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路口大爺聊宏觀
中國現代商人的天花板是誰,恐怕誰都得服96歲的李嘉誠。
一個最懂政治和時局的商人,中國的現金之王。
李嘉誠這次被捲入的是兩大國的地緣博弈中。有的企業會選擇讓自己夾在大國中間當籌碼,有的企業會發現身不由己進退兩難,但這次李超人運用高超財技解決難題,不到三個月就達成交易,高位套現離場,讓人無話可說。
長和集團在週三公告,用228億美元賣掉了23個國家和地區的43個港口控股權,其中包括了巴拿馬運河兩個港口,買家是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就是那個全球最大資管公司、勇闖大A後痛罵是狗屎市場、上海兩棟寫字樓斷供棄樓的貝萊德。
賣資產的過程依舊有非常典型的李嘉誠特質:
一、異常敏銳的政治嗅覺和風險規避意識
巴拿馬運河是美國修建後移交到巴拿馬手中的,長和控制了兩端的克里斯托瓦爾港和巴爾博亞港,處理巴拿馬運河超過40%的集裝箱吞吐量,巴爾博亞港的戰略價值也極高,和巴拿馬運河鐵路聯通,直接控制亞洲到美東的航道。
風向一變,李嘉誠也隨之快速調整策略。
有直接參與這筆交易的人士說,原本李嘉誠是想提起法律訴訟的,但貝萊德實在是給太多了,拒絕不了,“李嘉誠不喜歡事情拖而不決”。也許他更不喜歡的是把自己置於地緣摩擦的風口浪尖。
這次高位賣掉的資產總共佔了和記港口集團80%的全球權益,有一些還是對美有重要戰略價值的港口,但方案又巧妙地保留了和記港口集團信託的股權,也就是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港口資產不在此次出售行列。
底線在哪,他很清楚,用商業手段解決政治難題,這是智慧。
二、務實的在商言商,商業利益最大化
24年整個巴拿馬運河總收入是49.86億美元,港口是一塊產生現金流的肥肉,李嘉誠經營多年早已實現盈利。
但是,關稅戰頻發,世界經濟向下的風險大,各地的戰爭機器也已經在開動上油,甚至德國都開始重振旗鼓,對於航運業而言,貿易波動和地緣風險巨大。
還不如直接拿了貝萊德228億美元,經過少數股東權益調整後,長和可以手握190億美元,還換來股價暴漲。
高位套現離場,不賺最後一塊銅板,整個資本運作的核心邏輯始終都是“低買高賣“。
三、在複雜環境下高效決策的能力
兩個月內完成談判和交易,找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貝萊德牽頭國際大財團,分散掉單一買家的交易風險,也能借助貝萊德的資源網路快速推進。
要論賣資產的果決和高明,國內似乎還沒有一個比得上李嘉誠的。
在這樣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下,他的全球化投資版圖也很靈活地跟隨調整,西退東守,政治敏感度始終保持高位,手裡的現金也越來越多。
在全球政治經濟科技新格局逐漸顯現之時,李嘉誠家族手握巨資可以持續買入戰略資產。
你笑他唯利是圖精緻利己,他笑你沒看過什麼是基業長青。
無獎競答,你覺得李超人下一次準備逃頂的,又會是什麼資產?

2024已經結束,2025充滿不確定。智谷盡全力幫助你找到有確定性的方向、趨勢、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週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3分鐘,穿透資訊噪聲,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新春訂閱,贈送未來一年12場閉門直播。
新春優惠價199元/年,未來隨人數增加逐步恢復至499元/年。掃碼加入,圈內等你,每週三更新。
限時開放2周,趕緊加入
▼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