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ing Global 出海週報」是創業邦推出的出海系列欄目,旨在為出海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精選出海大事件、海外大公司、投融資訊息,本篇為欄目第277篇報道。
整理丨趙曉曉
本週(2025.03.10-2025.03.16)出海大事件包括:特朗普稱TikTok出售交易可能“很快”達成;速賣通要扶持1000個百萬美元銷售額的新品牌;海外AI圈,開始討論Manus;瑞幸咖啡在泰國商標維權成功;位元組海外短劇平臺Melolo下載量超130萬,99%來自東南亞市場;76%的消費者表示,過去一年內沒有在Amazon Haul上購物;Google可能會重啟AR/VR眼鏡計劃;盛景發起AI RaaS聯合創業計劃,已經完成130億股權投資;有兩家出海公司拿到融資等。

出海四小龍
特朗普稱TikTok出售交易可能“很快”達成
上週末,特朗普說他正與四組買家談判,TikTok美國業務的出售交易可能“很快”(soon)達成。接近TikTok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的人士稱,字節跳動傾向由甲骨文收購TikTok業務,接近特朗普政府的人士指出,特朗普也支援由甲骨文出面收購TikTok。

除了甲骨文之外,公開宣稱參與TikTok競購的團隊包括:由前洛杉磯道奇隊老闆 Frank McCourt 牽頭的團隊,成員包括美國社交平臺 Reddit 聯合創始人Alexis Ohanian;以科技企業家Jesse Tinsley為首的團隊,成員包括在YouTube擁有3.5億訂閱者的網紅Mr Beast。
美國副總統JD·萬斯表示,他預計總統特朗普將在下個月的最後期限之前為TikTok達成一項協議。他認為,“ TikTok運營方式能夠保護美國人的資料隱私和美國國家安全。”上週四,特朗普說如果4月5日前無法達成協議,他可能會再次延長TikTok的出售期限。
TikTok Shop代理商和品牌正湧入墨西哥,以應對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
今年2月,TikTok Shop正式在墨西哥上線,目前已經吸引了許多本土品牌入駐,包括美妝品牌Sarelly、Renova、Pink Up Cosmetics和Sinless Beauty。此外,美國本土的美妝品牌KimChi Chic Beauty、保健品品牌Beast Bites、和智慧攝像頭品牌Wyze等美國企業正計劃進軍墨西哥市場。

不過因為TikTok在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一些賣家正在尋找其他銷售渠道,如直播購物平臺Whatnot或社交電商平臺Flip和LTK。與此同時,拓展TikTok Shop在英國、新加坡和墨西哥等市場的業務,也成為品牌分散風險的一種策略。
Outlandish代理公司正在幫助美國商家在墨西哥註冊本地公司,另外還提供包括物流、合規管理等一站式服務。另一家社交電商代理公司Orca也在與墨西哥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合作,幫助美國品牌進入該市場。
據EMARKETER預測,2024年拉丁美洲的電商支出預計將接近1800億美元,其中墨西哥將成為主要增長動力。墨西哥在2024年預計將成為全球第五大增長最快的電商市場,線上銷售額將增長15.7%。
亞馬遜(Amazon)、沃爾瑪(Walmart)和Mercado Libre等零售巨頭正在墨西哥投資數十億美元,以提升運營能力並拓展新興市場使用者。
速賣通釋出2025年品牌出海計劃,要扶持1000個百萬美元銷售額的新品牌
3月12日,速賣通AliExpress透露其“百億補貼品牌出海”的最新進展: 有95%的合作品牌平臺銷售額已經增長至超過百萬美元。

