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極端減肥瘦成排骨,專家示警“自我霸凌”可怕後果

(翻攝 TikTok @elisik4 )
TikTok上掀起的"纖瘦挑戰"(#SkinnyTok)風潮正引發全球健康警報。這項以極端瘦身為目標的挑戰吸引數百萬青少年參與,其內容從分享運動飲食建議,逐漸演變為透過"自我霸凌"式語言逼迫使用者拼命減重,甚至出現"用飢餓感代替自尊"的危險趨勢。  
未標註的同類內容更是不計其數。平臺演算法透過"資訊繭房"效應,將使用者困在極端身體意象內容中。Emily Program飲食障礙照護專家吉利安·蘭伯特(Jillian Lampert)警告:"一旦使用者點開相關影片,演算法會持續推送同類內容,直到首頁被自我貶損的言論和影像淹沒。"  
研究證實,年輕女性僅需瀏覽8分鐘厭食內容,就會出現自尊心下降和飲食失調風險攀升。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影片鼓吹將"捱餓技巧"視為成就,例如用咖啡因抑制食慾、用冰水洗澡加速代謝,甚至將"你不是狗,別用食物犒賞自己"這類侮辱性標語設為手機桌布。  
在瘋傳的影片中,使用者發明出"飢餓痛=身體鼓掌"的扭曲邏輯,用AI生成瘦身後虛擬形象作為"激勵",甚至透過虛構對話貶低自我。一名女性使用者宣稱靠"想象丈夫嘲笑自己大腿粗"減重17磅,其影片獲75萬次觀看,留言區充斥著"用羞恥感當燃料"的同類敘事。  
這種"自我霸凌式減肥"已形成惡性迴圈:使用者花費數小時觀看同類內容,在比較中陷入焦慮,繼而採取更極端節食行為。蘭伯特指出:"當整個社群都在宣揚‘瘦=成功’,青少年會誤將健康訊號視為敵人。"
Your Doctors Online內科醫師阿西姆·奇瑪(Asim Cheema)強調,極端節食正導致代謝紊亂、營養不良、電解質失衡等問題高發。他特別指出,用黑咖啡和冰水抑制食慾的做法可能引發低血鈉症、焦慮症,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認知損傷。  
資料顯示,全美超2800萬人一生中會經歷飲食失調症,該疾病已成為致死率第二高的心理疾病,每年奪走逾萬條生命。儘管TikTok已標註"反對極端減肥"並附上醫療資源連結,但蘭伯特認為,當某種行為在社群中獲得足夠多的"點贊",其危害性遠超平臺警示。  
這場由演算法驅動的"瘦身革命",暴露出數字時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深層危機。在"點贊即正義"的虛擬世界中,真實身體的飢餓訊號被消音,取而代之的是由濾鏡、AI和陌生人點贊構建的"完美身體幻象"。  
"我們正在用演算法餵養一種新型厭食症。"蘭伯特警告,"當平臺用‘個性化推薦’將青少年囚禁在自我否定的迴圈裡,這已不僅是健康問題,更是數字時代的集體精神創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