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最魔幻建築開工,蔡國強出手上博卡地亞大展,內地首座太古坊落地北京

沙特鈔能力開動
全球最大摩天大樓開建

沙烏地阿拉伯

高400米,長400米,寬400米。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這樣匪夷所思的尺寸資料來自一個人造建築物。
在繼官宣線性城市NEOM開始建造和世界第一高樓吉達塔復工之後,石油王國沙烏地阿拉伯再次發動鈔能力,帶來了一座全世界最大的單體建築The Mukaab。
這座可以容納20座帝國大廈的驚人建築已取得顯著進展,基地挖掘工作已完成86%,土方開挖已超過1000萬立方米,目前每天有約200臺挖掘機和400餘臺裝置投入工作
The Mukaab只是簡單是個巨大的立方體嗎?當然不。
建築內部,首先是一個覆蓋滿高畫質螢幕的巨大穹頂。穹頂之內,是一座由飛碟型構築物螺旋堆疊而成的高塔。
同時,穹頂上的螢幕可以模擬任意環境天氣情況。置身於塔樓之上,將擁有宛如穿越進異世界的神奇體驗。
儘管The Mukaab擁有最前沿科幻的數字科技,但並不意味著這座建築只面向未來,阿拉伯文化元素依然貫穿於這座非凡建築內外。
建築外立面設計採用納吉迪風格,以無數個重複的金色三角形圖紋組成,融合於周邊環境,也詮釋著阿拉伯獨特的傳統藝術之美。
沙特嚴苛的自然環境使得森林覆蓋率極低,但是沒關係。New Mukaab運用龐大的水迴圈系統,創造了一片適宜植物生長的沙漠綠洲。
等到The Mukaab全部建成,行走於這片這裡包含森林、小溪、瀑布等多樣景觀的綠洲之中,不遠處便是無盡沙漠,定會感嘆昔日海市蜃樓在此成為了現實吧。
蔡國強策劃,鞏俐助陣
上博東館迎來卡地亞大展

上海

近日,蔡國強本人亮相上海博物館東館,為他策劃的“滿庭芳菲:卡地亞的藝術魔力大展”揭幕站臺。
本次展覽是“中法文化旅遊年”暨“中法文化之春-中法建交60週年特別呈現”的重要活動之一。
展覽現場如夢如幻,像一幅氤氳的江南水墨畫走進現實。策展創意來自倪瓚的山水圖,“中式美學”在此體現到了極致。
同時,許久未在公共場合露面的鞏俐也驚喜到場,助陣大展開幕。
此次展覽精選了卡地亞典藏中極具代表性的珠寶、鐘錶、檔案等藝術珍品,除此之外還有來自歐洲、故宮、山西等地博物館借展的34件中國文物。
這些珍貴文物相互映襯,展開了中西方文化與藝術的對話。
內地首座太古坊落地北京
頤堤港將成往事

北京

近日,太古地產於北京官宣了即將在內地登場的全新產品線太古坊(Taikoo Place),首座太古坊將落戶於北京朝陽區。 
太古坊起源於香港島東部的鰂魚涌,已成為香港知名的國際商業區,此次是首次進入內地,也是繼太古匯、太古里之後的內地第三座太古產品線。
太古地產行政總裁彭國邦表示,“北京太古坊”是目前太古集團在中國內地單體投資額最高、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綜合發展專案。
北京太古坊完全體落成後,將擁有86萬平方米的驚人建築面積,其中包含八座甲級辦公樓、一座高品質購物中心,以及一家全新形象的東隅酒店(EAST Hotel)和服務式公寓。
而太古坊並非是一個全新專案,其中已建成的部分是已面世12年的北京頤堤港購物中心。
最初的頤堤港由遠洋集團和太古地產合資開發,後由於遠洋集團資金出現問題,出售持有頤堤港股權於中國人壽。現頤堤港由太古地產全權操盤管理。
綠城中國勢不可擋
長三角連下四城地王

杭州

近日,綠城中國激戰77輪,打敗一眾房企。以溢價率28.5%,樓面價50717元/平方米的價格奪得大本營杭州新晉樓面單價地王,這也是時隔八年,杭州土拍市場樓面單價再次重新整理。
杭州曾經的單價地王,是2016年單價45368元/平方米的鳳起潮鳴,同樣由綠城摘得,此番綠城再次打破了由自己創造過的紀錄。
而從去年末至今年,綠城已相繼奪得南京、蘇州、上海三城地王,其中上海徐匯濱江地塊更是以13.1萬/平方米的價格成為新晉全國地王,儼然成為地王專業戶。
據悉,本次綠城奪得的杭州地王為杭州市最後一宗限價地塊,新房售價與樓面價價差僅為16783元/平方米,對於房企操盤能力要求極高。
而綠城作為早已身經百戰的杭州土著房企,這樣嚴苛的條件和盈利要求或許也並不在話下。而最終會呈現出一個怎樣的產品,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海大歌劇院即將竣工

上海

黃浦江畔的新地標-上海大歌劇院又迎來了新進展。
從空中可以看到,這把展開的巨大摺扇已接近完工。螺旋式上升的大階梯模糊了地面與屋頂的邊界,這裡未來將成為面向公眾開放的公共空間,在這裡可以飽覽浦江兩岸的壯闊景色。
建築將於明年底正式完工,屆時將成為新的全國文化地標。設計單位Snøhetta致力於將上海大歌劇院打造成為24小時對公眾開啟的活動場所,將上海包容開放的城市基因植入其中,再次引領公共建築的設計思路。
煙臺新地標
海邊的日晷時光塔

