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外賣日單500萬背後,三個一線餐飲人的“使用意見”

捕捉新使用者,去做更長期的事。
|《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豔豔
編輯|張曉迪
圖片來源|受訪者
“清明節”前後,王彥龍明顯感覺到,來自京東外賣平臺的單量“爆發”了。
“訂單增長非常迅速。尤其是3月20日以來,我們門店整體日訂單中位數能達到3500~4000單,遇到峰值時,這個數字還能翻番,接近7000單。”王彥龍說。
王彥龍是餐飲品牌“美事堡”運營負責人。這家總部位於河南鄭州的餐飲連鎖公司成立於2018年,主要為鄭州本地大學城和高校供應漢堡、炸雞等食品。今年3月初,“美事堡”入駐京東外賣。
對於單量增長,來自廣州的“阿杏飯糰”運營總監吳嘉泳也有同感。他記得,4月11日京東上線餐飲外賣“百億補貼”後,品牌多了曝光渠道,單店日增50單成為常態,“有些門店日增單量接近200單
來自成都的黑眼熊·中國壽司,線上運營負責人沈枳廷發現,最近兩個月,公司各項資料明顯增長。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京東外賣。現在品牌訂單純增量在10%~15%浮動。
4月15日,京東公佈了一組最新資料:京東品質外賣訂單量超過500萬單。京東方面表示,因為都是來自品質堂食餐廳的外賣,GMV(商品交易總額)比“幽靈外賣”1000萬單還大。
這樣的資料表現,回擊了市場質疑——過去半年,圍繞京東外賣“小打小鬧”的看衰聲音時常見諸報端;而自京東在今年3月1日將外賣業務正式上線後,僅限品質堂食餐廳入駐、真金白銀補貼消費者、騎手和商家的一系列舉措,也推動了競爭生態的規範、有序。京東推出“0佣金”招募品質商家政策,還全額給全職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不用騎手出一分錢。
京東高舉高打,迅速攪動了本已格局穩固的外賣市場,並引發對手側目。市場各方正在重新認識並接受這股突襲力量的存在。外賣玩家中,京東外賣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力量。正如近期蔚來創始人李斌問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那句話:“京東外賣是認真的嗎?”劉強東回應:“當然了。
新使用者,新增量
有那麼一刻,沈枳廷感覺自己好像回到10年前——“八九塊錢點外賣”的現象竟然重現了,而且是堂食門店出品有品質保障的外賣。
那是一些單筆價格在17元~19元之間的訂單,因為疊加了京東平臺各類優惠券和外賣補貼,最後使用者在“黑眼熊壽司”門店下單時,只需不到10元。但這並不意味著商家來抵消成本,相反,“我們也能拿到不錯的收入,比其他平臺要多好幾倍,沈枳廷說,“這都是京東0佣金,而且沒有五花八門流量費用帶來的結果。”
一則去年劉強東內部會議影片近期廣為流傳,劉強東提到,“我給京東外賣定一條規矩,京東外賣賺的淨利潤永遠不允許超過5%。超過5%,我要處分人的。我們一定要在行業裡面,按照三毛五的理論,來約束自己的賺錢能力、賺錢慾望。”
從商家的反饋來看,京東外賣確實做到了這點,將利潤真正給到了商家。
沈枳廷感慨於京東外賣的優惠政策,不僅對商家“免佣金”,還為他們帶來了很多新使用者。京東喊出“只招募品質堂食餐廳”後,打動了那些過去不敢點外賣的使用者。“最近兩個月,我們的訂單中有25%~35%是‘非外賣’新客。成都和北京部分門店,來自寫字樓和高校群體的使用者增長很多。”
高校學生是對價格高度敏感、客源相對穩定、封閉的使用者群體。對此,常年運營高校商圈的王彥龍深有體感。
“我們做高校連鎖,起初是做私域流量,沒有太多顧客增量,而京東的補貼比較穩定,所以我們就透過一系列推廣宣傳,去引導顧客下單,相當於給京東外賣拉新了。”王彥龍說,他們一邊做私域流量,一邊也成就了京東訂單,而在京東下單商家所獲利潤遠高於其他平臺,相當於雙贏。“其他商家看到我們的業績,也要去上京東外賣。”
王彥龍還發現,“美事堡”在京東外賣平臺的單量快速抬升後,在其他平臺上的單量銳減,但顧客上了京東外賣後,復購率很高。4月中旬,王彥龍估算,相比入駐京東外賣平臺前,公司營業額增長近50%。“清明節前那個週末,單店一天能到750單,僅是十幾家直營店的總單就達到5900單。”
這些增長的單量中,有二分之一來自復購。“原來不是我們私域流量的人也加入進來了,京東外賣在這個商圈裡有了自然流量。”王彥龍說,以往學生點外賣就是“美餓”,現在京東外賣活動力度很大,不僅對我們商家做了補貼,對顧客也有補貼,再與平臺優惠券疊加,顧客因此享受到了更大優惠。
“京東外賣給我們的優惠都是透明的。商家不需要計算紅包、抽傭、配送到底多少錢,我想做多少活動,就能做多少利潤。這樣商家也願意自己加補貼,留住使用者。”王彥龍說。
“京東外賣確實為我們帶來了新增量。”吳嘉泳說。他透露,過去1個月,品牌營收增長30%。4月上旬,他明顯感覺到,他們品牌在另一家外賣平臺上的資料有8%左右的下滑。
京東外賣使用者“暴增”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插曲。4月16日,據多位使用者反饋,京東外賣頁面無法檢視商品資訊。隨後,“京東外賣崩了”等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京東解釋:“今天中午因百億補貼活動過於火爆,京東外賣的流量達到了平時的4倍,系統出現了不到20分鐘的短暫異常。”