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高科技品牌也紛紛入駐速賣通,開啟出海第一站,例如宇樹機器人、RokidAR眼鏡、《黑神話·悟空》聯名手柄等。今年速賣通計劃透過百億補貼,再扶持1000個新品牌,重點藍海類目包括智慧機器人、儲能電池、VR眼鏡、IP玩具、耳機等。
據瞭解,目前宇樹科技與速賣通達成官方合作,其官方店鋪預計於本月中旬正式上線速賣通。首批上架發售的商品包括機器狗Go 2、機器狗專用配件、4D雷射雷達、具身立體雙目相機等,所有商品均會加入百億補貼。另外,RokidAR眼鏡、《黑神話·悟空》聯名手柄等也入駐了速賣通。
阿里速賣通百億補貼頻道上線於2024年初,海外官方譯名為Big Save,是速賣通內部2024年的 “一號工程”,招商物件包括跨境大賣、天貓品牌商家等。入駐商家可以得到品牌標識認證、優先展示和流量補貼等福利。
SHEIN仍堅持在英國上市計劃
SHEIN執行主席唐偉(Donald Tang)堅稱,在該公司推進倫敦上市計劃的過程中,儘管面臨貿易關稅和激烈競爭的挑戰,投資者和管理層尚未就其估值提出任何異議。
唐偉強調,SHEIN投資者對公司的經營狀況“非常滿意”,因為公司提高了效率、減少了浪費,並在大規模運營的同時保持穩健盈利。他拒絕直接評論“低值豁免”政策變化對公司的影響,但強調SHEIN具備“強大韌性和靈活性”,並表示公司一直採用全球化運營模式,已開始進行供應鏈多元化佈局。
SHEIN在2023年最近一輪融資中的估值為660億美元,後來在去年和今年幾次下調估值,以推動IPO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不過即便估值下調,SHEIN仍可能成為本世紀以來倫敦市場上規模最大的IPO之一。
SHEIN計劃在今年新推150多場產業帶對接活動
市場諮詢機構PYMNTS最新發布的最佳消費者個性化體驗購物應用排行榜顯示,SHEIN超越耐克、亞馬遜、宜家、沃爾瑪等成為最受好評的購物應用。根據最新訊息,SHEIN計劃在2025年推出150多場產業帶對接活動。

SHEIN在3月就有包括廣東廣州、佛山、中山、汕頭,浙江金華、溫州,山東濰坊、菏澤等多場招商活動全面鋪開。目前廣東省已成為SHEIN平臺產業帶出海示範省,僅2024年SHEIN平臺已實現了廣東21個地級市產業帶的全部覆蓋。
2023年SHEIN在拓展平臺化模式後,率先在跨境電商平臺中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推出了全國500城產業帶出海計劃。SHEIN內部人士透露,2025年SHEIN預計透過全年近180場活動深入帶動更多產業帶商家上行跨境電商,比去年數量再增兩成。
SHEIN今年還計劃投放超130輛新能源電車運輸用於倉間轉運,旨在替換傳統的柴油卡車。在SHEIN的倉間轉運業務場景中,貨物以服裝等輕小件為主,短途佔多數,週轉批次高,車輛效率高,更有利於體現電動車輛的運營優勢。

大公司
海外AI圈,開始討論Manus
因為是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能處理更復雜的問題,也能獨立完成一個有難度的任務,Manus在國內火了半個多月。海外一些主流媒體近日也陸續發出了對Manus的討論。

外媒The Rundown AI創始人兼CEO Rowan Cheung、知名AI博主Shubham Saboo、ericosiu等頭部科技博主近兩天連發數條相關推文盛讚Manus,Hugging Face產品負責人Victor M、AI工具TakeoffAI創始人Mckay Wrigley等業界人士拿到邀請碼開測。彭博社、《福布斯》、TechCrunch等主流媒體也在報道中介紹Manus基本情況,稱“Manus已改變一切”。
另一種聲音認為,Manus的實際效果會出現事實錯誤、響應慢、無法完成訂購等全流程任務,甚至會在使用者等待幾個小時後宣告任務失敗。從谷歌搜尋全球趨勢來看,過去一週,Manus在計算機與電子產品領域的受關注度低於DeepSeek,且流量大盤來自國內,並未產生破圈效應。
Manu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近期在社交平臺非常活躍,推文共計14篇,3月5日至今就連發9篇推文。他的釋出內容涉及Manus官號被暫停後的宣告、闢謠假影片、轉發大佬推文,外加回答網友提問。
瑞幸咖啡在泰國商標維權成功
泰國有一家山寨的瑞幸咖啡,名字、logo都和瑞幸一樣,唯一的區別是鹿頭的指向方向——指向左邊,國內瑞幸則指向右邊。

