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想到再見丁真,會是在《無限超越班3》的試戲片段裡。用鬆弛的狀態演繹離別,丁真選擇的物件仍舊是小馬,脫口而出的卻是“我要去上班了”。


丁真珍珠,是個紅極一時、逐漸被遺忘的名字。
2020年11月,這個藏族男孩憑藉青澀野性的氣質,在短影片出鏡時一夜爆火。他的眼神清澈乾淨,一看就沒上過班、不受汙染,俘獲了無數網友的喜愛。
丁真的走紅僅在一夜之間,他迅速霸屏成為流量的寵兒,20多天全平臺粉絲超700萬。當時的他僅有19歲,伴隨著潑天流量而來的,是不可複製的成名之路。
那時候,大家稱呼他為“甜野男孩”,因為笑起來很甜,身上又有難馴的野性。在焦慮的互聯網裡,丁真成了純真清澈的符號。網友們難以出門,就試圖在他身上尋找田園牧歌式的理想,以此逃離喧囂焦慮的城市,感受原生態曠野的滋養。
而他也沒有辜負網友的預期。生活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丁真的祖輩傳承著傳統的畜牧生活,他本人面龐黝黑、笑容燦爛,穿著民族服飾,連漢語都不太會說,在遼闊的草原上和小馬珍珠肆意馳騁。

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流量打破。素人丁真還不習慣面對鏡頭、沒有專業團隊時,湧來了大量的採訪邀約,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成為無數人押注的目標。
走紅的第7天,丁真簽約了當地國企,月薪3500元和編制合同的相關話題再度衝上熱搜。
有人肯定他不為名利所惑,有人質疑他靠臉吃飯沒資格入編。
真真假假的話題,帶給丁真的是無盡困擾。即便有“非正式編制,是勞務合同”的澄清,他也再難逃出爭議。千千萬萬普通人夢想和希冀的投射,讓丁真成為一種現象。
走紅的第14天,理塘旅遊宣傳片《丁真的世界》上線,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邊遠的理塘。康巴少年的美麗家鄉成為各地文旅競相爭搶的物件,不少媒體隨之轉發應援,讓丁真的走紅一錘定音。

爆紅的時候有30家媒體等著採訪丁真,他成了家鄉旅遊大使,各地的女孩甚至為之常駐理塘。

在鏡頭下沒有任何作偽,丁真不精緻不矯情,踐行著樸素的生活哲理。
即便坐擁破圈的知名度,他和演藝圈也始終若即若離。

2022-2024年,丁真只參與了8檔節目,仍舊是真人秀和平臺晚會。
其中最具爭議的是《島嶼少年》,丁真的參與感除了埋頭鋤地的背影,就是在隊友爭吵時等著吃飯的老實人。幾年來他的漢語水平進步了,但還是不會刻意製造話題。
所以5年過去了,關注的人如潮水般來去,丁真還在岸上安靜地站立。
之前數不清的劇本找來,丁真拒絕了,因為還要學習和沉澱。他出公益專輯、參加文旅綜藝、出席平臺晚會,哪一條都不是掙快錢的捷徑。

他身上沒有窮人乍富的得意,更像是被命運推著走,接受走紅、網暴,然後名氣淡去。
接受朱迅的採訪,丁真說自己走紅後的生活就是從放牛騎馬,變成了“還要幹活”。
爆紅時丁真的報價逼近一線明星,但在節目裡嘉賓問他如果明年不火了怎麼辦,得到的回答是“不火也無所謂,我做一個乞丐都可以”,他不害怕墜落,也就沒有擔心和恐懼。

在娛樂至死的時代,丁真本人的口碑,至少比演技綜藝要好得多。邁出這一步,24歲的丁真起步並不算早,畢竟爆火那天就受邀入局,但這條更光鮮的道路顯然也更加危險。

和丁真一樣,楊超越最出名的作品,是她本人。
在意外進入娛樂圈的人裡,她選擇留下,成為大明星。
2018年的《創造101》開啟了內娛的女團時代,楊超越作為其中最具爭議性和話題度的選手,一度擁有著黑紅俱滅、腥風血雨的流量,掀起了一股“全村的希望”和“實名diss楊超越”的風潮。
在節目播出的第一期裡,楊超越混在專業女團裡數拍跳舞、發言搞笑,成功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力,伴隨著海量打投而來的還有質疑。
對比精緻完美的預備役偶像,總是一臉懵懂、啥都不會的楊超越顯得真實而生猛,沒有偽裝和包袱,只是想說就說,想哭就哭。
和舞臺上光芒四射的其他選手不同,她的形象更像在“示弱”,能力不足性格來補,笨拙低效的努力不見成果,純靠真誠和顏值來吸引粉絲。
根據101的出道規則,人氣是衡量選手的最終出道標準。獲得第三名的楊超越出道順理成章,但她依舊格格不入,專業能力不過關難免舞臺失誤,行程爆滿又難以平衡唱跳不足,貢獻出不少“車禍”現場。
與此同時她的錦鯉頭像橫空出世,“轉發這個楊超越,躺著也能贏”又成了好運氣的關聯詞。僅在“楊超越錦鯉”超話裡,就有10萬來此許願的“錦鯉”們,源源不斷地給她貢獻當代香火。

