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死神的自由攀登者,腦子正常嗎?|班夫2025北京站正式售票!

本文轉自:班夫山地電影節
當莫莉·米切爾的尖叫聲撕裂博爾德峽谷的寂靜,這個被花崗岩裂縫吞噬的瞬間,註定成為當代極限運動史上最具啟示性的墜落。
2020年10月1日,傳統攀登者莫莉從9米高的巖壁墜下,撕碎整整4個保護點,垂直砸在墊板上,2節腰椎應聲斷裂。這場災難撕開了極限運動文化精心粉飾的創口——他們不禁叩問自己,自由攀登者/極限運動員的精神是否正常?
當肉體墜落時,心理防線的崩塌遠比骨骼粉碎更致命。莫莉開始不斷地叩問自己,“我為了攀巖連命都不要,這值得嗎?”“我親手放的保護裝置,真的可靠嗎?”這兩個問題,如同沉重的枷鎖,將她拖往自我懷疑的深淵。
“Crank It”作為40英尺運動攀路線,以花崗岩特有的極致難度著稱,技術為5.13d,完攀者寥寥。但若採用傳統攀登方式——刻意避開掛片和預先設定的膨脹螺栓,自己放置凸輪裝置和巖塞的話,這條路線便成為難度與恐懼的“完美混合體”。
2020年秋天的那個下午,莫莉選擇以全裝備傳統攀登方式挑戰這條「死亡路線」時,註定要與巖壁展開一場關於信任與背叛的終極博弈。
圖源 Dropping Molly 劇照
裂縫間的岩石像塗了油般光滑,幾乎沒有任何抓點,她的手指因用力而發白。當她全神貫注地透過crux(攀巖最難點),卡入保護裝置後,卻在發力躍向下一塊巖點時,突然腳下一滑。
接下來的三秒:她的身子如同巨石,垂直落下,沒有後仰、沒有緩衝;一、二、三、四個保護裝置接連崩脫,身體在空中失控翻轉;保護者被繩子迅速拉起,而她後背砰的一聲,重重砸在地面。一聲哀嚎,“No no no, I'm not okay”。
圖源 Two years after her fatal fall, MollyMitchell returns and climbs Crank it(5.13+ R/X)Trad-Lacrux climbingmagazine
兩節腰椎骨折的劇痛讓她幾乎昏厥,但意識清醒的瞬間,更讓她恐懼——那些曾讓她信賴如戰友的裝備,她引以為傲的攀巖技術,竟集體“背叛”了她。
這場墜落事故,摧毀的不僅是職業運動員的軀體,更是維繫攀巖者與巖壁的信任紐帶——巖壁的背叛比死亡更可怕,因為它否定了所有技術訓練的意義。
戴上背部支架的九周恢復期裡,莫莉的噩夢從未停止。即便後來能重新走路,能回到巖館訓練,但當她第一次嘗試最簡單的5.9級路線時,眼淚和冷汗同時失控。
她的手指死死摳著巖點,全身發抖、淚水止不住地流,明明知道保護絕對安全,但內心的恐懼卻如潮水般將她淹沒。“我不信任裝備更不信任自己。”這位曾征服過全球頂尖難度的攀巖女王,在紀錄片鏡頭前狼狽得像個新手。 
圖源 Dropping Molly 劇照
“我是不是瘋了?為什麼還要堅持這項危險的運動?” 她開始質疑自己對攀巖的熱愛,又懷疑自己是否應該放棄。她的困境戳中了無數人的隱痛:我們總以為戰勝了現實的困難就能重獲新生,卻忘了心理的創傷會像幽靈般糾纏。
莫莉的焦慮症和拔毛癖(一種壓力下的強迫行為)在此時復發,像兩面鏡子映照出人類面對創傷時的本能反應——身體可以痊癒,但對失控的恐懼卻會紮根。 
即使恐懼,但總有一股力量在湧動。她開始執行一套“恐懼脫敏計劃”——關鍵在於擴充套件舒適區——重返恐懼的情境而非恐慌狀態,在自我突破與適度後退間尋找平衡。她從安全高度反覆練習墜落開始,讓身體記住“失控也可以安全著陸”,逐步增加衝墜高,慢慢消解未知恐懼。
在恢復的過程中,莫莉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裝備和技術。她與Wright(《Dropping Molly》紀錄片製作人)合作,在當年脫出的保護點位置反覆測試,找出所有潛在漏洞。最後發現雙繩系統可以將衝擊力降低 40%,並在關鍵位置測試出更可靠的保護方案。