瑞幸曾公開表示,未在泰國開店,並把泰國瑞幸告上了法庭。2022年,瑞幸贏了初審官司,然而在2023年的上訴中,法庭判決瑞幸敗訴。同年,“泰國瑞幸”的母公司“50R Group”(泰國皇家50R集團)起訴瑞幸賠償100億泰銖(3億美元)。
最近事情出現了反轉。根據Tilleke & Gibbins律師事務所本週在官網上公佈的訊息,泰國中央智慧財產權與國際貿易法院在今年2月,就一起新的商標權糾紛案做出了瑞幸勝訴的判決。法院判定侵權方停止使用“Luckin”字樣和鹿頭圖案,並向瑞幸賠償30萬美金的損失以及支付律師費的開支。
目前瑞幸在東南亞只覆蓋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個市場,在2月最新的財報會議上,瑞幸CEO郭謹一表示,將持續探索佈局更多的市場機會,未來出海會是公司的戰略重點。
小米將“智慧家居”商業模式引入日本,計劃2025年開5到10家
“小米之家”小米日本法人副社長鄭彥透露,小米計劃將在中國推出的智慧手機和家電結合的“智慧家居”商業模式引入日本,將在日本開設智慧手機和家電的實體店,計劃2025年開設5到10家門店,同時也考慮銷售空調等大型家電。

“小米之家”計劃在東京都市圈內開設5到10家門店小米日本法人副社長鄭彥透露,小米計劃將在中國推出的智慧手機和家電結合的“智慧家居”商業模式引入日本,將在日本開設智慧手機和家電的實體店,計劃2025年開設5到10家門店,同時也考慮銷售空調等大型家電。
在3月13日的新產品釋出會上,小米宣佈將在日本埼玉縣開設兩家門店。第一家門店將於3月22日在“永旺夢樂城浦和美園”(埼玉市)開業,第二家門店將於4月5日在“永旺夢樂城川口”(埼玉縣川口市)開業。兩家店的總佔地面積分別為約130平方米和約100平方米,計劃每月吸引1萬至2萬名顧客到店。
小紅書電商出海,首期先覆蓋美國、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市場
3月10日,小紅書釋出了“小紅書電商出海領航計劃”,正式宣告邁出了進軍海外電商市場的第一步。簽署協議成為出海商家後,可透過小紅書內容生態,在筆記、直播、店鋪等場域進行多元展示。目前該計劃首期已覆蓋美國、中國香港及中國澳門市場。
小紅書電商出海或早有準備。在今年2月,小紅書就啟動海外MCN機構招募計劃,批次引入海外本土創作者,期間還發布了兩個跨境物流相關崗位。

不過和TikToK的電商業務不同,小紅書目前的立足點,並不是成為一個跨境電商平臺,而是在國內走的是獨特的生活電商道路,這也意味著更高的轉化成本和文化差異的挑戰。
成立第二年,小紅書便登陸了日韓、美國、新加坡、法國等市場,但最終因受眾面窄、文化環境差異等因素,沒有起量;之後小紅書又在各國推出Uniik、Spark、Catolog等一系列App,但依然反響平平。此次電商出海,迎合了市場趨勢,能否做好還有待時間考證。
位元組海外短劇平臺Melolo下載量超130萬,99%來自東南亞市場
位元組於去年底在海外推出了一款名為Melolo的免費短劇App,這標誌著位元組正式開啟短劇出海之旅。據瞭解,目前Melolo下載量超130萬次,99%來自東南亞市場,從印尼、菲律賓逐漸往其他市場擴張。

截至目前,Melolo已陸續上線30個國家/地區,覆蓋東南亞、南美、北美(不含美國、加拿大)、大洋洲、歐洲、日韓等地區。據點點資料顯示,從2024年12月4日至2025年2月28日,Melolo全球雙端的預估下載量已超過132萬次。
在內容方面,Melolo的劇目以譯製劇為主,本土劇的佔比較低,且這些零星的本土劇也大多並非獨家上線的劇目。網友對Melolo的好評主要集中在“免費”“無廣告”“內容有趣” 等方面。

海外大公司、大事件
英國外賣平臺戶戶送撤出香港
3月10日,英國外賣平臺戶戶送(Deliveroo)宣佈,在運營十年後正式撤出中國香港市場,將於4月7日終止運營,並將出售部分資產給Foodpanda。
此前,中國香港市場調研機構Measurable AI曾公佈,按訂單量計算,截至2024年3月,Keeta在中國香港的市場份額為44%,Foodpanda為35%,Deliveroo為21%。
在活動優惠力度、配送費上、騎手工資上,Deliveroo都沒有打贏美團的Keeta。Deliveroo指出,基於香港的競爭環境,曾考慮過多個策略性方案,但其董事會認為繼續運營不符合股東最大利益,最終選擇退出中國香港市場。

