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起來,還沒睡醒,朋友給我轉發了一篇文章,白夢日記寫的-聊聊壞土豆。
看了以後我聊聊吧,因為感覺他這篇寫的挺不錯的,很多地方打動我,寫的比較接近35%的真實的我。
2017年的時候國家在談人工智慧教育,我開辦了一家科技教育的機構,為中小學提供普及型科技教育服務。
就是在那段時間我密集的接觸風頭,先後大約有50家左右,1年時間從天使輪做到了A輪。
和風投談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就是講故事的能力,講故事其實不僅僅是找風投需要,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
我大學剛畢業就在廣告公司工作,後來又在大廠做市場策略,做PPT的水平那還是相當高的,但是找風投其實根本不需要做PPT,除非是流程上需要。
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樣,深圳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接地氣。
所謂講故事,就是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告訴投資人,你打算做什麼,你想做成一個什麼事情。
10分鐘你能打動他,你基本就成了,10分鐘搞不定,基本就搞不定了。
別想著做PPT,別想著寫文案,人家老闆哪裡有時間看你寫長篇大論,更別想著搞一堆高大上的詞彙,你的語言越生活化,越平實越好,但你的故事要足夠精彩。
2020年我公司破產做自媒體,兩段經歷對我至關重要。
第一就是找風投,10分鐘一段故事打動人,思路連貫同時重點突出。
第二就是我在小學上課,給小學4年級的學生講程式設計,怎麼讓4年級的小朋友掌握二次元方程和函式,而我真的做到了!
也就是說非常複雜的問題,我必須解構到連小學生都能聽懂。
那麼我作為自媒體,我最大的優勢是什麼?為什麼你能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
因為我在企業工作了20多年,可以說幹過各行各業,從通訊到供應鏈,從教育到汽車配件,也見證了太多行業的起伏,看到他們的輝煌和落幕…….
比如風投投資一個公司,首先看股權能不能集中,用他們的大白話說如果創始人不能獨裁,這個公司死定了,我也見過太多民主的公司是怎麼死的,所以我對西式民主有深刻的感受。
比如我也見過太多灰色的東西,所以對貪腐有自己的視野,當時寫醫療腐敗的文章我爆了近1000多萬的閱讀,因為是自己的感受,我寫:
你撈20%,只要你工作做得好,我還給你評優秀員工。
你撈50%,我可能睜隻眼閉隻眼;
你撈300%,那我就要弄你的人了…….
因為超過5個人的團隊就有灰色,這是無法避免的,而我認為發展才是硬道理。
特朗普的草臺班子在社交軟體討論怎麼對胡賽進行軍事打擊,這一幕我真太熟悉了,我見過太多太多這樣的案例了。
這就是我前天寫的文章,我原來怎麼給一個年度300億營業額的公司做預算……..
所以我一直說,特朗普根本沒有大棋局,他就是拍腦袋,我見這樣的老闆見太多了,老闆的跟班呢?就跟著老闆射的箭來畫圈……..
以後美國的4年,也是隨機性特別強的4年。
所以這個世界沒我們想象的那麼神秘,沒那麼多陰謀論,更沒有什麼大棋局。
99.9%的人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人生閱歷較為豐富,這可能是我做自媒體的優勢吧。
至於我的文章情緒化?
媽的,不說別的了,就說我昨天寫的美債的文章,裡面的資料都是不是真實的,邏輯是不是對的?
我從2008年機構持有的美債比例一直查到2025年,用充分的資料說明海外機構持有的美債比例一直在下降,是不是證據確鑿?
這是我在煽動情緒?
2025年特朗普超過6萬億美債到期,是不是他天大的困難,他怎麼處理?
我是不是用最生動的語言做了描述?哪裡寫的不嚴謹?
情緒只是我寫作的風格,但是5年來,我的公號幾乎沒有違規過,為什麼?
因為我所有的資料和資訊都來源官方。
不過我承認我個人是非常情緒化的,這是我工作和創業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一個成熟的老闆,情緒只是他的工具。
一個政治家,應該是寵辱不驚,情緒完全不能左右他的判斷。
嗯,特朗普就是反面案例……..
以上可能是我的優勢,就是豐富的人生閱歷,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那我最大的不足是什麼?
算了,我要出門了,這個問題我下次再寫。
先說兩點:
第一、雷軍說的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說的很對,這是我的一個大問題。
第二、確實比較容易情緒化,寫作激情靠情緒推動,沒有情緒了就懶得動筆了。
2023年前寫的文章確實比現在更有深度,因為一篇文章我可以查一個星期的資料,比如大航海的真相、中國近代科技落後的真正原因…..這些文章確實寫的比現在含金量要高。
2024年開始文筆比原來更成熟了,但態度上確實是越來越懶了。
激情也越來越少了,或許多出幾個李嘉誠我會更積極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