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有很多朋友跟小編一樣,常常對食品上標註的“Sell By(此日期前銷售)”,或“Best Before(此日期前最佳)”,或“Used By(此日期前使用)等說法感到困惑不已。
不知道到底哪個日期是能食用的,哪個日期是過期的。好在加州出臺了一項新法案,讓食品的日期少點“套路”,能夠簡單明瞭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食物浪費,還能幫助民眾節省開支。趕緊去看看,食品包裝上的日期都發生了啥變化?
現行食品標籤令人困惑
很多日期並非是展示給消費者看的
現在,食品包裝袋上的日期常常令人感到疑惑。
事實上,它們根本不是針對消費者而設計的。有些標籤是用表示產品的最佳新鮮度,而有些標籤如“銷售日期”(Sell by/Best sell by),僅用於通知商店的庫存輪換。

但它們卻對不少消費者造成了誤導,讓大家以為食物不能吃了。
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驗局公共事務(Food Safety and Inspection Service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專家梅雷迪斯·卡羅瑟斯(Meredith Carothers)說:“保質期通常是針對商店的,就是為了讓商店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賣出該產品。”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食品安全專案合作推廣副教授艾琳·迪卡普里奧(Erin DiCaprio)表示:“產品日期標籤(嬰兒配方奶粉除外)與食品安全無關。過了標籤上的日期,產品仍可安全食用。只是味道和質地可能會有所下降,營養成分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流失。”
美國農業部的官方網站上也提到:“如果食品在家庭儲存期間過期,只要處理得當,在變質之前,產品仍然是安全健康的。”

而且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未開封的包裝保質期食品(如罐頭食品、餅乾和曲奇)以及義大利麵和大米等乾貨在技術上可以永遠安全食用。
冰箱裡的東西也是如此。假設產品保持了適當的溫度,包裝正確,外觀和氣味都很好,它們就可以安全食用。美國農業部還表示,消費者應在食用前“評估”產品,並自行判斷產品是否變質。
日期標籤造成誤導
加劇美國民眾食物浪費問題
因為包裝上的日期問題,加劇了美國民眾的食物浪費問題。
根據 FDA 的資料,美國約有30%-40%的食物被扔掉,即每人每月約扔掉20磅食物。

其中,僅加州人每年就要扔掉600萬噸,有機垃圾是美國垃圾填埋場中第二大常見成分,而這裡面大部分都是食物。
這樣算下來,每年有價值1650億美元的食物未被食用。而在食品價格上漲和糧食不安全的背景下,節省每一分錢都很重要。
加州進一步規範食品標籤
逐步取消保質期,2026年生效
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在去年9月就簽署了一項法案,旨在規範食品標籤,並逐步取消保質期。
根據第660號議會法案,從2026年7月開始,食品上只允許使用兩種日期標籤:用來表示最佳品質和新鮮度的“最佳食用日期(BEST if Used By)”;以及用來表示安全性的“安全使用日期(Use By)”。

製造商仍可以為食品銷售商提供有關何時輪換貨架產品的資訊,但“銷售截止日期”一詞將不再允許出現,並且日期不應讓消費者看到,以免造成混淆。
如果產品還顯示質量或安全日期,則允許在預製食品上標註“包裝日期”。新的標籤法不適用於嬰兒配方奶粉、雞蛋、啤酒或其他麥芽飲料。

不僅如此,加州以外地區的食品製造商若想在加州銷售產品也必須遵守標籤法。
加州雜貨商協會負責政府關係的副總裁丹尼爾·康威(Daniel Conway)表示,這些變化要到2026年7月才會生效,以便讓雜貨店和食品製造商有充足的時間評估哪些標籤需要更改、開發新的庫存系統、並根據需要對員工進行再培訓。

一年來,食品召回事件頻頻登上頭條新聞。比如麥當勞、Boar's Head、Costco、Trader Joe's都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因此大家對於食物的態度都變得更加謹慎了。但其實,大多數食源性疾病都是由於食物被汙染而不是自身腐敗引起的。
換句話說,人們不會因為食用變質食品,而感染李斯特菌(Listeria)或大腸桿菌,而是因為吃下了被這些細菌汙染的食品才感染的。
點選名片關注
舊金山矽谷第一生活資訊平臺
這是天天匯陪伴您的第4600+天
15萬灣區華人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