即便不看選秀不追星的人,也總能看到這張錦鯉頭像。在考試期間轉發錦鯉求好運,已經成了年輕人流行的通用做法,畢竟人生許多結果是需要靠運氣的,沒有百分百的確定性。
只不過,流量大方地哺育這個草根女孩時,也讓她揹負著反噬的代價。
《中國新聞週刊》評選出的“影響中國2018年度人物”裡,楊超越赫然在列,同時入選的還有單霽翔、王貽芳、劉國樑、文牧野等,和這些人站在一起,作為“演藝人物”的楊超越著實被捧得太高,顯得騎虎難下。
當時官方評價是“這個女子的身上折射出了一個時代普通人的奇蹟和夢想”,但眾多普通人並不買賬,衍生出的憤怒和質疑再度成為無數“討厭你”的利刃,投向這個沒學歷沒出身沒能力反而身居高位的女孩。

從底層爬上來的人,總會有樸素的生存哲學。楊超越的“天崩開局”是家境貧寒、父母離異、初中輟學,她自己端過盤子,做過縫紉廠女工、當過淘寶模特,直到這場選秀節目把她一頭拽進演藝圈的風暴中心。
選擇出道就意味著選擇更好的生活,這個道理楊超越懂,所以她把代價也照單全收。大眾的否定和攻擊,既是她不得不嚥下的苦果,也是事業扶搖直上的階梯。

時間慢慢淡化人們的憤怒和不甘,楊超越憑藉著真人秀裡的表現,慢慢變成“人間清醒”的國民妹妹。但過於頻繁的綜藝曝光,反而再次阻礙了她的演藝轉型之路。

2020年,火箭少女101限定團到期,楊超越成立個人工作室,宣佈今後將專注演員事業。同年,楊超越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再度引發大眾的質疑和不滿。
此後幾年,包裹著她的還有不少來勢洶洶的話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23年更是楊超越的坎坷之年。前有《重紫》被全網嘲笑,後有《七時吉祥》播放不達預期。小成本網劇不見聲量,大成本投入回報不佳,她作為95花的上升之路逐步陷入停滯。
人比戲紅,是楊超越持續用流量反哺拍戲的最大問題。她的綜藝數量倍殺戲劇角色,非科班出身的演技又難以讓人忘記“楊超越”的扎眼標籤,只能前期口碑不佳,後期資源斷代。
或許她也清楚,在綜藝裡做自己比戲裡的角色更加適配,更討人喜歡。

電視劇《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
出道7年,楊超越的商務代言從未斷檔,如今無劇播出時亦有新增代言。
資本的買股比觀眾更敏銳。早在2019年9月,傳遞娛樂公告以9600萬資金購買了聞瀾文化60%的股份,並簽署了需賺到7000萬利潤的對賭協議。而楊超越是聞瀾文化唯一拿得出手的藝人。
作為流量藝人,愛豆偶像類似於待價而沽的商品,國民度、口碑、演技、商業價值等因素綜合成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職業生涯總能在個人意志和商品屬性中達到微妙的平衡。
出身草根的楊超越更像是“從泥土中來,到櫥窗裡去”的內娛選秀樣本。過往7年,她從只有美貌和幽默的普通女孩,逐漸變成了一個妝造精緻、表現得體的成熟藝人,更謹慎、更穩重,也更無趣。

電視劇《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
這是她從19歲到26歲的成長,也是從普通人到明星的進階之路。素人勇闖演藝圈,要學會重新面對觀眾的窺私慾,規訓自己的熒幕呈現,時刻打起精神來維護人際關係,虛假得像一件商品,卻被要求保留人的鮮活。
接受成為愛豆,往往代表著接受自己作為商品,去收穫喜愛,去博取關注。但在轉型演員的路上,楊超越始終還沒有邁出關鍵的那一步。
沒有代表性的角色,大眾對她的認知仍舊停留在“那個唱跳不佳的秀人”,停留在楊超越更精緻的面龐和寫真裡,像行走的BJD娃娃。
好在,比起過往一窮二白的生活,她怎麼都是成功的。

娛樂圈就像一座圍城,有人想留下,有人想離開,利路修是後者。對他來說,意外進入娛樂圈更像是人生軌跡裡的到此一遊,玩夠了也該回到正常的生活裡。
大多數人可能並不熟悉這個名字,畢竟《創造營2021》也過去了4年,節目不溫不火。
這恰好是創造營系列的第4檔,選秀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觀眾的熱情消耗了不少,但擠破頭想進圈的人不計其數。利路修正是誤入其中的外來者。

