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情不好的中年女人

週一上海開始下雨,我的心情跟著晴轉多雲,再轉陰,逐漸變得糟糕透頂。
照理來說,一箇中年女人,如果沒有離婚,失業,小孩不上學,身體病痛這些問題,她不該心情不好,她應該知足,已經比世界上很多人快樂了。你看外面悲劇那麼多,你看很多人還在為生計奔波,你看你已經很好了,為什麼心情不好?
當然也不是沒有來由。
這周新書上市了,我曾經以為一本小說寫完,理所當然是最放鬆最開心的時候。其實不是,寫完了就開始擔心各種更具體的問題,有人看嗎?有人買嗎?沒人看怎麼辦?沒人買怎麼辦?這時甚至覺得差評好過沒有評論,好歹這個人看了。
這個嘈雜紛亂的世界,還會有人花一整段時間看小說嗎?
寫的時候想著寫完就好了,就像你生小孩,只希望他平安健康。結果真的寫完了,發現自己還是希望它好看,有趣,很多人愛。至少,要有人看吧。
我每天開始擔心,籤售會沒人來怎麼辦?書沒人買怎麼辦?如果這樣,現在寫到一半的小說,要不要繼續寫?
說到新小說,心情就更糟了。這部拖了一年的小說,寫著寫著,像刨地的驢,不知道在瞎費什麼功夫。
經常每天早上起床,努力寫兩千字,寫完了下午再看看,我的天吶,一堆垃圾,面目可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此陷入自我懷疑迴圈,到了晚上,夜深人靜再看看,又覺得,好像也能用?湊合吧,我再努力努力,畢竟這是職業?
這麼多年,只有第一次寫小說的時候,下筆如有神助,像在草原上騎馬,策馬奔騰,瀟灑萬分。那年我23歲,只花一個月時間寫出十萬字小說,還以為自己是天選之子。這事有那麼難嗎?很容易吧。於是我選好了職業,我認為寫作這事易如反掌,我還認為世面上這些人寫得都不如我,所以我得寫。
照理來說,應該越寫越好,畢竟人總是越活越明白的吧?
結果三十歲後寫小說,常常像在泥地裡開拖拉機,好難啊,費了一身功夫,怎麼就跑不起來。我整日在家,蓬頭垢面捨不得刷牙洗臉,每天起床第一時間坐在電腦前,想著運出第一口真氣,那必定是蓬勃可愛的文字。
結果也不是,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明明心裡想著寫出某種感覺,某種氛圍,噼裡啪啦打到文件上,味道全變了。怎麼會,這庸俗不堪的用片語句,他孃的真是我寫的?我怎麼變成了這樣?沒有道理啊。
不開玩笑,三十歲前,活著的作家,我沒看上過幾個。三十歲後,跟朋友交流最近看的書,朋友經常覺得,這人寫這樣你都看啊?
她看不上,我覺得其實還可以看看,我總能在各種書裡找到自己可以學習的地方,此處甚好,那處更妙,我學一學,下次沒準能用。再不濟,這本書給了我很高的自信。
他都可以寫完,我為什麼不行?
一個朋友講,你現在越來越慈眉善目了,以前你多刻薄呀。
我也在想,怎麼回事?以前我那股刻薄勁去哪了呢?以前嘲諷一個人,足足可以寫上三頁紙。現在竟然常覺得,其中必有緣故,世上可恨之人皆是可憐之人。
現在還覺得,自己眼界小了,只盯著雞毛蒜皮的事,想得不夠高階,不夠宏觀,不夠深入。
我跟小陳說,我心情不好。
他說,為什麼心情不好?
這問題真是多餘,我們已經結婚十二年,我起碼跟他說過一千五遍以上,寫不出來的時候我心情不好。但他還是要照例詢問一遍:你為什麼心情不好?
寫不出來。
然後就沒有然後,他在這個問題上從來沒有任何回應。這確實也不是他能幫忙的事。
有時會想到艾文,他常常每天早上六點出去,耗費一整個白天,一隻鳥都沒找到。他才12歲,竟然不生氣,還安慰似地告訴我們:經常有這種狀況,看不到一隻鳥。
我受不了,如果一天沒能寫出點什麼,這一天算是廢了。
他才12歲,還有很多鳥可以看,我40了,還能有多少個故事可以寫?
說到年紀,又是另一件心情極不好的事,年紀大了,熬不了夜,精力有限,什麼都變得有限。
回上海見了很多朋友,我很開心。但是每天的時間用在見朋友上,就沒有寫東西的功夫。聽朋友講完故事,以前可以回家熬夜寫出這個故事,現在不行了,要放好幾天,而且不一定會寫,寫出來又覺得變了味。
怎麼回事,我才40,怎麼就精力不濟了?
我心情不好,脾氣很差,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完全不能心平氣和接受。
在書桌上匆忙劃拉了一碗飯,準備出門見幾個朋友,然後今天晚上,我一定要,一定要寫出來!
我的新書《生女有所歸》已上線
成為母親,曾經是一個必選項,現在成為一個選擇題。
本書採取雙女主模式,兩個性格迥異、關係親密的年輕知識女性,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生活,面對生孩子這件事上,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毛利,作家,電視劇《小夫妻》原著作者,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生女有所歸《全職爸爸》《結婚練習生》(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
矮文手繪鳥類素描文藝帆布包👇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