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媽媽幫不上你了” 2025-05-13 12:03 社會學了沒 我有個朋友,她家有兩個正處於學齡期的孩子,但是她身上絲毫沒有被孩子成績綁架的焦慮。 她笑著告訴我,她家兩個孩子都被她“整”怕了,學習上的事情不敢再來麻煩母上大人。 有一次,大兒子剛上二年級,老師讓他們觀察一些自然現象,然後寫一下觀察的結果,和理由。 那會兒正好是下雪天,天氣寒冷,說話呵出厚厚的白氣。 孩子就問她,為什麼冬天說話,會冒出很多白氣呢? 她在那胡說一通,因為天氣冷,呵出來的氣可以暖手,這是大自然為了人類著想的結果,是進化的結果,那些不能呵出白氣的人,在古代,手都給凍壞了,所以他們不能生存,也沒有後代。 兒子聽了頻頻點頭。 後來到課堂上,他就這麼解釋給老師聽。 老師聽了哈哈大笑,倒是沒有批評他,只說,這其實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物理現象,因為熱氣遇到冷氣的結果。在以後你們學物理的時候會知道。 他兒子回來氣鼓鼓地問她,你跟我說呵氣的那些話都是錯的。 她立馬裝糊塗,為什麼是錯的啊,我覺得很有道理啊。你說說怎麼回事。 他就說,這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現象,因為呵出來的熱氣被外面的冷氣凍住了。 她立馬說,兒子,我感覺這個道理很高深啊,你居然一下子就搞懂了,而且你這麼一說,讓我印象深刻啊,我一下就記住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做了不少。她兒子逐漸明白,學習上的事情靠她媽是不行的,只能指望自己,所以作業也不相信他媽能檢查好,就自己仔仔細細地檢查,遇到問題,就自己想辦法,動腦筋。 就這麼不經意地,舉重若輕地把孩子的事情全都推給了他自己。無意間收穫了兩個學霸。 她又補充說,如果他們需要支援,想學什麼,對什麼感興趣,我是會全力支援的。我更願意分享我對於生活的態度,而不是教他們如何做數學,背英語。 我聽了很是感慨,見過很多很用力的家長,這種一點不願意用力的家長實在稀有。我開玩笑說,比起那些戰鬥在第一前線的拼死拼活的老母親,你這實在太拉仇恨了。 她說,她母親沒有讀過什麼書,但是卻又十分希望女兒能多讀點書。 記憶裡,她母親總是乾淨整潔、溫柔、體貼,與她父親鮮有爭吵,還做的一手好飯。 碰到她學習上的問題,總是跟她說,學習你得靠你自己了,媽媽幫不上你了,但是媽媽相信你都學的會。而且媽媽會給你做很多好吃的,讓你吃的飽飽的,做題有力氣。 所以她記憶裡,總有屬於媽媽的獨特的飯香味。還有跟著飯香一起長起來的,越來越多的對自己的信心。 她說,我讀大學好像沒有那麼多愁苦的備考歲月,即使那些挑燈夜戰的晚上,我也不覺得那是吃苦。而是在做自己的事情。而且我也一直相信我有能力做得到。 很多人羨慕我是天資聰穎,其實我就是遇見學習上的問題,習慣了自己想辦法,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我母親對我做錯題、考低分從來不大驚小怪,我也就學會如何面對學習上的起落,慢慢地不僅思維打開了,心態也比較放鬆。 所以我相信孩子需要一個這樣的機會,去面對自己的學習,去想辦法,動腦筋,甚至去犯錯。我覺得這都是他成長的基石。 有幾次,老大問我問題,我看了覺得太簡單了,口氣裡就不自覺有了幾分輕視,他就明顯有點不高興。我很難站在他的位置上鄭重其事地去看待他的數學題,所以我覺得我不是一個好的求助物件,老師和同學可能更合適,也可以去參加更專業的輔導。 其實,有段時間我也有點焦慮,在家長群裡,感覺很多家長都那麼的努力,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的追求上進。總感覺自己不管不顧,有點自責。 