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期來看,蘋果公司的前景還不太明朗。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發酵,股價波動未見緩和跡象。
蘋果股價近期經歷劇烈震盪。這家iPhone製造商正竭力規避特朗普政府的最嚴苛關稅,同時試圖安撫美國政府。這場拉鋸戰短期內將難見平息。
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下跌15%,大幅跑輸同期上漲0.6%的標普500指數。究其原因,華爾街一直在消化和分析投資者對這家科技巨頭面臨特朗普政府重稅風險的擔憂。拋售潮在4月最為猛烈,當時特朗普宣佈對主要貿易伙伴加徵"對等關稅",中國承受最高稅負。由於蘋果主要產能位於中國,消費者與投資者擔憂其進口成本激增。
自特朗普宣佈那些貿易計劃以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先是智慧手機和半導體等電子產品獲得臨時關稅豁免,接著美國宣佈對多數國家的關稅暫緩90天執行,本週一中美雙方又達成階段性降低關稅的協議。然而持續的政策搖擺已嚴重衝擊市場信心,密歇根大學週五資料顯示,5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有紀錄以來第二低位。
如果人們因擔心經濟衰退而減少非必需品開支,蘋果將損失慘重。KeyBanc分析師約翰·範(John Vinh)表示,已有跡象表明消費者正在改變他們購買蘋果產品的習慣。
範在週四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4月的iPhone運營商調研及核心銷售資料顯示,消費者正轉向低端機型,並因擔憂關稅引發漲價而出現恐慌性搶購。"他將蘋果股票評級定為"行業中性"。
蘋果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為規避關稅衝擊,蘋果一直在調整運營策略。CEO庫克在5月1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告訴投資者,他預計4月至6月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iPhone將在印度製造,而iPad、Mac、Apple Watch和AirPods產品“幾乎全部”將來自越南。
這番表態引發特朗普在卡達的公開指責:"我昨天對庫克說,你可是我的朋友,我待你不薄,現在卻把5000億美元產能撒向印度。"
Wedbush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在週五的報告中肯定了蘋果的戰略選擇:"儘管面臨特朗普政府的施壓,將產能向印度轉移仍是明智之舉。若強行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不僅需要數年建設週期,最終定價可能高達3500美元,這完全不具備市場可行性。"他維持蘋果"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270美元。截至週五午盤,蘋果股價微跌0.3%至210.83美元。
短期來看,蘋果公司的前景還不太明朗。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發酵,股價波動未見緩和跡象。投資者正面臨艱難抉擇——是繼續堅守這趟顛簸的過山車,還是提前離場規避風險?
版權宣告:
本文為Barron's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英文版見2025年5月16日報道“Apple Stock Has Been in the Tariff Spotlight. Where Things Stand Now.”。(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