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貓盟在張掖的志願者猴仔。今年貓盟在張掖的工作有了什麼新進展?我們找到了哪些新夥伴?兔猻還在荒漠裡頑強地生存嗎?
圖片和影片除了標出的之外,均為猴仔拍攝。
等待回張掖的日子,時間過得很慢,慢到可以聽見雨滴滑過葉尖、葉子的脈絡蜿蜒成河流,堆積的脂肪消解成線條,西北的風就著沙土發酵……
9月,西北辦公室的客廳里長滿了人,來來往往的腳印、聲音和目光伴隨張掖北部荒漠的風沙拂過……經過了108天的漫長等待後,終於,我又踏上了這片土地!
西北辦公室窗外
1
那達慕大會
9月12日~13日當地將舉辦一場那達慕大會,生態環境保護需要更多的在地人參與,這幾乎是所有從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機構的一種共識,西北組打算借這個機會支個攤兒宣傳宣傳,順帶簡單瞭解一下當地人對張掖北部荒漠環境以及野生動物的瞭解情況。而我也藉著這個契機,時隔多年以後再次聯手兩位好友——喜蛋和劉洋。


和好朋友在一起總是開心的
大會開幕當天我們一早便抵達賽場,奈何遇見了平山湖難得一遇的大風+大雨,在不斷的試探和等待了近5個小時後,終於在所有車輛載著參賽人員集中駛離賽場以後,我們打消了‘今天至少要把攤兒支起來’的念頭。
打道回府的途中,我們討論著第二天活動的一些細節的想法,顯然,有這兩位好友的助陣總讓人無比心安!
第二天,平山湖恢復了大多數時候的模樣,太陽直直的,炙烤著每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膚,也炙烤著每一處裸露在外的現象及稚嫩。老鄉們樸實、熱情,但因語言口音上的差異、對動物叫法上的不同,以及大抵是對問卷方式和此類宣傳活動還比較陌生等因素,我們雖然把攤兒支起來了,但確是收效甚微。看著隔壁益智玩具的攤位老鄉絡繹不絕、去了又返,深感“路還很長”!

在大會現場,我們向老鄉宣傳科普野生動物
當然,萬事開頭難,雖然收效甚微,但總算是打過照面了。當有一天,我們更多地瞭解了老鄉們的語言和生活,越來越多的老鄉對此類宣傳活動不再陌生,對我們所做的此類生態環境工作有更多的瞭解,大家的溝通一定會更順暢,事情也一定將變得容易的多。嗯,希望張掖北部荒漠的兔猻及其它原本棲息在此的動物朋友們能夠等到這一天。
2
一次更比一次好
這是第4次到張掖參與志願者活動了,感到幸運同時,這次還感受到了“生長”!記得4月初西北辦公室剛落地的時候,老大說:“我們在這裡,於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西北專案組,聽起來陣勢不小,但實則只有3人,其中李琦還主要長期鎮守六盤山。於是,雖說前幾次參與活動時有很多迷霧和癥結期待他們幫忙梳理,但看著他們白天出野外,晚上回來還要加班整理一些資料、報告等,令人頭禿的工作量,確是於心不忍。
在漫長的等待中,開始在心裡默默盤算,要不試著自己理理看?而就在自己剛粗略地描了個輪廓時,這次的志願者培訓消散了此前所有的迷霧和癥結,一次更比一次好,這是幾次活動下來很明顯的感受!

培訓志願者
中秋過後,志願者們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這次的野外任務除了線上招募的志願者,還有當地林草部門的一些工作人員。培訓第1天,我們在林草局的會議室,西北組介紹了專案及專案地的概況以及一些當下使用的調查方法和目的,林草部門也和大家一起探討了專案預想的疑慮、方法及可行性。培訓期間,偶然有點兒出神,作為朋友,我當然忍不住嘴角上揚,看著培訓越來越系統,看著越來越多的在地關注,看著這一步步走來的腳印,無言、一如既往的期待!
而培訓第2天,看著大家坐在辦公室客廳的地上翻閱資料、琢磨紅外相機和戶外軌跡記錄工具,突然有種生命在冒尖的即視感,尤其是在發現包括自己在內的8個志願者+3個工作人員居然來自10個不同的地方時,多少是感覺有點兒奇妙的!

