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配姓郎?

赤水河裡摻了黃浦江的水。

前兩天雙十一的時候,有個叫夜郎古酒業的發了份宣告說,知名品牌郎酒把他們給告了,雙方爭議的核心在:
你也配姓郎?
郎酒出自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的二郎鎮,夜郎古酒則坐落在貴州省仁懷市的茅臺鎮。
兩家研究的都是國之重器、醬香科技,雖然分屬兩省,但圍著一條赤水河上下游,交通距離僅有36公里。
赤水河號稱美酒河,上下游分佈著上千家酒廠,按理說兩家酒企隔著河對岸,共飲一江水,屬於是一筆寫不出兩個“郎”字。
跟別人攀關係可以,但“郎”的眼裡可不揉沙子。
這幾年,郎酒對帶有“郎”字的商標侵權向來是重拳出擊,幾乎無一敗績。
不僅把“東方紅郎”“宏願郎”等白酒牌子送上法庭,連一個叫“古郎洞”的景區也沒放過。
犯我名諱者,雖遠必誅,戰狼其實應該改名叫戰“郎”的。
這些案子共同點是,各種“郎”多少都帶了點蹭流量、搞山寨的嫌疑,以及:
案子都是瀘州中院經手。
江湖裡一直流傳“龍崗無敵手”“餘杭常青樹”等傳說,現在白酒行業也能貢獻一個:
瀘州“郎”牙棒。
今年初,郎酒又到瀘州中院告了夜郎古酒業,官司還是直指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前兩天官司一審判了下來,夜郎古酒業大敗虧輸,除了要停產、禁銷涉訴白酒,還要賠郎酒1.96億元。
好傢伙,這下“郎”字可能要成為史上最貴的漢字了。
斯基覺得,這麼有利可圖的生意,郎酒大可以把索敵範圍擴大一點,別隻盯著白酒行業。
他們音樂圈有個叫“刀郎”的,這麼取名顯然對郎牌意圖不軌,還有個叫“郎朗”的,這不得賠款加倍?
大洋對岸還有個78歲剛剛重新上崗的老傢伙,名字裡也有諧音字:
屬他最有錢,得狠狠敲一筆。

夜郎古酒業的聲明裡著重強調,說他們來自“夜郎故地”貴州省,商標源自“夜郎自大”的文化典故。
郎酒來自瀘州古藺縣二郎鎮,因地取名,換句話說此“郎”非彼“郎”,判他們侵權不合理。
這話聽上去沒錯,但斯基看了下判決書發現,這裡頭其實有人在玩兒文字遊戲。
夜郎古酒業註冊商標的時候,其實註冊的是“夜郎古”三個字,但往酒瓶子上印的時候卻印了四個字:
夜郎古酒。
“夜郎”是一對詞,“古酒”是一對詞,“夜郎古酒”也算是一對詞,但唯獨沒有:
“夜郎古”這個詞兒。
從文字斷句上來說,這有點像咱們逛鄉鎮大集的時候,碰見的“美特·斯邦威”“路易威·登”“保時敏捷”“法拉犀利”這類山寨牌子。
但偏偏白酒這玩意兒最強調年份的概念,照“夜郎古酒”這麼組詞兒,直接給自己變出兩千多年曆史,直追秦漢而去了。
你點了份魚翅炒飯,廢了三雙筷子也沒扒拉出魚翅,然後掌勺的師傅說:
我叫魚翅。
至於夜郎古酒被訴侵權的幾款產品,斯基也專門去電商平臺上搜了下,暫且不說“郎”字有幾種寫法了:
有些原告,是不是茅臺來當更合適?
當然了,說到炒茅臺概念,郎酒也不是沒幹過,前兩年郎酒曾打出一句廣告語叫:
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
這個邊兒擦得好,斯基也常跟人說:
我和馬老師總資產加起來過千億。

夜郎古酒業的聲明裡提到一點,說自己成立以來,跟郎酒公司和平共存、相安無事的狀態保持了20多年。
這期間雙方不僅沒吵過嘴,沒事兒還能搞點技術交流,還一塊兒參加行業活動,一塊兒上臺領獎。
連貴州省仁懷市酒業協會也跑出來打圓場,讓雙方有商有量,妥善處理分歧:
認同並珍視赤水河谷人文傳統。
貴州酒業協會的意思大概是,赤水河谷裡頭沒外人,大家沒必要把仇結得這麼深。不過斯基對這話是存疑的。
按照夜郎古酒的說法,兩家相安無事二十多年的企業,從2023年開始,在成都、重慶多個法院有多起訴訟。
這次瀘州的爭訴裡,郎酒一方特別提到了一個叫“夜郎古酒莊”的公司,搶注帶“郎”商標,並逐步突破“夜郎”概念:
向“郎”靠近。
這下可真成了:
郎給的誘惑。
斯基看了下,這個“貴州夜郎古酒莊有限公司”,是夜郎古酒業在2022年的時候,與捨得酒業(600702.SH)共同成立的。
復星老闆郭廣昌在2020年相繼“飲下”了甘肅的金徽酒(603919.SH)和四川的捨得酒業。
當時A股白酒上市公司攏共不到20家,郭老闆一人獨佔兩家,成了股市酒量最好的人。
合作前,夜郎古酒在資本市場上也傳過一段“復古”結合、復星系收購夜郎古酒的概念。
合作後,夜郎古酒莊管理人員裡也融合了復星團隊、夜郎古原班人馬和捨得高管。
不過斯基看了下捨得酒業的財報,投資3個億的夜郎古酒莊,去年虧了近3500萬。
今年上半年收入也就1.71億元,要是跟郎酒近2億的商標案落錘,今年它算是白給郎酒打一年工。
所以說,雖然都自稱是“赤水河谷人”,都從河裡舀水吃,但保不齊有人:
往赤水河裡摻了黃浦江的水。

有業內人士評論圍繞“郎”字的這波訴訟爭議時說:
郎酒把白酒圈其樂融融的平衡感給打破了。
大意是說,國內酒業跑步進入了縮量競爭時代,未來像這類搶渠道、搶終端、搶消費者人心的戰爭,可能會更白熱化。
過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情,現在就要上秤了,該算賬了。
前兩天斯基看到資料,說今年三季度,營收下滑的酒企達到9家,幾乎快佔到上市白酒企業的一半了。
而且這9家酒企無一例外均為營收淨利潤雙降。
這幾年一談到白酒行業的困局,繞來繞去總說庫存高企、年輕人酒類消費減少。
前兩天酒仙集團董事長郝鴻峰說,年輕人暫時不喝白酒,是因為還沒有融入主流社會:
一旦融入肯定會喝白酒。
好像有很多正在經歷困局、期待反轉的行業,邏輯都能總結成一句話:
等年輕人長大、等年輕人參與。
問題是說這類話的人,往往:
誤會了行業,也沒弄懂年輕人。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作者:波旁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