用微小成功覆蓋創傷記憶以積累點滴信心,當然認清舒適區邊界也同樣重要,與其強行突破,不如耐心擴充套件——激進冒進往往適得其反。
圖源 Instagram使用者@molly.mitchell
莫莉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康復過程,她的手指滲血,身體因疲憊而顫抖;她記錄下每一次失敗的經歷,以及自己是如何從失敗中站起來的。
9米墜落最終演變成一場社會實驗:當一個人敢在社交媒體上展示傷疤,TA就為所有躲在完美面具後的人打開了逃生通道。
有粉絲評論道:“謝謝分享你的故事,莫莉!三週前我也在攀巖時摔斷了脊椎,剛做完手術。聽到其他攀登者重返巖壁的故事,就像在隧道盡頭看到了光。”
圖源 Instagram使用者@molly.mitchell
當代傳播學的“瑕疵革命”浪潮中,莫莉的社交媒體賬號化身數字時代的創傷博物館。
每張記錄復健挫折的照片、每條抵抗焦慮發作的推文,都在解構傳統英雄敘事的虛偽性——我們總在征服,但真正的突破時刻,往往發生在承認“我害怕”的瞬間。
這種將失敗轉化為公共療愈資源的勇氣,使她的墜落獲得了比攀登本身更深遠的意義。
2年後,莫莉開車前往“Crank It”,手心不由自主地冒汗。但這次,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
她採用了雙繩系統,將衝擊力分散到兩根繩索上,同時在關鍵位置放置了經過特殊測試的 “黑色 Totem Cam”。攀登的每個技術細節都成為心理戰場的具象化呈現。
圖源 Dropping Molly 劇照
關鍵是!莫莉在右側夾角放置最難放的裝置時,因過度抓握,險些在保護點上方墜落——當年墜地前的感受湧回腦海,不斷侵蝕她。也就是這時,她的保護者Garth喊:“累了也能幹,繼續!”
所以她迅速爬完最後一部分,不得不搖晃著放好保護點。最後以“雞翅姿勢”(術語:巖者在巖壁上,手臂不自然地向外張開、彎曲,類似雞翅膀的形狀,以保持平衡或者夠到某個位置)扣入頂鏈的瞬間,兩年間積攢的恐懼與勇氣在巖壁上完成終極對沖。
這場「心理韌性的實體化展演」的攀登,不僅重新整理了路線歷史,更驗證了現代創傷心理學的核心命題——真正的修復,始於對失控的優雅掌控。
紀錄片中,她在首次重返巖壁時痛哭的鏡頭,比任何巔峰時刻都更具穿透力——這是對“強者必須無懈可擊”畸形價值觀的徹底反叛。
當她得知患上了雙相情感障礙時,父親卻對她說:“你的肌肉構造本就異於常人,管什麼正常呢。” 這句話,彷彿是對莫莉生命的一種詮釋。她的執著和熱愛,在巖壁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命意義。
圖源 Dropping Molly 劇照
當她攀上頂峰,夕陽的餘暉灑在身上,彷彿披上了一層金色的戰甲。雖然仍會痛哭、仍懷疑裝備、仍被恐懼支配,事故中保護器脫出巖壁的觸感依然清晰。
但她說:“不必苛求步步完美,允許自己小步前進,坦然接受狀態偶爾的回落,包括那些暫時失控的時刻……現在的我也許和從前不同,但相信,最終我們能超越曾經認為的極限。”
END
· 生命如巖,堅韌如瑰 ·
當夕陽將“Crank It”路線的花崗岩壁染成橙色,莫莉 · 米切爾的故事早已超越運動紀錄片範疇。這位用脊柱裂痕丈量人類心理韌性的攀巖者,正在懸崖峭壁與社交媒體的雙重場域中,為所有被困在完美主義牢籠中的現代人,鑿刻出一條通往真實自我的救贖之路。
當我們凝視裂縫時,裂縫也在凝視著我們,但真正的勇士,會選擇在墜落中完成最後的叩問。那條曾吞噬她的裂縫,如今已成為照亮整個極限運動產業的燈塔——在恐懼與勇氣的永恆博弈中,勝利,永遠屬於敢於展示傷疤的覺醒者。
參考資料:
[1]https://www.climbing.com/news/molly-mitchell-crank-it-redemption/