煙臺

一座被暖色燈光包裹的白色巨塔近日於煙臺海邊悄然亮相。
這是由OPEN建築事務所設計的時光塔,它是一座包含了室外劇場、空中圖書館、數字展廊、咖啡廳的複合型文化建築。
塔高50米,底部是一個直徑50米的正圓設計靈感來自太陽的運動軌跡,因此也形似一個日晷。建築上部擁有多個開放式的空間,成為瞭望北中國海的理想場所。
複雜的建築結構給建設過程帶來不少難度,但最終的呈現效果還是不負期待。建築內部採用不同質感的材料打造飾面,帶來了貝殼般的溫潤質感。
而回環形的內部空間也帶來了特殊的聲學效果,站在其中,被海浪聲環繞,猶如身處一隻海螺的內部。
隈研吾新作富山Kirari
市立圖書館落成

日本

隈研吾的新作又來了。
遍佈空間內部的格柵、通透的自然採光和華麗斑駁的光影效果,是進入這座建築的第一印象。
這是來自日本富山市的“富山kirari”文化綜合體,內部包含市立圖書館和玻璃美術館。
不同於以往建築直筒型的中庭,kirari的中庭被設計成了傾斜式,每層挑空都錯開了一點角度。這是為了適應當地日照,將南面的陽光儘可能多地引入到每個樓層更多空間,從而點亮整座建築。
眾所周知,隈研吾對建築材質的把握運用出神入化,他最偏愛的是各式各樣的木結構,本次在kirari也不例外。
建築內部遍佈的條形雪松木板來自富山當地,致敬了當地的自然環境。穿插其中的玻璃和鏡子將頂部引入的自然光線均勻反射到這些木板之上。
四周建築主體飾面又以白色為主基調,置身其中,宛如進入一座冬日雪地裡的木屋,溫暖平和。
Foster新作首爾全新商住樓亮相

韓國

Foster又帶來了全新作品,一座位於首爾的驚豔商住塔樓。
這座晶瑩剔透的塔樓集接待區、會議室、康養設施以及 12 個整層私人住宅 於一體。它位於首爾 Dosan-daero 路一個顯眼的街角地塊,因而建築主入口設在了一旁的側街上,保證樓內住戶的私密入住體驗。

12個整層住宅,每一層都擁有獨立的娛樂區和私人戶外陽臺,以及可通往私人保險庫的獨立通道,以確保業主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展示自己的收藏品。
該專案旨在滿足最高級別商務人士的需求,或許也代表了未來部分豪宅的設計方向。
XINTIANDI新天地×UCCA

2024“燃冉”藝術季

上海

2024年11月6日至12月8日期間,瑞安新天地旗下品牌XINTIANDI新天地攜手UCCA,於上海新天地全域呈現2024年“燃冉”藝術季——響亮的吻。
城市不僅僅是由建築和街道構成的物理空間,也是沉澱了人們情感和記憶的容器,是歷史故事發生的在地舞臺。
本屆藝術季將用創造性的表達豐富我們對於城市的感官認知,串聯起整個上海新天地區域的內部與外部空間,連同藝術家們構建起一片在地人文與藝術表達交織的能量場,邀請人們在都市漫步中感受藝術與城市的奇妙共振。
新天地將與UCCA持續探索,將上海新天地這片上海城市精神的核心承載地、國際級複合功能都心區轉化為藝術舞臺,為青年藝術家群體提供自由的創作環境、開放的實驗空間、廣闊的創意展示平臺以及跨領域探索的多元可能性。
Paula Cooper亞洲首展

上海

近日,在一座精緻三層花園洋房中, 一場關於極簡主義與觀念藝術的展覽悄然開幕。
這場名為“迴響”的展覽將精選之作與舒適靜謐的空間結合, 邀請觀眾在親密氛圍中探索畫廊歷久彌新的藝術主張。這亦是保拉·庫珀(Paula Cooper)畫廊在亞洲地區首次舉辦展覽。 
一樓展廳設有花園和開放式空間, 呈現了藝術家梅格 · 韋伯斯特( Meg Webster ) 、 馬克 · 迪 · 蘇維洛( Mark di Suvero ) 和比阿特麗斯 · 卡拉喬洛( Beatrice Caracciolo ) 的創作。 
這些作品與自然和中國傳統哲學共鳴, 將感官體驗融入 “ 家 ” 的概念,致敬中國那句源遠流長的成語“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同時呼應展覽“迴響”之名。
二樓、三樓展廳則邀請觀眾進入深度個 人化的敘事 —— 探索關於記憶、 聲音與存在的人類經驗,同時以紀念友誼與藝術合作為題,以展出的藝術家代表作向他們的終生情誼致敬。
 保拉 · 庫伯畫廊希望在展覽 “ 迴響 ” 中致敬過去, 展望未來, 更投入地踐行對亞洲藝術社群 的承諾。此次展覽所展現的, 不僅是觀念藝術的持久影響, 亦是畫廊對文化交流力量的堅定 信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