來自四面八方的志願者在新辦公室合作
嗯,參與志願者活動的美妙之處之一就在這,你不知道會遇見什麼人,而之後又會碰撞出一個怎樣的世界。是的,我和老大就是因為綠色江河的志願者活動認識的!
是的,我們在這裡,於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志願者在野外工作
3
還有猻活著!
經過了兩天的學習和實操演練,大家正式開啟這次的野外資料回收任務,實戰第1天的任務是回收賽車場片區剩餘的75臺相機資料。
賽車場曾經有著高密度的兔猻種群,然而自去年9月第1次參與到野外資料回收專案以來,在參與回收的相機資料裡監測到的兔猻數量並不多,剛過去不久的4月更是隻在1臺相機裡發現了兔猻,而整合所有相機資料進行個體識別後,資料顯示,2023年5月~9月及2023年9月~2024年4月該區域一共都只出現過6只兔猻,遠低於2022年5月~9月識別出的12只個體。所以,對於這次資料回收,雖然對看見兔猻仍有期許,但也做好了一無所獲的心理準備。
我們在防沙林裡發現了兔猻的避難所 ©貓盟
9月22日,由於任務量相對較大,我們早早吃了早飯便出發了。得益前幾次的經驗,這回大家有了更明晰的提前規劃和分工,引擎發動便直指第一個點位。
荒漠上空的太陽向來毫無遮攔,大家兵分5路,2人一組,明晃晃的散落在張掖北部荒漠的土地上,翻過山樑、走上山脊、越過山丘…雖然相較於初來乍到的時候少了幾分新鮮,但也少了幾分莽撞和拘謹,行走在這片心心念唸的土地上,我得以更加自如得享受和這片土地共存的時間!

張掖廣闊的荒漠
上午11:40,我和老史抵達了SE201,整個上午大家都靜悄悄的,顯然是相機裡都沒有太多發現,而當我開啟SE201檢視資料時,看見相機捕捉到了一隻兔猻走過的背影,我趕忙彙報,希望可以藉此給大家增添一些能量和希望,老大淚流滿面,回了一句“還有猻活著!”
是的,雖然兔猻是一種適應能力很強的小貓,但奈何棲息地與當地規劃的能源發展可開發區域高度重合,建設開發的速度之快,很難不讓人對棲息在此區域的兔猻及其它野生動物感到擔憂。
黑夜裡緊張的兔猻 ©貓盟
其實,一直以來,大家問做志願者有什麼意義,我都答不上來,僅憑西北組和拿著接力棒的志願者們微薄的力量能做多少,我也不知道,這句“還有猻活著!”讓我突然意識到,也許大家的努力真的可以為我們關注的生命贏得一絲喘息的機會,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在荒漠之中,我們顯得如此渺小
4
一些碎片
9月23日,舉隊前往臨澤,考慮到前一天大家工作量比較大可能比較累,今日任務安排得很是輕鬆,今日和體力擔當京井搭檔,走著走著,他突然唱起歌來,路上遇見一頂沒有頂的破草帽,他彎腰拾起,把它放在毫無遮攔的頭頂和太陽中間……

發現了一頂破草帽
9月24日,因為有點兒咳嗽,準備出發的時候,被摁在了酒店,上交對講和卡的瞬間,感覺自己就像是被繳了械計程車兵……
9月25日,走在前往ZY181的路上發現一隻離世的小鳥,心悅在檢視小鳥翅膀的時候,不小心手滑了一下,她連忙輕輕地說了聲“對不起”……
檢視完以後,她說“要不我們把它埋起來吧”,我們就地將鳥兒安葬後,便繼續往前走,她說:“其實這只是人類的想法,其實它在大自然裡,可能還可以造福別的動物”……
在沙障前伸懶腰的兔猻 ©貓盟
9月26日,今天收的相機幾乎都是5月份時自己參與佈設的,按照慣性,應該多少是有點兒期待的,但前幾天培訓的時候在奧維地圖上模擬預設點時,重新學習了一遍野外調查紅外相機佈設的選擇,突然意識到自己5月份放置的相機選擇位置的思路好像有點兒偏差太遠了,所以,更多的是懊惱和愧疚。
果然,那些心裡嘀咕著放置位置不合理相機都沒有記錄到野生動物的身影,我們在相機周邊旋磨了一陣,更換了幾臺相機的位置。嗯,下次再來,還是要提前多做做功課才是。
走在前往ZY043的時候,發現遠處有一隻鵝喉羚正在看著自己,回頭招呼費騰之時突然意識到,這是這回第一次看到鵝喉羚。是的,後來再遇見沙蜥和鵝喉羚感覺就像是遇見老朋友一樣了,但這回遇見老朋友的次數顯然寥寥無幾!

更換相機位置

張掖的鵝喉羚 ©大貓
9月27日,大家在辦公室裡整理資料,我和李琦去回收最後4臺相機。4月的時候和李琦見過一次,也許人和人之間真的有磁場吧,雖然沒有搭檔過,但也能感受到他的熱誠。一路上我們聊在生態環境保護活動這條路上的經歷、成長、感想和觀點,聊我們共同敬仰的師父、孫爺、喜蛋、劉洋……
希望,希望5年10年後我們還走在自己熱愛的道路上!
翻上山樑,收上ZY061,這是這次任務的最後一臺相機了,下山的路上突然想“其實像野草一樣活著也挺好的,哪管無人問津,只要生生不息”!
然後,在快到山腳時,又差點把自己陷入到一個進退兩難的石縫裡。嗯,還是要再多一點兒敬畏!

山上的岩羊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張掖的工作,你還可以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
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