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本文字數:2482,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馮迪凡
美方近日宣佈豁免部分產品“對等關稅”。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對此表示,美東時間4月12日,美方公佈相關備忘錄,豁免計算機、智慧手機、半導體制造裝置、積體電路等部分產品的“對等關稅”,中方正在對有關影響進行評估。
多位資深科技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豁免,受益最深的是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及其整個供應鏈和相關供應商是贏家,整個行業的黑天鵝事件終於消散。
對於特朗普政府出臺的所謂“對等關稅”,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邢予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美方出具的計算“對等關稅”的公式是掠奪式的強盜邏輯,特朗普政府及其經貿官員都沒有理解一個簡單事實:高精尖技術產品,考慮到其規模和技術複雜性,在短期之內根本找不到替代生產商。
邢予青教授研究全球價值鏈十餘年,長期關注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和國際貿易,曾經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以及日本協力集團提供政策諮詢。
他對記者表示,以2024年為例,據他估算,蘋果公司從中國進口銷往美國的蘋果產品的通關總價值大約為700億美元。
“如果蘋果今年從中國進口同樣數量的產品銷往美國市場,併為700億美元貨物支付145%的關稅,意味著要為特朗普政府貢獻1015億美元的‘買路錢’。”邢予青表示,因而面對高額關稅,最焦慮的應該是蘋果公司。

對等關稅背後的強盜邏輯
第一財經:作為一名具有深厚數學背景的經濟學家,你怎麼評判特朗普政府出具的所謂“對等關稅”的公式“Δτi=(xi-mi)/(ε*φ*mi)”?
邢予青:這個公式就是掠奪性的,且含義非常簡單,其含義是,任何對美國有貿易盈餘的國家,其貿易盈餘的一半必須歸美國,這是一種強盜邏輯。那些係數(ε為進口價格彈性,φ為關稅對進口價格的傳遞率)不用看,都是用來蒙人的。一國對美國的貿易盈餘,是該國向美國出口等值貨物所獲得的收入,美國拿到貨物後該國拿到了報酬,且出口國付出了勞動、資源等成本,為何還要把收到的貨款再和美國分一半?
第一財經:如果沒有上述豁免,蘋果會面臨何種情景?
邢予青:2024年蘋果公司在美國市場銷售了價值大約為1250億美元的iPhone、iPad、iMac、iWatch、AirPods等產品。根據我的估算,這些從中國進口銷往美國的蘋果產品的通關總價值大約為700億美元。如果蘋果今年從中國進口同樣數量的產品銷往美國市場,併為700億美元貨物支付145%的關稅,意味著要為特朗普政府奉獻1015億美元的“買路錢”。號稱“供應鏈大師”的蘋果CEO庫克,為了節省成本把蘋果產品的製造全部外包,他應該心痛這1015億美元的“買路錢”吧。
第一財經:美國知名投行韋德布什(Wedbush)明星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在近期稱,蘋果供應鏈的核心仍然在亞洲。據他估計,絕大多數iPhone、超過50%的Mac產品和75%~80%的iPad都在中國生產。如果相關關稅持續數週以上,他預計蘋果公司別無選擇,只能將iPhone的價格定在2000美元以上。你對此怎麼看?
邢予青:這將導致兩個直接結果:首先,蘋果在美國的銷售佔其全部銷售總額的45%,如果蘋果公司認為美國“果粉”黏性很高,可以利用漲價的方式把關稅轉嫁給消費者,據我估算,蘋果產品的零售價需要漲90%,才可以實現關稅全部轉嫁給消費者的目的。目前iPhone 16 Pro Max 256GB在蘋果美國的官網價格是1199美元,漲價90%後變成2278美元,不知道普通美國人是否會願意拿出2000多美元來購買iPhone;第二,這可能會在其他地區促進代購風潮。

中國的無可替代性
第一財經:你是最早對蘋果及果鏈進行拆解和計算的經濟學家之一。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誕生於2007年,近18年來,蘋果及其價值鏈分佈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大嗎?特朗普政府希望使用關稅來促進製造業迴流,這種想法現實嗎?
邢予青:根據我的計算,儘管蘋果這幾年不斷向越南和印度轉移產能,但90%的蘋果產品依然是在中國組裝。印度的組裝廠產能建設了近十年了,目前年產也僅在1500萬部手機左右,即便蘋果產能調整,也找不到第三個地方了,高精尖技術產品生產在短期之內是根本找不到替代生產商的,而蘋果每天要賣掉近60萬部手機,其中45%是在美國賣掉,約27萬部手機,即便加145%的關稅,銷售也不能停止,銷售停止,蘋果的股價就會暴跌。
此外,近期看到一些媒體報道蘋果從印度包機空運600噸iPhone,或多達150萬部手機的新聞,我感到他們對數字的底層邏輯並不是很理解:蘋果在美國每天銷售27萬部手機,(如果高額關稅不停)150萬部手機才能賣幾天?而且銷售不能停,停了股票就會暴跌,這樣的所謂150萬部手機在我看來燃眉之急也解不了。
第一財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以一紙行政令出臺所謂“對等關稅”,不僅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律,也是對國家間互補合作和供需關係的無視。“對等關稅”自4月2日推出以來,不僅沒有解決美自身任何問題,反而嚴重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消費,損人不利己。
此次特朗普政府對果鏈上的產品進行了豁免,但中美之間還有大量產品被加徵對等關稅,這將如何影響美國消費者和進口商?
邢予青: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4400億美元的產品。這些產品大部分是美國人日常生活使用的必需品,例如手機、電腦、傢俱、家電、鞋等產品。美國不可能在一個星期、一個月,或者一年後,找到可以提供如此龐大和廣泛產品的國家或地區。
我多次強調,如果特朗普政府出臺高額關稅,蘋果公司和沃爾瑪超市可能是最焦慮的美國進口商。沃爾瑪的產品大約20%是從中國進口的。
據我估算,2024年沃爾瑪從中國進口了約680億美元產品。如果沃爾瑪在2025年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價值不變,145%的關稅稅率意味著沃爾瑪要支付986億美元關稅。沃爾瑪的毛利只有23%,遠低於iPhone 60%左右的毛利。如果沃爾瑪自己支付關稅,從中國進口產品就是賠本買賣。如果沃爾瑪把關稅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就必須把中國製造產品價格提高112%。沃爾瑪近期被曝要求中國供應商降低價格來承擔關稅成本。如果中國出口商團結起來,拒絕降價,同時中國政府祭出反壟斷利器阻止沃爾瑪轉移關稅負擔的企圖,就可以實現讓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為了特朗普的關稅負擔分配進行博弈的局面了。當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為關稅負擔而痛苦時,特朗普的關稅戰就會徹底爛尾。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