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與淘寶,如何成為“最佳搭檔”的?

作者:劍秋
申遺後的春晚,正在變得更年輕?
在辭舊迎新的除夕夜,春節聯歡晚會這個持續了43年的文化盛宴,在其與老搭檔淘寶7年後第四次攜手之際,同樣完成了一場"逆生長"——資料顯示,2025年春晚創下多項歷史紀錄:新媒體直播收視次數達21.3億次。比去年同期提升26.04%;1月17日-1月28日,蛇年春晚在微博熱搜話題的閱讀與討論量達596億,90後00後參與佔比高達66%。

而在其與淘寶通力合作,首次搭建在網際網路平臺搭建的春晚雲會場,同時線上使用者突破1.2億,其中00後佔比達41%,平均互動時長127分鐘,遠超其他年齡段。
這些數字指向了一個非常直接的事實:蛇年春晚,已經成為總參與人數最多、年輕人參與度最高的國民盛會。
也許在許多人的觀念裡,春晚依然是為闔家團圓創造背景音的年終電視節目;然而在Z世代眼中,春晚是一個會在多個維度和空間展開的驚喜盒子:從社交媒體的熱搜話題、到淘寶的25億紅包矩陣、再到B站的鬼畜素材庫,春晚幾乎無所不在。

當淘寶端內累計許願量達7.53億次,當超1.18億使用者領取“雲參演證”,成為晚會的賽博演員時,當淘寶端內“春晚同款”搜尋量峰值達58萬次/分鐘,小品《快遞奇緣》播出後,同款工裝銷量環比增長3200%時;春晚已經不再只是一檔節目,同時也成為了年輕人春節儀式感的主要來源,他們不是在看春晚,而是在參與春晚,消費春晚,成為春晚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上下滑動檢視)
然而,春晚的成功背後,也會讓人感到疑惑,在變化日益迅疾的今天,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句話,是“時代拋下你,都不會打聲招呼”,但為什麼春晚沒有像許多著名節目那樣,隨著社會的變遷走入歷史,在時光洗禮中變成泛黃的記憶,而是年復一年更新穎,更時尚,重新建立起與年輕人的聯絡?
這要從2018年春晚與淘寶的合作說起。

從2018年第一次與淘寶合作,到2025年第四次攜手,春晚完成了一個輪迴,一個現象級的漫長轉身。
2018年的除夕夜,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的技術指揮中心內,當班的阿里工程師們,震驚的看到與春晚合作的淘寶發出6億紅包時,登入請求瞬間突破了200萬次/秒。
這是前所未有的流量洪峰,據《人民日報》報道,淘寶系統當晚承受的瞬時流量達到雙十一峰值的15倍,登入請求量激增至日常運維閾值的20倍以上,創造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最大規模的即時互動保障案例。

即使有前兩年支付寶“以爭奪使用者入口代替購買廣告位”的試執行,這在當時依然是不可思議的成績。然而站在歷史的下游,我們能夠把握到奇蹟背後的脈絡:這場看似簡單的紅包雨,實際上是春節與年輕人這一數字原住民群體的深度碰撞。
從商業角度來講,春晚的紅包雨背後,是三重時代機遇的共振:中國移動支付滲透率突破70%臨界點,下沉市場智慧手機覆蓋率超過90%,Z世代正式成為網路消費主力軍;而從文化角度來講,在與淘寶的合作中,春晚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全新定位,那就是對年輕人而言,“年味”日益淡薄的時代裡,象徵春節的“新民俗”。

而在這樣的條件下,淘寶產品團隊創造性地將"電視拜年"習俗與移動網際網路結合,讓觀眾透過掃碼參與即時互動,成功讓春晚,成為了春節、網際網路與年輕人的最大公約數。當年春晚新媒體互動量較前一年暴漲42倍,Z世代使用者佔比首次突破29%。驗證了"網際網路+春晚"模式的可行性。
這一次合作,決定了春晚“年輕化”的未來發展趨勢,正如時任央視廣告中心主任任學安所強調的:"媒體融合不應止於內容搬運,更要實現價值鏈條的重構。"
從這個角度來講,你會發現在過去七年,淘寶與春晚在年輕化創領域,形成了共振飛輪:淘寶內容化戰略落地,淘寶人生、淘友圈等社交創新源源不斷,"淘寶逛逛"短影片版塊日均觀看量突破28億次,平臺95後用戶佔比從2018年的29%躍升至2025年的68%,在風雲變化的電商江湖,始終佔據著年輕人的首選電商平臺地位。
而與此同時,春晚2023年雲端廟會吸引1.2億人線上寫春聯,2024年AI年畫工具創造2400萬次數字非遺重生,直至2025年"許願-雲參演"雙引擎驅動全民狂歡。兩者持續持續七年的創新迭代,成就了文化IP與電商平臺的共生進化論。
因為這樣的底層聯絡,所以在過去七年,無論春晚的活動如何花樣百出,“看春晚淘同款”始終是除夕夜的保留節目,今年同樣不例外,馬麗同款亮片毛衣成為春晚帶貨頂流,王菲的“蝦片耳環”讓“同款蝦片”成爆款,扭秧歌的機器人旗艦店斷貨,“妥妥”歌曲上演不到一小時,同名定製帽衫上架淘寶。

