一起,讓“奧運語言&國風語言&年輕語言”彼此貫通、相得益彰。
早在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倒計時50天之際,便以“功夫+體育”為創意,憑藉“巴黎,請多指教”的特色主題,透過大巴巡遊實現對國內城市與法國巴黎的同步刷屏。
伊利不僅把中國風吹到的塞納河,同時也是一個超級“聽勸”的品牌。
今年奧運最神的創意,不就是伊利官宣魯豫巴黎觀賽大使?網友說巴黎奧運logo撞臉魯豫,伊利就立刻找了魯豫合作,堪稱全網最會整活兒的品牌。
而配合本次奧運,伊利產品也做了中國風包裝。功夫裝產品的生產也是完全聽網友意見的結果,是大家共同生產製造的伊利新包裝。而在國風之後,伊利在更多旗下母子品牌定製裝上得以設計、品類及口味的延續,使得百餘款奧運產品震撼亮相,伊利用產品和文化共同為中國加油助陣。
長期以來,伊利秉承“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憑藉獨樹一幟的產品創新能力、研發能力、營銷能力等綜合實力,不斷推出劃時代的新產品,其自身也成為中國首家且唯一同時服務夏季奧運和冬季奧運的“雙奧乳企”,成為中國乳業先行者。
巴黎奧運會剛剛開場,接下來的時間,伊利還能整出什麼活兒?不如一起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