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普博主,我每年都是帶著找素材的心態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
也許不能再指望春晚引領什麼時尚潮流,不能指望它擔當什麼前沿的價值觀,甚至不再能指望它帶來純粹的全民笑點……但不可否認,春晚至今仍是春節期間影響力最廣泛的公共話題,沒有之一。
藉著春晚的某個話題作為引子來傳播一些科學觀念,重申一些與現代文明和微觀個體相關的社會觀念,我認為是一件很有必要也非常重要的事情。
過去幾年,我都是這樣做的,每次寫春晚話題的文章也能收穫不錯的傳播影響力。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我總結下來,就是一個非常簡單明瞭的規律:
他們不喜歡被批評,有底氣拒絕批評,也有能力消除批評,年年這般,歲歲如此。
不過今年情況有了一些變化:
一是春晚的網路直播授權給了B站,號稱彈幕看春晚。彈幕……看春晚……以我這些年評論春晚話題的經驗來看,真的是替B站的運營與稽核團隊捏了兩把汗。
二是春晚提前啟動了口碑管理,一週前,有關部門已經透過公告打了預防針,關於春節期間的自媒體管理,第一條就是嚴重警告,關於春晚的話題不要踩。簡而言之,歡迎表揚,想吐槽想批評的您自己個兒掂量著點,看看自己幾兩骨頭夠不夠人家捏的。
別人怎麼看不知道,反正我是慫了。
就這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