他們認為,更大的競爭優勢在中東。Delivery Hero執行長說,中東子公司Talabat的上市為公司帶來了20億美元的現金收益,這將使公司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只要你是盈利且能產生現金流的,就無需尋找更大的母公司來對抗美團。”
76%的消費者表示,過去一年內沒有在Amazon Haul上購物
據報道,在2月接受調查的1000名消費者中,76%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過去一年內沒有在亞馬遜低價商城Amazon Haul上購物。近期還因為供應鏈問題,Haul月復購率跌破23%。
去年11月,Haul才在美國上線,總體上還處於測試階段,在賣家招募、規則體系、(與主站)使用者區隔等方面尚在摸索之中。不過Haul在準備不是那麼充分的情況下已經進入歐洲市場,因此選擇與當地Zalando、Bol、Cdiscount等本土平臺合作,減少進入門檻。

Omnisend的高階電商專家Greg Zakowicz指出,如果Amazon想要真正影響市場,必須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理由,比如更好的購物體驗、更快的配送服務或獨家優惠。
Amazon選擇在一個充滿挑戰的時機進入市場。特朗普總統近期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發起了新的關稅貿易戰,並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20%。
不過,亞馬遜CEO安迪·賈西領銜今年設定了目標,Haul準備在美國乃至全球“大幹一場”。他說,Amazon Haul 目前發展勢頭強勁,消費者仍然希望 Amazon 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Google可能會重啟AR/VR眼鏡計劃
據報道,Google即將與加拿大眼動追蹤技術製造商AdHawk Microsystems達成收購協議,交易總額達1.15 億美元。
AdHawk成立於2017年,已研發出眼球追蹤所需的晶片、硬體和軟體,能以低功耗元件分析使用者角膜和瞳孔。該公司曾推出名為“MindLink”的眼鏡,能識別使用者正在看的位置。AdHawk曾獲得來自三星電子、英特爾、惠普、索尼、雷朋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 SA等知名企業的投資。
早在2012年,Google就公開了Google Glass雛形,但因銷量不佳,在幾年前已經停產。不過Google並沒有停止對智慧眼鏡的探索,去年也曾和三星合作打造XR(混合現實頭顯裝置)專案。

加拿大便利店巨頭首次召開新聞釋出會,繼續推進收購7-11母公司
加拿大便利店巨頭Alimentation Couche-Tard(ACT)創始人週四表示,若日本7-11母公司Seven & I控股展現出更積極的合作態度並提供更詳盡的財務資訊,其47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可能進一步提升。
這是該加拿大企業自去年8月發起收購要約以來,首次在日本召開新聞釋出會。ACT董事長阿蘭·布沙爾在釋出會上表示,公司調整戰略轉向公開喊話,源於與Seven &I長達數月的談判僵局。

此前Seven &I始終以反壟斷審查為由拒絕開放資料,並另立新CEO推行重組計劃作為替代方案。據最新披露,Couche-Tard今年1月提交的日元報價(每股18.19美元)與前期美元報價基本持平,較日方當前股價溢價23%。若交易達成,將創日本史上最大外資併購案。
美國外賣平臺Wonder計劃收購美食短影片平臺Tastemade
據瞭解,美國外賣平臺Wonder計劃以9000萬美元收購短影片平臺Tastemade。
Wonder是一家食品配送初創公司,由沃爾瑪前電商主管馬克·勞爾於2018年創立。2023年,Wonder變成了集外賣、自取及部分堂食服務於一體的實體門店。自創立以來,Wonder已完成5輪融資,融資總額達17億美元。去年底,Wonder表示今年將有18家新店開業。
Tastemade是一家美食發掘、製作和分享的線上美食影片平臺,成立於2012 年,至今有5輪融資完成,高盛兩次領投。

一些關於關稅、消費趨勢的行業資料
據報道,美國零售聯合會和哈克特協會稱,由於關稅的持續壓力,預計未來三個月美國港口的貨運量將保持高位。3-5月,美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214萬TEU、213 萬TEU、 214萬TEU,同比增長10.8%、5.7%、2.8%。預計今年上半年進口總量為1278 萬TEU,比去年同期增長5.7%。