但是春晚和淘寶的玩法,遠不止於此。
2025年春晚的關鍵詞是什麼?
在淘寶春節專案組負責人暮珊看來,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心想事成”。因為這是“過年大家都喜歡的祝福”。而淘寶春節的許願活動正是源自農曆新年祈福的儀式感。
從1月21日起,網友已經在淘寶許下7.53億心願。其中僅國泰民安、團圓美滿、閤家歡樂、中華民族一家親等內容相關的心願有5000萬個,許多網友收到了國家民委道中華送出的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新年祝福,而除此之外。旅行、上岸、加油都成為了心願中的高頻詞。許願池的社交裂變機制使平均互動時長達到127分鐘。淘寶用遊戲化設計將文化參與轉化為社交資本,構建起"參與-分享-再創作"的生態閉環。資料顯示,在所有許願的人裡,95後佔比遙遙領先,超過6成。

● 央視春晚畫面,使用者在淘寶許下“國泰民安”的心願
為什麼年輕人更喜歡許願?
根據淘寶《2024年輕消費力報告》,00後用戶加購到下單的平均間隔為11分鐘,比90後快4倍。顯然,相比自己的前輩,00後的年輕人更為簡單直接,消費決策鏈條更短,更追求刺激,他們不缺乏實現夢想的勇氣,但也更期待夢想實現的驚喜。
而根據這樣的特色,春晚的巨輪航向也發生了些微的轉變,相較於其他網際網路平臺日益複雜的春節營銷活動,淘寶為今年蛇年春晚設計的互動玩法門檻更低、受眾更廣,同時結合了尖端科技,讓體驗更具創新性:據淘寶技術委員會披露,其春晚專案組研發的雲端互動系統,實現了文化儀式的數字化重構。
因此,這次春晚與淘寶攜手,創造除了仿若賽博時代提前到來的奇景:在可以容納所有日本人口的春晚雲空間裡,1.2億使用者可化身虛擬形象穿梭於三維春晚現場,豫劇表演時段,2300萬人同步上傳AI變裝影片,魔術環節680萬人線上解密道具玄機。這些創新使本屆春晚成為史上首個擁有網際網路雲會場的國民晚會。
知微資料報告顯示:這一次淘寶攜手春晚,開闢了文化傳播的新維度。關於春晚的UGC內容中,90%包含淘寶互動元素;B站"我在淘寶春晚當導演"系列播放量破4億,年輕使用者自發開發出"心願盲盒交換""虛擬偶像共創"等衍生玩法。這種轉變的本質,是將原子化個體編織進數字關係網——00後用戶平均邀請7.3位好友參與活動,使春晚話題在社交平臺實現指數級擴散。

而除了為年輕人創造新玩法,淘寶和春晚,還在為年輕人創造新連結。
春晚與淘寶的合作,是適應這個碎片化傳播時代的經典案例。
在社會日漸原子化和圈層化的大趨勢下,傳統的新年習俗在被拋棄,在被解構,導致對年輕人來講,“年味”越來越淡,而春晚與淘寶合作後,佔據了“儀式感”的生態位,從曾經的電視節目,變成了春節的重要一環。
●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淘寶與春晚的合作中,商業創新與文化傳承在合作中實現深度耦合:據河北省文旅廳資料,2025年春節非遺工坊線上銷售額激增38倍,其中蔚縣剪紙品類佔比達47%。第三方監測顯示,參與活動的品牌年輕客群滲透率提升至51%。正如清華大學彭蘭教授:‘數字工具正在重塑禮俗表達形式,但文化傳承的本質未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年俗,而淘寶和春晚已是王牌搭檔。但是這對搭檔,並沒有止步於此。

除了默默許心願、領紅包,為了讓大家在春節期間和親朋好友增加互動,淘寶還面向所有使用者上線了“送禮”新功能。春晚現場,淘寶送出了總價值1000萬的新春好禮可一分錢送親友。在碎片化傳播的時代裡,淘寶和春晚,試圖為年輕人創造比“點贊之交”更深刻的社交關係。有什麼比春節時來自親朋好友的心意,更適合作為過去一年的收尾,和未來一年的開始呢?
節日的慶祝方式與時俱進,而團圓是春節永恆的主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