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0日,火爆世界的中國AI大模型DeepSeek在印度迎來了全球首次訴訟。
印度的首席大法官德文德拉·庫馬爾·烏帕德亞伊和大法官圖沙爾·拉奧·格德拉組成的法庭對印度律師起訴DeepSeek一案開庭審理。
一個AI模型就驚動了“首席大法官”,看樣子這次印度是打算大幹一場了。

本次對DeepSeek的訴訟屬於“公益訴訟”,由律師巴夫納·夏爾馬和尼希特·達爾米亞共同提交。起訴書提出,DeepSeek的運營對印度的“主權、資料安全和公共秩序”構成了“即時和緊急威脅”。因此,他們要求法院阻止所有平臺對DeepSeek的訪問,包括聊天應用程式和服務,並阻止政府實體使用它。

DeepSeek在爆火之後,已經引發了全球關注。有羨慕的,也有嫉妒的,當然還有恨上它的。
但是DeepSeek只是個AI模型,不懂人間的是是非非,更不知道為什麼一邊用著它,一邊又起訴它。
難道是三哥傳統的“既要又要”的毛病又犯了,不碰瓷就渾身難受?
對於印度提出的停用訴訟,DeepSeek其實也挺困惑的,因為早就在隱私條款中宣告,它在位於中國的伺服器中收集和儲存資料,有關此事的任何爭議都將受中國政府法律管轄。
也就是說,你愛用不用,要用就先同意隱私條款,不然,你打不開!
但是,這還是沒擋住印度碰瓷的腳步。
對於印度起訴的理由,說什麼DeepSeek能威脅印度的“主權”,估計印度人自己都不會相信。
就在一月底,印度人還在誇DeepSeek好用呢。1月28日,印度鐵道、通訊以及電子和資訊科技部長阿什維尼·瓦伊什瑙就稱讚說,DeepSeek以其低成本的AI模型震撼了該行業。

別人放衛星,印度也要上太空,嫉妒心早就是印度的老毛病了。於是,印度政府立即提出,要在未來幾個月內就推出本土的AI模型。
但是,等到命令下去了,印度人才發現,這事可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印度科技公司在生成式AI領域的研發投入嚴重不足,缺乏對基礎研究的重視,同時印度的AI人才基本上都跑美國去了,僅有5%加入本土實驗室。也就是說,印度搞人工智慧要人沒人、要錢沒錢,只能默默設計PPT。
更諷刺的是,印度政府所搞的“印度版ChatGPT”,其底層架構居然完全基於DeepSeek的開原始碼。對此,在班加羅爾AI開發者論壇上有人說:“我們的民族AI模型,是用中國開原始碼+美國晶片+印度咖哩味資料集熬成的一鍋雜燴。”
在盜用中國大模型的時候,印度人怎麼不擔心“國家安全”了呢?

對於印度人來說,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從來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從5年前的2020年開始,印度以國家安全等為由,掀起了多次大規模封禁中國APP的行動,先後封禁了267款中國APP,連遊戲都封了,但是到最後,投降的卻是印度自己。
2020年,印度政府禁止了59款中國的應用程式,例如TikTok、ShareIt、Shein、UC瀏覽器、微信、Bigo Live等。
隨後,2022年又掀起了一波禁令,PUBG和Garena Free Fire等熱門遊戲從蘋果應用程式商店和谷歌Play商店中消失。

當時,印度的理由就是“為了印度的主權或完整、印度的國防、國家安全、與外國的友好關係或公共秩序”。印度資訊科技部甚至聳人聽聞地表示,這些應用以未經授權的方式“竊取使用者資料秘密傳輸到印度境外的伺服器”。
但是,這一舉動卻遭到了印度本國人的普遍反對。印度使用者對於中國App有著巨大的需求,中國App以其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使用者體驗在印度市場深得人心。因此,很多印度使用者其實還在私下使用著中國的APP。

去年11月,美國媒體便釋出了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報道:一款早被印度政府停用的中國應用“掃描全能王”至今仍被印度多個政府部門使用,其官方網站掃描上傳的檔案赫然印著“掃描全能王”的水印。
最後,印度政府架不住使用者的反對,又在應用程式商店悄悄重新上架了受到普遍歡迎的中國APP。截至今年2月10日,至少有36款中國應用程式“重返”印度市場,其原版或克隆版本可以在印度當地的谷歌或蘋果的應用商店找到,包括芒果TV、優酷影片、淘寶等。

中國APP離開幾年,印度倒是很想山寨一個,可惜就是沒那個能力。模仿TikTok的本土社交應用ShareChat,日活使用者不足前者的十分之一。山寨小紅書的“小橙書”,內容管理慘不忍睹,印度人自己都不愛上。
而印度口口聲聲最注重的“國家安全”,被印度自己的運營商差點敗光了所有的聲譽。2024年,印度最大資料中心運營商Yotta的伺服器因未修復的Apache漏洞遭駭客攻擊,導致包括總理辦公室在內的多個政府部門資料洩露。這下,印度的臉都不知道往哪兒擱。

這一次,印度發起了全球對DeepSeek的第一宗起訴,腦洞不可謂不大。
可惜的是,印度自己沒那個本事
取而代之,最後的結果就只能是被啪啪打臉。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