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輝:股權投資已經走到了金融發展的歷史中央

股權投資離不開“耐心資本”,跨越週期更離不開“耐心資本”,現在市場上最缺的,也是“耐心資本”。耐心資本在哪裡?耐心資本又如何破局?
在日前FOFWEEKLY舉辦的「2024母基金年度論壇暨第五屆鷺江創投論壇」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陳文輝發表“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的主旨演講。
陳文輝指出,股權投資基金是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制度性保證。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是一個產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和必然要求,對股權投資基金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為主題演講環節陳文輝的發言實錄,經FOFWEEKLY精編整理,有刪減:
近年來,股權投資基金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今年新質生產力成為熱門話題,在此背景下,股權投資基金起到愈發重要的作用。
股權投資基金:金融發展史的新核心
新興產業如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這些領域不僅在政府報告中頻繁出現,更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而這實際上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多年來政策支援和戰略佈局的積極成果。在當前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被廣泛認為是催生新產業、新模式和新動能的關鍵因素,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普遍共識。
透過觀察美國100年來市值前10大公司的變遷,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隨著時代的演進,引領市場的產業也在不斷變化。從1967年的資源型產業,如鋼鐵、橡膠、石油,到2017年科技行業的崛起,這一變化凸顯了科技在現代經濟中的主導地位。特別是在2017年,科技企業不僅佔據了市值排行榜的顯著位置,而且在全球範圍內引領著創新和發展的趨勢。
科技是新質生產力最重要的代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這一點從最近幾個月的政策動向中可見一斑。從2017年10月底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到今年6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募投管退等議題的專題研究,股權投資基金作為支援科技創新產業化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股權投資基金是在整個新質生產力在科技創新產業化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儘管股權投資基金行業目前面臨諸多挑戰,但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和支援為行業的發展注入了信心。這種關注不僅體現了政府對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尊重,也展現了政府在關鍵時刻發揮積極作用的決心,這體現了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門提到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有為政府,這是一個有為政府發揮作用的重要時期。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不管是黨中央國務院對股權投資行業的高度重視,還是因行業有困難加以解決的高度重視來說,股權投資行業下一步的前途還是非常光明的。
深入研究全球金融發展史,我們能夠發現一個引人入勝的規律:在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資金融通活動有著不同的要求,且不同金融工具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農業文明時代,金融活動與財政緊密相連,其主要功能是支援統治階級的需求,無論是發動戰爭還是滿足奢侈消費。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比如在大航海時代金融更多服務於財政,到了蒸汽革命工業化以後,主要服務於市場主體等。隨著鐵路、鋼鐵等大規模經濟活動的興起,對資金的大量需求催生了股份公司這一資金融通的新形式,資金的籌集又需要流動性,二級市場和股票交易所等金融形式應運而生。
當前,隨著我們步入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新時代,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股權投資基金,儘管規模相對較小,卻已經確立了其在金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核心地位。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美國,尤其是矽谷,不難發現,那些市值位居前十的科創企業,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依靠風險投資成長起來的。矽谷的成功故事,清晰地展示了股權投資基金在培育創新企業和推動科技進步中的關鍵作用。
所以我認為:股權投資基金在金融發展史上的地位無疑已經走到中央。
新質生產力與長錢
股權投資基金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過去二三十年,股權投資基金在中國科技企業的成長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從網際網路到生物醫藥,再到新能源車、電池和光伏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不僅為這些領域注入了活力,更為它們提供了成長的動力。
在創業者創業的過程中,股權投資基金的核心優勢在於它提供的不僅僅是資金,更是一種全面的制度性保障。這種保障涵蓋了從創業想法的孵化到企業成長的全過程,為創業者解決了後顧之憂。
在新質生產力的浪潮中,創新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追趕模仿式的創新,另一種是原創式顛覆性的創新。這兩種創新需要的市場載體、創新主體背後對應的金融服務是完全不同的。模仿式創新,通常需要鉅額資金支援,傳統金融就可以解決,此時大型國有企業在裡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是原創式顛覆性的創新,可能就不一樣了,原創顛覆性創新具有更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這類創新往往面臨“九死一生”甚至“99死1生”的挑戰,如任正非所描述的華為進入技術“無人區”,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作用尤為關鍵,而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難以滿足其需求。
相較於傳統的金融機構,股權投資基金和民營科創企業可能更加匹配。科技創新初創企業具有研發週期長、無形資產無法抵押、資訊不對稱、高失敗率等特點,使其難以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支援。傳統的銀行貸款模式難以承擔這樣的風險,但股權投資基金等金融服務模式能夠承擔這樣的責任。儘管成功率不高,但成功的企業能夠獲得豐厚的回報。傳統金融機構很難達到對一個產業的理解程度,而股權投資基金在這方面更具優勢。
此外,股權投資基金具有全方位的賦能,包括強大的利益繫結和激勵措施,以及投資組合的分散風險。股權投資基金,一次投資可能涉及數十家企業,儘管其中可能有50%、60%、70%甚至90%的企業失敗,但仍有10%或更少的企業能夠獲得非常豐厚的收益。最終,這種投資組合能夠有效分散風險。
因此,可以說股權投資基金更適合與科技創新企業匹配,這是其非常重要的優勢。
股權投資基金對於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起著制度性保證作用。同時,金融市場結構也需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做出改變,目前我國金融結構仍以間接融資為主,長期股權資金稀缺,因此需要決策層等多方面努力來推動長期耐心資本出現。
股權投資基金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對現代化結構體系建設意義重大,如去年國務院常務會提到的“股貸債保”聯動服務體系中,就強調了股權投資的重要性。
總結
股權投資基金作為一種舶來品和改革開放的產物,對我國經濟產生了重要積極效果。它帶來了新的金融模式和充裕的海外資金,推動了早期產業的發展,引入了國際化的管理經驗和專業的產業技術能力。此外,股權投資基金也促進了國內創業者的“走出去”,在海外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購併方面,股權投資基金髮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股權投資基金與“走出去”企業相結合,降低了制裁風險,對中國經濟高水平對外開放起到了積極作用。
下一步,我想股權投資基金對推動中國經濟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因為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是黨中央的一項既定方針。我相信股權投資基金在這一程序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