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療選擇

本公眾號持續關注睡眠和呼吸醫學的患者教育,現階段以更新睡眠為主。基本全部原創,力求深入淺出,還摻雜我自己評論和經驗。雖然不一定每篇的文章對您有用,但關注後,養肥了再看,相信您會有所收穫
寫了幾個月,今天(2025年5月4日)總算把我要寫的第一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的治療方法基本寫完,這算是本公眾號的第一步。
之所以說“基本”寫完,是因為一頭一尾還沒有寫。
"頭‘’很重要,是專門寫呼吸機相關內容,這個留待以後再詳細寫。
尾”不重要,今天順便把尾巴—-“藥物治療”寫完,只不過幾句話的事。
標題之所以用“打鼾”,因為單純鼾症和OSA,治療手段都是一樣。
列舉治療方法,及其連結如下:
1、無創呼吸機治療(暫無連結,將在無創通氣合集中詳細描寫)
2、減重治療
6、輔助治療
    6)  鼻擴張治療
    7)氧療
    8)藥物治療:
    目前除了新型減重藥物被批准用於治療OSA(見減重治療二),實際上無其他藥物可以單獨治療OSA。
   在少數時候,可以考慮使用乙醯唑胺或助眠藥,作為CPAP的輔助治療。
    至於中醫不屬於現代醫學範疇,我不評論。
OSA應該怎樣治療?
     公認有影響力的治療方法大概只有:呼吸機、減重、下頜前移器、手術、舌下神經刺激,這幾種方法值得大家重點關注。
儘管輔助治療方法眾多,甚至還我沒有列舉出來的方法,但普遍來說,單用的效果有限。偏偏網上很多人把一道漣漪能吹成一湖碧水。不是說輔助治療法完全無效,而是隻對很少的一些人有效,效果也普遍不佳,但有些方法可以和呼吸機一起合用,有些能幫助我判斷為何不能耐受呼吸機,有些能幫助患者增加依從性。這些方法普遍便宜,但效果不佳,試或不試取決於您。不過,噴鼻水一定注意不要連續使用超過7天。
     網上有些人曬出自己使用某種產品後的體會。請大家注意,人和人真不同,打鼾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原因很不相同,別人的經驗未必管用。比如,網上很多人自行購買呼吸機,有人說呼吸機真是神器,有人說呼吸機真難受。很多人花了冤枉錢,原因是對呼吸機不瞭解,對自己不瞭解。
     呼吸機是二類醫療產品,儘管可以在醫院外銷售,但畢竟是醫療產品,不是電視機。治療最好還是循序漸進。
    我認同指南的提法:診斷OSA後第一步治療是呼吸機,大部分能戴好呼吸機,但是我的印象中有1/3的人無法耐受呼吸機。這些人只有一少部分可以透過輔助治療重新使用呼吸機,或者透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能接受呼吸機。更多的人,應該結合其他幾種治療方法如手術、下頜前移器、舌下神經刺激等方法。另外,對於大多數OSA減重也很重要。
      所以,OSA應該是以呼吸機為主的綜合治療,有些人需要做好費時費力的心理準備。
      本人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出身,但由於我所在的睡眠室,實際上面對的是睡眠醫學的全部7大類疾病,也可以說我是一名睡眠醫學的專科醫師。為了讓大家知曉睡眠疾病,本公眾號還會陸續針對其他6大類睡眠疾病寫科普文章。
      下一步寫作的重點將是呼吸機。畢竟在這一塊,我耕耘了10多年,有很多心得體會。網路上也有一些醫生在進行科普,不過,我覺得絕大部分人不是專門從事睡眠領域,至少主業不是睡眠呼吸暫停。有些人觀點錯誤或過時而不自知。
     本公眾號,涉及自己不熟的內容不會裝自己很懂,所以今後手術、下頜前移器、舌下神經刺激等內容我本人不會繼續原創。本文相當於一個小結,我相信是市面上最全的一份資料。原創不易,寫這些資料我花了不少時間查資料。今後,本公眾號可能採取文章和短影片相結合的方式,更新時間不定。還是那句話:
如果您覺得好,敬請積極推薦、點贊、轉發,多謝!

如果您想租呼吸機、缺人指導。您有睡眠或呼吸科的問題想諮詢本人,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在好大夫網上醫院找到我。
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歡迎轉發,但須註明來源於聊呼吸微信公眾號。拒絕改編、不完整轉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