“史上最嚴標準”
多位受訪商家運營負責人表示,接觸京東外賣前,他們從未見過如此嚴格,甚至嚴苛的入駐標準。小紅書等社媒上,也有很多商家在發帖,“吐槽”京東外賣的稽核標準“純外賣店想混上去好難”。

王彥龍對比過目前國內幾大外賣平臺的入駐標準,“京東外賣是最嚴的。”在他印象中,入駐稽核最基本的就是人證合一,開店整套手續,你都要有。“即便你是校園商家,也要做影片驗證,你的店在哪裡,從學校門口一路到餐廳、到店裡,都要拍影片,上傳給京東外賣後臺稽核。”
談及“入駐標準的嚴格”,除了提供完整的門店實拍影片,沈枳廷還提到,上線京東外賣前,商家需要提供大眾點評、抖音等平臺的評分或核心點評分數,來佐證餐飲商家的堂食真實性和品質保障。“對於整個使用者體驗和保障品質供給來說,這都是一個很好的把控辦法。”
據吳嘉泳回憶,“阿杏飯糰”經過重重稽核透過入駐後,“京東外賣依然要求我們定期上傳門店照片
據瞭解,京東外賣為了堅守“品質外賣”,首創了外賣行業最為嚴格的堂食商家入駐管理系統流程,從入駐申請到資質複核,持續與幽靈外賣鬥智鬥勇。商家大多也能理解京東外賣的用意——主要是為了保護顧客,同時也能規避掉無良商家的惡意參與,改善競爭環境。
“我們支援嚴格監管,有品質的商家我們不怕嚴。”王彥龍說。
從做外賣第一天起,“幽靈外賣”就是京東外賣堅決拒絕的。比如,招募物件只限“品質堂食餐廳”。
在外賣市場上,由於部分商家使用虛假地址,開設沒有實體門店的外賣店,且這類外賣店普遍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因此這類外賣店被稱為“幽靈外賣”。對此,京東外賣曾對外宣佈,要求入駐的餐飲門店必須為可以堂食的商家,且對商家在第三平臺評分提出了要求。
宣佈最新訂單量時,京東方面曾表示,因為都是品質堂食餐廳的外賣,GMV比“幽靈外賣”1000萬單還大。從京東方面的對外表態來看,相比訂單量的快速增長,他們更側重於訂單的質量。京東高管近期在接受採訪時,也側重強調行業痛點,例如食品安全隱患、商家傭金問題、騎手社會保障。
從去年底接觸京東外賣,到今年3月初上線,沈枳廷說京東外賣最終打動他的原因有三點。首先,它是新增的外賣增速渠道;其次,京東外賣定位品質“和我們品牌的基調契合”;此外,對應公司拓展一線城市的長遠規劃,“希望彼此相互助力

“做難而有價值的事”
“京東百億補貼優惠力度特別大。”沈枳廷說。
“京東除了給我們黑眼熊壽司的門店做推廣、品牌二維碼優惠賦能等常規政策,還有針對使用者的爆品優惠券補貼。”他說,對比其他外賣平臺,京東外賣沒有五花八門的營銷活動和需要我們付的額外推廣成本,運營整體偏簡潔。
沈枳廷最在意的,是黑眼熊在京東外賣上的運營,很大程度提升了品牌使用者的質量和體驗。他覺得,京東外賣正在做一件難而有價值的事情,正給使用者、商家、行業和生態帶來良性改變。
如能給現階段的京東外賣打分,“滿分100分的話,我給他們打80分。沈枳廷說,這是一個很高的分數。紮在外賣行業近十年,京東的創新尤其是“免佣金”創新,給他帶來了很大觸動,“現在其他平臺給我們的佣金壓力蠻大。”京東做“品質外賣”,改善行業中的“髒亂差”現象,根本上是服務使用者。
對於配送端,他的體驗也不錯。“京東外賣對配送服務做了升級,全職騎手的配送質量,加盟店給到的取餐和配送體驗都不錯。”最為打動他的,是京東外賣要給全職騎手上五險一金,“這個事是有擔當的企業才能做出來的事,而京東是第一個站出來做這個事的人,並推動了其他家跟上。”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和合作,沈枳廷覺得,京東外賣已逐步走上正軌,接下來就是讓更多使用者知道他們。“希望京東外賣不忘初心,能夠堅持做難而有價值的事情,而且社會輿論非常關注食品安全,我們也希望京東外賣營造更好的生態,提高對商家稽核力度,我們不怕加碼。”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編輯:王怡潔  審校:張格格  製作:姜辰雨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
[ 推薦閱讀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