[2]https://zhuanlan.zhihu.com/p/68599961
本文轉自:班夫山地電影節
· 班夫山地電影節宣傳片 ·
北京深影國際影城(學院南路店)
位於海淀區學院南路50號哇沃生活廣場3層
距地鐵13號線大鐘寺站B口1.2KM
*左右滑動檢視本輯電影詳細資訊
*左右滑動檢視本輯電影詳細資訊
中國首映
*左右滑動檢視本場電影詳細資訊
*本輯詳細片單,敬請期待
*左右滑動檢視本輯電影詳細資訊
*鳴謝贊助商加拿大BC省旅遊局
*左右滑動檢視本輯電影詳細資訊
*左右滑動檢視本輯電影詳細資訊
*本輯詳細片單,敬請期待
*左右滑動檢視本輯電影詳細資訊
*左右滑動檢視本輯電影詳細資訊
影片順序以實際播放為準
闊別一年,再次相見!這次3天的集中放映裡,我們衷心希望每一位觀眾朋友都能選到適合的影片。
除了時間、主題等,以下觀影指南供你選擇:
滑雪愛好者
4個專輯中都有關於滑雪運動的影片,分別是第一輯《一路向東》、第二輯《從白雪到黑土》、第三輯《雪域雙鄉》和《歡迎來到礦坑》、第四輯《輕鬆雙腿》《一生之旅》,《她的探險》影展也有噢。
攀登愛好者
如果你嚮往之地位於高山之巔或巖壁之上,那麼第一輯《伊恩》和《墜落莫莉》、第二輯《109度之下》、第三輯《盤石傳奇之希裡尚卡峰》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歐洲戶外影展》、《她的探險》影展中也有攀登類影片放映。
山地車愛好者
關於山地車的影片在4個特輯中都有呈現,分別是第一輯的《隨時出發 – 加利福尼亞》、第二輯《我的遊“雪”場》、第三輯《艾略特·傑克遜 —扔掉麥克》、第四輯《多洛米蒂山脈》。
皮划艇
第一輯、第三輯中有關於皮划艇的影片可供選擇。
環保/戶外人文愛好者
第一輯、第二輯、第四輯中都有相關影片,更推薦噢。
親子家庭
第二、三、四特輯中都有以家庭為單位的戶外影片,期待各位資深班夫迷帶領小班夫迷在本屆電影展有別樣收穫。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
進入“報名工具微信小程式”購票
單場票價
中國戶外電影世界巡展影片展 99元/張/場
其他場次129元/張/場
單日套票
19日套票(三場)369元/套
20日套票(四場)459元/套 
26日套票(三場)369元/套
三日大通票(三日十場)1129元/套
兒童票
不足1.3米,不佔座位,免票。
如佔座位,兒童與成人同票。
團購及包場
20張及以上單場票,享受9折優惠
50張及以上單場票,享受8.5折優惠
*如有團購需求,聯絡小班客服,
15210038715(同微信)、18640086413 進行諮詢
(客服工作時間:早9:00-晚21:00)
1.入場時間:
建議提前30分鐘到達影院,以免錯過精彩!
2.排片說明:
本次共有10場不重複的電影,不重複播放。
3.關於退票:
因本活動為一次性影展活動,門票售出,不退不換,請您理解。但以往班夫展映現場/班粉群裡,會有很多沒有買到票的觀眾等著轉讓,可以一試。
1.在觀影過程中,請將手機等通訊裝置調至靜音或關閉狀態,以免影響他人觀影體驗。
2.開始放映後,禁止任何形式的攝像、拍照、錄音行為,讓我們共同保護這些優秀戶外電影的版權。
3.展映時,請用你的掌聲表達你的熱愛;每場放映後,我們會在粉絲群發放本場電影的授權圖片和片花連結,請盡情髮圈,表達你對影片、故事和片中人物的喜愛。
4.為記錄本次線下觀影活動的精彩瞬間,我們將在現場進行攝影/攝像,用於活動回顧、宣傳推廣及社交媒體等非商業用途。如您介意出鏡,請於觀影前現場告知班夫工作人員
合作伙伴持續增加中
歡迎成為我們的夥伴吧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