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鉅變,印度瘋狂對中國示好!關鍵時刻,中國真的夠硬!

全球性鉅變,印度瘋狂對中國示好!
大家注意到了嗎?印度最近對中國的態度可真的是大變樣,先是印度總理莫迪,後是印度外長蘇傑生,瘋狂向中國示好!印方還擔心中國接收不到訊號,專門由印度媒體記者向外交部發言人提問。
3月17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印度報業托拉斯記者在提問中提到,印度總理莫迪在萊克斯·弗裡德曼的播客節目中詳細闡述了印中關係。
他表示,兩個鄰國偶爾出現分歧在所難免,但過去 40 年來,我們一直努力確保這些分歧不會演變成爭端,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積極致力於對話。他還表示,我們強調對話而非衝突,因為只有透過對話才能建立一種符合兩國最大利益的穩定合作關係。
看到了嗎?莫迪這個態度真是難得,都和中國談起友好歷史來了,實際上把中國的話都搶了,因為這些臺詞過去都是中國說的,這次莫迪直接搶過去先說了,可見他這是迫切示好。
那麼,中國什麼態度呢?針對印度記者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首先表示讚賞,爾後提到了去年10月,習近平主席同莫迪總理在喀山成功會見,為改善和發展中印關係作出戰略指引,而最近中印關係緩和是近期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的積極成果。
毛寧表示,中印相互理解、相互支援、相互成就符合兩國28億多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印做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確的選擇。

莫迪表態後不久,印度外長蘇傑生也跟著表態向中國示好。據《印度快報》網站3月27日報道,印度外長蘇傑生26日表示:“我們主要闡明兩點原則:分歧不應演變為爭端,競爭不應升級為衝突。我們在諸多領域確實存在競爭,但競爭不意味著必然走向對抗。對此我們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他說:“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印中之間仍將面臨諸多問題。但解決這些問題有多種途徑。”
他進一步表示:“我們認為自去年10月以來……雙邊關係已有所改善……我們正嘗試逐步修復2020年事件造成的損害。”他表示:“我們真心實意地認為,改善關係符合雙方共同利益。”
發現了嗎?印度在想盡一切辦法試圖拉近與中國的關係,中國發言人提到去年10月雙方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和指引後,蘇傑生也跟上這麼回應,說明印度非常有意識在改善中印關係。
我們都知道,過去幾年印度可不是這樣,他一直在和美國合作試圖遏制中國,並且一度挑起中印邊境爭端。
那麼,印度到底為何突然變化了呢?根據過去一段時間的觀察,根本原因有三個:
一、印度沒有從中印摩擦中獲得任何好處
印度不得不承認一件事,過去幾年印度未能從中印摩擦中獲得任何實質性好處,美國除了賣給印度一些高價武器外,也沒有向印度實質性轉移軍事技術,經濟上印度獲得的好處也不多,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印度對美國的“印太戰略”不再那麼熱心,也不再積極挑釁中國的根本原因。
印度這個國家,近代受西方殖民思維影響極大,所以他的思維邏輯也是按照西方帝國主義那一套來思考的。如果讓他在博弈中得到了利益,他會像帝國主義那樣瘋狂掠奪;反過來,如果讓他吃虧了,他也就老實了。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後,印度老實了幾十年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二、美國的戰略變化
在特朗普二次上臺以前的拜登政府時期,印度時不時還配合一下美國搞搞所謂的“印太戰略”。但是,特朗普二次上臺後,美國其實已經算是放棄了“印太戰略”,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和美國之間彼此的重要性就下降了。美國全球戰略發生變化,印度也必然跟著變化,現在印度的態度就是其調整後的結果。
三、中印的實力差距
中印兩國的實力差距還是實實在在的,這個差距是全面的差距。過去,印度對此認識並不是很清楚,尤其是當他後邊還站著美國的時候,他就更加顯得盲目自信。現在,當美國已經信心不足的時候,印度也明顯理性起來了。
所以,大國外交上的關鍵還是實力,有實力別國就會更加“理性”一些,反之就可能咄咄逼人、得寸進尺!
關鍵時刻,中國是真的夠硬!
中印之間綜合實力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中國從未把印度當過對手,而印度則相反。中國為什麼不拿印度當對手?其中之一就是雙方其實實力差距還是挺大的。尤其是最近一則訊息,特別能體現這一點。
印度媒體報道說,印度軍方從以色列購買的一架大型無人機越過中印邊境想偵察我國,結果你絕對意想不到,因為解放軍直接接管印度的無人機,但是中國並未擄走無人機,而是替印度人開回了印度機場,把無人機還給了印度。這對印度來說真的是太震驚了,因為這是印度認為自己非常先進的無人機,竟然輕鬆被中國軍隊接管了,這突破印度無人機作業系統也太輕鬆了,也就難怪印度媒體擔憂了。
一方面是最近印度對中國的示好,另一方面則還對中國偵查,於是中方給了他一個狠狠的教訓。中國的處理方式,既是一種強硬,也是一種智慧。既教訓了對手,也沒有引起兩國的爭端。
有戰友就說,這是不是暴露了中國的實力?這樣的能力本該留在關鍵時刻時候用,現在告訴印度相當於提醒了印度自己的漏洞。其實,中國之所以這麼選擇,根本原因還是我們的無人機技術太先進了。正是因為我們的技術比印度先進很多,才會用這種方式來敲列印度。
所以,當中國的實力遠遠超過印度的時候,面對印度的軍事遊刃有餘的時候,中國當然就不必再擔心暴露實力什麼的了。
還有戰友說,為啥不劫持回來研究一下?其實,印度的無人機對中國來說太小兒科了,根本不值得去研究學習。想想看,大學生有必要去抄中小學生的作業嗎?說白了,我們都能輕易控制的無人機,對我們來講根本沒有秘密可言。更為重要的是,在無人機領域,現在中國就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不但技術最先進,型號也極其豐富,莫說印度,就是美國也差很多!
其實,中國在面對外部的時候是真的夠硬,而且是真的能讓對手難受。就像這次給印度來的一次下馬威,從印度媒體的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出,時間線肯定是發生在蘇傑生表態前,到底是發生在莫迪表態前面還是後面我們並不知道,但我們能從印度外長蘇傑生的表態中感到受我們給予他們的壓力。
蘇傑生表達的意思,其實無非就是不希望與中國發生衝突,那他為何做這樣的表態呢?這就和中國把印度無人機開回去後的效應。
其實,當我們面對印度的挑釁時,我們也是能力強、越是強硬,印度就會變得更乖一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