1994年,利路修出生於俄羅斯海參崴,他的本名叫作弗拉季斯拉夫·伊萬諾夫,藝名來源於日漫神作《反叛的魯魯修》中文音譯。由於名字太長又難以發音,利路修來到中國後痛失本名,一度使用衛俊浩的名字生活。
中國是他的第二故鄉:
16歲的利路修來中國旅行,愛上了這裡。
19歲的利路修,來到復旦大學進一步學習中文。
21歲的利路修,進入遼寧大學攻讀碩士,在東北期間還自稱“瀋陽毛子”。
27歲的利路修登上了《創造營2021》,差點被迫出道。
2021年,是利路修的人生轉折點。那年的創造營首次開創國際選秀,於是俄羅斯人利路修被拉過來給日本選手當中文老師,他由於英俊的外表被節目組臨時抓來充數,沒想到這份上班兼職一直挺到了決賽,最終排位17名。
別人出圈靠舞臺,利路修靠的是對自由的嚮往。他毫無唱跳經驗,為了做代購微博關注了上千名美女博主,在錄製期間只關心什麼時候放假,儼然沒有任何出道的野心。
利路修最開始被注意到,是他被分到F班的採訪。對其他人來說,進入F班意味著距離淘汰只有一步之遙,和出道的夢想咫尺天涯。但顯然利路修對於F班的理解充滿了鬆弛感:“F班意味著Freedom,就是自由,應該回家。”

出乎意料的回答,獲得了出乎意料的關注和轉發。在年輕人吶喊“拒絕內卷”口號的2021年,利路修成為普通人追逐自由的又一符號。觀眾運用投票出道的權力,瘋狂表達著他們的支援和叛逆:我不下班,利路修也休想下班!
更多人關注到了這個自創“利學”的選手和他的“利言利語”,他火速吸引了一批“愛幹損事”的“筍絲”,一舉一動都被放大解讀、逐幀觀看。
在鏡頭面前別人賣力表現,掃過利路修總是一種超脫俗世的淡淡死感。
為了逃避表演和鏡頭,利路修還故意裝作中文不好,即便身為其他選手的中文老師。
初舞臺個人solo,其他選手都是各出十八般武藝,利路修獻出一首毫無感情的《Jackpot》,只有兩個學中文的日本學生為之鼓掌,還俘獲了“俄羅斯大悲咒”的花名。
在其他選手為了淘汰擔憂時,利路修坐在行李箱上快樂旋轉、翹首以盼。
利路修在選歌和練舞時都獨自擺爛,但在公演時又會為了隊友的夢想努力練習唱跳。
直到最後決賽,利路修才展現出為數不多的歡脫姿態——飛奔著下班。

沒能成團的利路修並不遺憾,他的商務和活動邀約源源不斷。本就稜角分明、深邃帥氣的五官更加身價暴漲,他撿起了模特的老本行,參與了不少時尚雜誌畫報的拍攝。
利路修曾在採訪中表示不想限制自己,所以成為藝人之後,他逐漸學會和粉絲互動營業,接手不同品牌的商務合作,現身不少奢侈品畫報和活動,間歇性開啟環遊中國的散步模式。
僅創造營完結後的2021年,利路修在微博官宣參與的商務合作就高達幾十個,社交平臺鋪滿了綿延不斷的商務推廣。作為不少奢侈品和雜誌偏愛的寵兒,利路修頻繁露出的身影一直持續到2024年底,他第一次在雜誌採訪中官宣退圈計劃。

今年3月,他再次在紅毯上官宣退圈時間,聲稱是最後一次走紅毯。
退圈的原因很簡單,利路修表示想把更多時間用在學習和提升自己上。之所以提前宣佈,是為了給粉絲充足的時間做心理準備,之後會發一些日常的照片維持互動。
4年前他不想做愛豆,4年後他不想做明星。或許是賺夠了環遊中國的錢,或許是拒絕當櫥窗裡的洋娃娃,或許是不想再做商務帶貨,利路修從素人成為明星,再自己選擇回到素人,一切彷彿命中註定。
但他的採訪內容顯然透露了更多:“我很不習慣在聚光燈下,我覺得那都很假。我寧可選擇專注於我想做的事情,做做品牌。真的很厭倦娛樂圈,所做的事情都讓我很不舒服……”
人人都想當高收入的大明星,但是利路修嘗試後想要退回來做普通人。這讓人不禁想起他在創造營時說過的話——
“愛豆規則太嚴格,你做這個榜樣,你必須當那種完美的人,但是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人”。
被追問退圈之後想做什麼,利路修的回答是“正常人”。
部分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