有一次去看我父母,跟我母親說起這個事情,她就淡淡地說了一句,孩子永遠都是有辦法的,從你不信任他那個時候開始,他的辦法就越來越少了。 在那個時候,我突然感覺,能風輕雲淡地跟孩子說,學習你要靠自己了,媽媽幫不上你了。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我現在還在學習。 我的一位家長,她為了幫助女兒寫作業,女兒的初二數學她跟著學了一遍,女兒課外的數學課,她去跟著聽。 一旦女兒作業哪裡卡住了,她立馬挺身而出,化身超級數學老師。 結果總是跟女兒有爭執,覺得女兒學的太慢了,領悟能力太差了,態度上也不夠積極。 我問她,你是希望她比一個大學畢業後若干年又學初中數學的老媽,更厲害嗎? 她聽了一笑,是啊,道理知道啊,管不住自己急啊。社會競爭這麼激烈,不優秀不行啊,感覺孩子優秀是我的責任,如果她不優秀,就是我的問題。 我說,你特別著急,就是在給她做催眠,說她特別慢、特別笨。時間久了,她就被催眠了,越來越慢。 你著急,這件事情的擔子就從孩子身上轉到了你身上,你替她急,她就不用急了。 這件事情本來就像是為你做的,所以看著你被學習搞的焦頭爛額的樣子,孩子或許還有點高興呢。 她聽了,有點猶豫,又接著說,我從小是被嚴厲地管教大的,所以我不知道該怎麼放手,我也不敢放手。我內心有個強烈的感覺, 孩子不管,成績就會完蛋,就沒有前程。 曾經被嚴厲管教,往往對母親有一種很複雜的感情,所以對孩子也會有一種複雜的感情。 雖然現在也看了不少教育和心理類的文章和書,那些道理都懂,但是做不到。因為,我內心深處從來不相信孩子可以靠自己學好。 有很多家庭就因為這種不相信,而長期進行著控制與反控制的戰爭,還可能引發更為激烈的親子衝突。 那些衝突了很久,明明知道孩子和自己都在痛苦的父母,為什麼還是會繼續呢? 當我們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很強勢、很智慧、很有主見、很有規劃的時候,我們就會把虛弱、笨拙、沒主見、沒目標投射給孩子。 這句話反過來也成立,我們需要一個虛弱的孩子,讓我們看上去強勢、有智慧、有主見、有規劃。孩子可能成了我們壓榨自戀的物件。 所以我們真的造就了很多虛弱的,不依靠父母就不行的孩子。 我想起一個笑話,什麼人最能安慰班上倒數第二的學生,倒數第一的學生。 什麼人最能安慰父母內心裡那個虛弱的小孩,一個更虛弱的孩子。 所以再回過頭來看看,你的學習你得靠自己了,媽媽幫不上你了,但是媽媽相信你學的會。為什麼會顯得很難得。 因為我幫不上你,你得靠自己了,意味著我願意把強大投射給你,意味著你要成長,你要承擔責任。 因為我相信你學的會,意味著我們之間關係的基礎是信任,一個獲得信任的孩子,更容易獲得高自尊,容易積攢信心和勇氣。 然後,孩子就走向那條你側身為他讓出來的路,並一往無前。雖然你我都不知道他最終走向哪裡,但是,無論到哪裡,都是他走出來的,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孩子按照自己意願過的一生,無論結局如何,最差的情況,都好過被別人控制安排而過的一生。 安利時刻 【2025社沒共讀會】正在籌備中,即將和大家見面。 如果你對【2025社沒共讀會】感興趣,可以加入社沒共讀會交流群,推薦共讀主題和書目,第一時間瞭解共讀會的最新進展,參加共讀會的部分活動。 在群內,四大福利: 1、領取2023年【美好關係】主題書單和12本電子書 2、領取2024年【自在成長】主題書單和12本電子書 3、參與2025年共讀主題和書單建議 4、第一時間瞭解最新進展,參加部分公益共讀活動。 加下方老梁社長的微信,即可進入共讀交流群,成長快人一步。 暗號:2025共讀 作者:劉純婷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編輯:KK 社長和你的在看最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