另據報道,地中海航運(MSC)高層警告稱,美國擬對中國建造的船舶及其擁有公司徵收的費用一旦實施,集裝箱運費可能上漲25%。據悉,特朗普下一個關稅目標可能是印度、巴西、韓國。
今年2月,美國網上雜貨銷售額同比增長31%,達到103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另外,據調查,過去一年,68.1%的全球購物者曾在如亞馬遜、沃爾瑪等電商平臺購買商品,30.9%的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購物,Meta旗下平臺表現突出。
墨西哥電商發展迅速,超過60%的16-64歲消費者每週透過數字渠道購買商品或服務。匈牙利Z世代平均每天上網4.6小時,Instagram和TikTok成為他們獲取資訊的主要渠道。據麥肯錫研究,高達85%的消費者已轉向更可持續的購買行為,45%的消費者明確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他們選擇品牌的關鍵因素。

投融資
盛景發起AI RaaS聯合創業計劃,已經完成130億股權投資
盛景已經完成130億股權投資,希望尋找極度認同RaaS(Result as a Service)模式,即結果導向模式的AI創業者進行孵化投資,聯合創業。
AI應用公司的發展走向一定是結果導向的端到端完整服務,必須回到物理世界甚至必須考慮與硬體整合在一起才能為客戶真正解決問題。
盛景投資的一家礦區自動駕駛公司,其盈利模式不是賣自動駕駛。Sales Force前CEO創辦的AI客服公司,其提供的AI客服Agent已經能夠替代某些呼叫中心60%以上的人工工作。目前公司估值已達到40億美金。
致歐科技等成立創投合夥企業,出資額6.52億元
近日,長沙泉仲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出資額6.52億元,經營範圍包含:創業投資(限投資未上市企業)、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等。據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企業由致歐科技等共同出資。
杭州鬥獸場數字智慧技術公司LynxAI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近日,杭州鬥獸場數字智慧技術公司(LynxAI)獲跨境電商大賣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華君出海資本跟投並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LynxAI成立於2023年,是一家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Agentic AI產品平臺的企業。基於自主研發的產品創新模型和Agentic AI框架,LynxAI實現了透過“AI產品經理”為跨境電商賣家提供市場機會洞察、產品創新組合最佳化以及市場操盤策略等方面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深圳跨境電商平臺完成近億元融資
深圳艾姆詩電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姆詩)近日宣佈,公司完成近億元人民幣Pre-IPO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內頂尖投資機構同創偉業獨家投資。據瞭解,艾姆詩2023年啟動了A股IPO輔導。
艾姆詩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B2C跨境電商平臺,主要業務板塊有大件精品、小件精品、小包,涵蓋的品類有3C電子、運動戶外、家居園藝、美妝個護等。
沙特時尚電商平臺Aya獲160萬美元種子輪投資
近日,時尚電商平臺Aya在其種子輪融資中籌集了160萬美元,由Khwarizmi Ventures和Turki Alrajhi領投,RAED Ventures、Joa Capital和FENA Holdings等投資者也做出重要貢獻。本輪資金將用於加速產品開發、擴大市場影響力等方面。
Aya於2024年創立,致力於整合分散的市場格局,打造趨勢驅動的時尚發現平臺。Aya透過即時客戶資料分析預測趨勢,並賦能本地製造商按需生產。

亞馬遜聚合商Razor獲得1500萬美元貸款
據瞭解,亞馬遜聚合商Razor近日獲得1500萬美元貸款,貝萊德公司在內的投資者參與了本次貸款。據Pitchbook的資料,Razor已籌集了超過13億美元的資金訊息。

另稱, Razor正在就與另一家資訊聚合商Infinite Commerce的合併進行談判亞馬遜聚合商收購線上品牌,目的是透過將品牌捆綁在同一屋簷下來節省物流和營銷成本。過去兩年,亞馬遜聚合商市場遇冷,不少聚合商都在虧損、裁員,併購可能成為趨勢。
馬士基計劃在印度投資50億美元
馬士基集團董事長Robert Mærsk Uggla和馬士基旗下港口公司APM Terminals執行長Keith Svendsen一同拜訪了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討論投資事宜。
馬士基集團認為,印度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馬士基集團及其港口公司APM Terminals計劃在印度投資50億美元。
關於Going Global
這是創業邦推出的出海欄目,對話一線出海人物,講述一線出海故事。交流、合作、尋求報道請新增微信xiaoxiao-jun-。

欄目往期週報:

《2023出海營銷洞察報告》已上線
點選登入睿獸分析檢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