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條“大疆強制員工9點下班”的新聞衝上熱搜。
據媒體報道,早在2月27日大疆便開始實施“強制不讓加班超過晚上9點”的政策,即一到晚上9點,主管和HR(人事)會分三輪趕人下班,禁止員工加班。
2025年初,美的釋出“六禁令”,嚴禁一切形式主義的工作。3月10日,美的再被曝強制18點20下班,衝上熱搜。2月5日,名創優品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葉國富在公司內部發布了新春開工寄語,向員工提出六大要求:嚴禁一切形式主義;簡化溝通形式;堅持會議“333”原則;精簡決策環節;提升審批效率;堅持數字化提效。
企業的“反內卷”
企業的一系列舉措讓職場人歡欣鼓舞。在當下的職場生態中,大廠紛紛加入反職場內卷的行列。他們的行動更驗證了一個深刻道理:單純的時間投入不等同於價值產出。高質量的成果往往源於高效的工作方法,而非一味延長工作時長。
我們看到的“反內卷”,是企業在進行著一種新的管理反思與實踐。
企業反對職場內卷有著多維度的考量。企業不再將員工無盡的加班和消耗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而是更加註重員工的身心健康與工作生活平衡。這種轉變不僅體現了企業對員工權益的尊重,更是一種長遠的戰略考量。當員工能夠在合理的工作時長內高效工作,他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和創造力投入到崗位中,為企業帶來更持續穩定的發展。

科層制的效率悖論
企業的反內卷實踐,實質上是傳統管理正規化與新時代商業生態碰撞產生的應激反應。
百年未變的“科層制”架構,如同企業DNA中的隱性編碼。即使是當下許多網際網路企業都進行了扁平化轉型,組織結構更為平臺化、扁平化,但無論多麼扁平化的設計,組織仍然不能跳出科層制的原型印記。
但如今,這套系統在應對VUCA(易變、不確定、複雜、模糊)環境時,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功能性失調。
如果企業的經營環境是可規劃的、確定的、可控的,那科層制的管理模式完全是可行的,甚至是完美的:當確定了一個目標後,組織就能對業務進行清晰的規劃,建立嚴密的分工、流程與規則進行活動,從而提升效率。
但當企業處於不可控的、不確定的環境,那科層制的控制型管理模型則會面臨極大挑戰:缺少了一個明確、清晰的目標,或者目標較為模糊,甚至時常需要調整改變,科層制的整套系統設計出來,卻無法按固定的目標穩定執行,因而效率優勢難以施展。
“科層制”的設計哲學源於馬克斯·韋伯的"工具理性":透過分解目標、固化流程、明確權責,將組織轉化為精密運轉的機器。這套系統在穩定環境中堪稱完美——當汽車製造商能預測未來五年的市場需求時,生產線的每個螺絲都有其確定的價值。但現實正在顛覆這種確定性假設。
這種矛盾在三個層面集中爆發:
1.目標失焦:62%的中層管理者在調研中表示,戰略調整頻率已超過崗位說明書更新速度
2. 資訊遲滯:某製造業巨頭的內部審計顯示,車間資料平均需要17天才能觸達決策層
3. 能力斷層:82%的企業存在"關鍵崗位依賴症",核心員工離職導致業務線癱瘓
傳統解決方案如同在舊引擎上疊加渦輪增壓——扁平化改革壓縮了管理層級,OKR試圖增強目標彈性,但始終未能突破"人腦決策"的物理極限。直到AI技術開始滲透組織系統的毛細血管。

藉助“數字化”
工具提升組織能力
反內卷的本質是技術驅動下的組織再造。當企業用數字化工具替代重複勞動、用AI演算法最佳化決策路徑,傳統加班文化也許就失去了生存土壤。
而數字化應是從業務需求出發,用技術手段最佳化流程、提升效率,為企業創造價值。
數字化早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而是已經深刻嵌入了企業運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儘管如此,不少企業仍然對“數字化”存在諸多誤解。數字化的重點不在工具,而在於如何用工具改變現狀。
流程變革是核心:企業必須重新展望現有業務邏輯,用數字化手段重構流程,做到資料和系統的自動化。
科技驅動是手段:實施數字化時,科技會透過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提升功能。
資料運營是關鍵:資料已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能出色地推動資料化的系統專業化。
在技術要素的協同作用下,組織能力建設呈現出全新正規化。當流程自動化釋放了重複勞動的生產力,當資料中臺構建起即時決策的神經中樞,企業便獲得了將個人智慧轉化為組織智慧的容器。這種轉化不僅體現在知識資產的數字化沉澱,更要求重構"人機協同"的工作介面——技術系統負責標準化流程與資料閉環,人類員工專注創意決策與價值創造。
能力模組化,將頂尖人才的經驗沉澱為可複用的知識包。決策分散式,透過數字中臺賦能一線團隊自主決策。進化持續性,建立學習型組織架構,使能力迭代速度超越環境變化

“反內卷”是一場社會實驗
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這場效率革命正在重構中國職場的底層邏輯:它不再糾結於“是否應該加班”,而是追問“如何用技術和管理創新創造更高價值”。
未來的高效組織,將是生物與數字的共生體——AI系統處理確定性事務,人類專注不確定性創新;機器保障執行效率,人類守護價值判斷。在這種新型科層結構中,效率不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充滿張力的動態平衡。
正如《未來簡史》作者赫拉利所言:“21世紀的競爭,是守護人類獨特性的戰爭。”當企業的燈光在夜晚準時熄滅,照亮的或許是一個更人性化、更可持續的商業文明新時代。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檢視更多
在職“MBA/EMBA/DBA”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