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的園林”系列講座|賈珺:中國古典文學與園林藝術

“意匠古今”中外建築系列講座  第三輯 
“多面的園林” 系列  第一講
【主題】
中國古典文學與園林藝術
【主講人】
賈珺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清華大學圖書館建築分館館長、中國建築學會史分會理事,長期從事建築歷史、風景園林與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教學、研究和設計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一項,出版《圓明園造園藝術探微》《北京私家園林志》《古代北方私家園林研究》等專著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完成建築、景觀、規劃與遺產保護工程設計二十餘項,先後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建築圖書獎、北京市優秀規劃設計獎等獎項。
【主持人】
黃曉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風景園林思想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論與歷史委員會委員,曾為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學者。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 項,發表40餘篇學術論文,出版《止園夢尋:再造紙上桃花源》《不朽的林泉:中國古代園林繪畫》等專著。
【主辦】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
【承辦】
北京林業大學中國風景園林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建築大學風景園林系
【支援】
汾酒集團
【時間】
2024年12月10日14:00
【講座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和文學分屬兩個不同的藝術門類,前者以建築、假山、水系、植物等景觀素材組成真實的空間環境,後者用文字描繪出另一個映象世界,二者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本次講座將結合古代詩詞、文賦、戲曲、小說中的園林描寫,探討園林與文學的親緣關係與同構現象。
【直播預約】
“意匠古今”
之第三輯  “多面的園林”
召集人:黃曉(北京林業大學)、劉珊珊(北京建築大學)
學術支援: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裝飾》雜誌,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美國漢庭頓圖書館、博物館和植物園
中國園林是複雜的綜合性藝術,擁有多種面向,從不同角度能夠收穫不同的認知,形成綜合的理解。本系列講座選取四個面向:探討中國古典園林和文學的聯絡,文人園林風格的形成,晚明以前園林疊山風格的演變,以及中國園林植物的科學認知。期待“多面的園林”能夠成為一個開放的系列,後續將選取更多的面向,從更多視角展示中國園林。
第一講  
賈珺:中國古典文學與園林藝術
第二講 
賈珊:風格漫溯的源頭——唐代文人園林審美的崛起
第三講
顧凱:前張南垣時代的園林假山營造
第四講
卜向榮:奪天工——中國古代園藝與格物致知
相關推薦
頤和園
賈珺/著
活字文化/策劃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2024年8月
《頤和園》在今年重新出版,我覺得還是比較有意思的。這本書用講故事的方式,和讀者們共同體會頤和園的歷史和景觀的關鍵所在。《頤和園》不像一般的、偏說明文的寫法,更像是一個記敘文的寫法。新版《頤和園》中還收集到大量的、目前能夠看到的珍貴的照片和樣式圖紙,包括一些古代的宮廷繪畫,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找機會翻閱這本書。
——賈珺
《頤和園》作者賈珺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長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解讀,以通俗而感性的筆觸,深入挖掘了頤和園背後的歷史、造園手法和人物逸事。
全書共分八章。前五章勾勒頤和園前身——清漪園的歷史脈絡,從皇權的威嚴與私慾的交織中,深入剖析其造園理念、精妙佈局、詩意韻味及深層含義,同時,緩緩揭開乾隆帝鮮為人知的一面:他那出爾反爾的造園執念,對江南尤其是杭州西湖風光的偏愛痴心與深情復刻,以及“縮地成寸,納景入懷”的恢弘構想。隨後的三章,則聚焦於頤和園歷經滄桑後的重生之路,詳盡探討了其如何在劫難後得以修繕恢復,再現了帝后生活空間的奢華與雅緻,以及現今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特風貌與魅力。
《頤和園》不僅是一部引領我們領略中國皇家園林藝術巔峰之作的精緻導覽與審美手冊,更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中華民族對於空間佈局的獨特追求、心靈世界的豐富圖景以及深邃厚重的歷史記憶,讓我們漫步園林間,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文化韻味與歷史沉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