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近期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長灘港港口的貨運量下降了約30%
。港口官員表示,這是近幾年來,長灘港貨運量最低的時候。
據央視新聞此前訊息,位於加州的長灘港和洛杉磯港,是美國第一和第二大集裝箱港口,裝卸量佔全美總量40%。
加州長灘港執行長馬里奧·科爾德羅:這令人擔憂,貨架可能要空了,消費者們會感受到這一切的。

還有專家表示,受關稅政策影響,許多商品的售價會隨之上漲,更多普通美國人將會因此受到影響。


預計兩大港口總吞吐量同比下降30%
美東時間週四,供應鏈技術提供商Descartes公佈資料表示,美國4月份集裝箱進口量同比增長9.1%,達到240萬20英尺標準箱(teu),為史上當月第二高的紀錄。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海上貿易伙伴,4月份,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同比躍升6.2%,佔美國進口總額的33.4%。
特朗普於4月9日起對中國徵收145%的關稅,使美國消費者從中國購買商品的成本增加了一倍以上。特朗普還對許多其他國家徵收了10%的關稅,並威脅稱這些關稅可能會更高。
美國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洛卡表示,預計本週洛杉磯港的進口貨物將同比下降35%。
洛杉磯港是美國第一大海港綜合設施,也是美國從中國進口貨物的主要門戶。進入洛杉磯港和鄰近的長灘港的許多貨物透過卡車和火車向整個美國大陸運輸貨物。
塞洛卡補充說,由於需求疲軟,不少大型貨船運營商已經取消了預定的航次,5月份的船舶運輸量可能會下降約20%。
他透露,洛杉磯港原本預計5月份將有80艘船隻抵達,但其中20%已被取消。此外,截至目前,客戶已經取消了6月份的13個航次。
長灘港執行長科爾德羅預計,5月份這兩個港口的總吞吐量將較上年同期下降30%。

美關稅已引發“漲價潮”
據央視新聞,美國媒體當地時間10日報道,美國泰爾西諮詢集團近日釋出的行業報告顯示,自美國政府4月2日宣佈對全球加徵關稅以來,包括芭比娃娃、電鑽、洗衣機在內的一系列家庭用品的價格大漲。
據報道,自4月16日至4月30日,在美國銷售的部分芭比娃娃價格上漲了43%,而美國惠而浦公司的部分洗衣機價格在此期間也上漲了80美元左右。此外,在美國塔吉特百貨銷售的部分緊身褲價格上漲了近三分之一,另有其他百貨公司銷售的一款電鑽價格上漲了20美元。
報告還提到,目前價格尚未受到關稅影響的部分商品,未來很快也會面臨漲價。報告稱,“零售商和製造商一致認為,更高的成本將轉嫁給消費者”。
為應對關稅,許多美國公司已經公開討論了重構供應鏈的計劃,但很少有公司表示願意將生產業務專門轉移到美國。部分公司的執行長表示,美國缺乏相關製造專業技能,無法讓這些企業在能夠盈利的同時生產高質量的產品。

美國玩具行業遭受沉重打擊
高額關稅使得美國玩具行業遭受沉重打擊。位於洛杉磯的一家擁有30多年曆史的老牌玩具店,正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在自己經營了幾十年的玩具店內,店主卡爾德龍緊盯電腦螢幕,關注最新的關稅動向。由於自己的貨源大多數都來自中國,他正努力估算下一批貨物將增加多少成本。

美國洛杉磯某玩具店店主卡爾德龍:我們的供貨商已經告訴我,所有東西都要漲價了,所以我必須謹慎選擇該進什麼貨、不該進什麼貨。我試圖承擔這一切,但面對不斷上漲的關稅,我儘量去壓低銷售價格,卻也只能被迫漲價,這真的讓人很沮喪。
面對即將上漲的價格,很多店裡的常客也對此感到憂慮。

店主卡爾德龍說,自己的玩具店挺過了電商時代的激烈競爭,但特朗普政府宣佈的一系列關稅政策對其卻可能是致命的打擊。目前,卡爾德龍手頭還有一些此前的庫存,短期內可以緩衝壓力,但長期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召開內閣會議後也不得不承認,其關稅政策和貿易戰可能將會導致商店裡貨架更空,商品價格更高,特別是玩具店。

美國總統特朗普:有人說,貨架會空空如也。也許孩子們只能擁有2個娃娃了,而不是30個,而且這2個娃娃可能還會比以往貴上幾美元。
《紐約時報》以諷刺的口吻指出,美國的孩子們被告知,“為了更大的利益”,今年他們只能將就著擁有更少的玩具,這話聽上去“令人不快且實誠”。

美國玩具協會稱,在美國銷售的玩具中約80%是中國製造,而無法承擔更高成本的美國玩具製造商要麼透過漲價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要麼直接停產,這可能影響重要假日購物季的銷售。

關稅也將打擊美國電影業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4日以美國電影業“正在迅速衰亡”為由,宣佈將對所有在外國製作的電影徵收100%關稅。這一訊息在美國國內外電影業界引發強烈批評。
法國文化部長拉茜達·達蒂日前表示,法國不過分擔心美國政府對所有在外國製作電影徵稅的威脅,因為這種措施首先衝擊的是美國電影業。
達蒂7日與即將參加第7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法國電影人會面。她在會面中表示,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法國電影產業。
在當天一檔電視節目中,達蒂說,當前美國政府針對電影徵稅的意圖還“相當模糊”,但一旦關稅付諸實施,首先衝擊的將是美國電影產業。她強調,美國電影業“非常有利可圖,且出口強勁”,對在國外製作的電影徵收關稅,結果是增加美國電影業的製作成本。“最終受到懲罰的將是整個美國電影業!”

美媒:美對華“脫鉤”代價將比預期更糟
據新華社,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發表題為《覺得與中國的貿易戰現在已經夠糟了嗎?那就等著瞧吧》的文章指出,美國政府對中國採取的關稅政策是“先開槍,後思考”,美國與中國“脫鉤”的代價將是經濟下滑、社會混亂,甚至更糟糕。文章摘要如下:
美國似乎已經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展開了一場貿易戰。兩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的近45%,貿易總額佔全球20%以上。美國幾乎是在缺乏充分計劃和深思熟慮的情況下,挑起這場戰爭。
美國進口的智慧手機和電腦顯示器中有超過80%和78%來自中國。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美國能找到新的供應商嗎?與此同時,中國從美國進口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大豆和豬肉,卻可以輕易地從其他國家購買。
減少兩國經濟聯絡真的能降低戰略風險嗎?首先,兩國經濟的“脫鉤”會讓美國變得更窮。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可能因對華加徵關稅比原本下降1.4個百分點,意味著每年數千億美元的財富損失。此外,隨著企業調整供應鏈,通貨膨脹隨之而來;專業化程度下降導致生產力損失;被破壞的創新生態系統導致更高的機會成本。
任何美方行動都會引發中方反應。以技術為例,儘管美方限制中方獲得尖端晶片,但這樣做是否有效呢?在晶片製造和人工智慧領域,中國企業如華為和深度求索(DeepSeek)似乎能夠生產接近尖端的技術成果,而成本還遠低於美國。
如果美國和中國之間幾乎沒有經濟關係,那麼世界會是什麼樣子?讓兩國在經濟上深度交織——進行貿易、投資和互動——是一種可以緩和衝突的力量。從歷史上看,制裁、關稅、“脫鉤”和孤立,從來不會帶來繁榮。
編輯|金冥羽 杜恆峰
校對|湯亞文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財聯社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