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悲歌:當京東封殺古老闆,我們失去了什麼?

按:明晚直播,歡迎預約。另外5月2日(週五)我和達叔將在深圳一起組織線下活動,有意在深圳買房子的朋友可以跟我聯絡(zhangshizhi333)。

文丨馬曉尙
引言:一篇“小作文”與被刪除的市場真相
幾天前,電商巨頭京祭出“小作文”,字裡行間充滿正義凜然,直指競爭對手不繳“五險一金”,壓榨底層勞動者。
正當流量狂歡之際,我的朋友古老闆不合時宜地發出了另一種聲音——一篇從商業邏輯和經濟學角度剖析其虛偽的批評文章。
接下來的劇情毫不意外,卻令人脊背發涼。
京東沒有選擇公開辯論,也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資料自證清白,而是輕車熟路地揮舞起它早已習慣的“權力鐵拳”:向平臺投訴,乃至訴諸報警。
於是,那篇礙眼的批評文章,以及其中試圖探討的市場真相,應聲倒地,被迅速刪除,彷彿從未存在。
這場看似“商業糾紛”的鬧劇,其核心根本不是什麼簡單的公關戰,而是京在市場競爭中黔驢技窮時,赤裸裸地動用其畸形的權力優勢,對不同聲音進行的精準獵殺。
它撕開了溫情脈脈的商業宣傳畫皮,露出了其傲慢、恐懼以及對健康市場規則的蔑視。
當企業巨頭可以用非市場的權力手段,輕易堵塞批評的出口,我們離一個真正有活力、有底線的市場經濟,還有多遠?
一、京東的“鐵拳”邏輯:市場失勢,民粹補位
古老闆的文章,擊中的恰是京東戰略與價值觀的深層病灶:
 * “五險一金”的道德綁架,一場廉價的民粹表演
京東聲稱“保護勞動者”,卻將複雜的用工模式、平臺責任、行業困境簡化為對競爭對手的“道德審判”。
這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輿論戰,借用底層困境和公眾樸素情感,將商業競爭偷換概念為“黑心資本家”與“良心企業家”的二元對立。
他們高喊為騎手爭取社保,卻對自身的問題閉口不談。這種選擇性失明和利用民粹情緒作為商業武器的行為,本質是對社會公平議題的犬儒式消費。
當企業不再以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而是試圖透過販賣道德優越感和挑動階級對立來打擊對手,這標誌著其商業模式的末路狂奔。
 * 企業家精神的“民粹化”變異
劉強東近期丟擲的“國企統一分配消費品”等奇談怪論,更是令人錯愕。
這哪裡是具有現代經濟學素養的企業家言論?這分明是歷史的幽靈在遊蕩,是對改革開放基本共識的公然挑戰,是對市場經濟效率的徹底否定。
這種對反智思潮的迎合,對計劃經濟殘夢的招魂,絕非僅僅是口無遮攔的“真性情”,而是企業家精神向政治投機和民粹領袖身份的危險異化。
當引領創新的力量轉身擁抱落後和封閉,這是整個商業生態的悲哀。
 * 戰略的迷失與價值觀的扭曲
從強制推行飽受爭議的“AI化”,到東施效顰地模仿“胖東來”卻在薪酬上大打折扣,京東在“狼性迴歸”的口號下展現的,恰恰是內部管理的混亂、戰略焦點的模糊以及價值判斷的錯位。
員工的怨聲載道、淨利潤率的掙扎,無不印證其經營策略已陷入悖論。
這種精神分裂式的經營,最終導致的是組織的內耗與效率的低下。
更深層的邏輯在於:當企業在正常的市場競爭中,無法透過創新、效率和使用者體驗構建優勢,便會本能地尋求非市場的庇護。
權力尋租、操縱輿論、甚至直接透過投訴刪帖來清除異己,成為其維持表面優勢、掩蓋內部問題的“救命稻草”。
二、毒性言論的蔓延與社會共識的侵蝕
劉強東的近期言論及巨頭封殺批評的行為,其危害遠超商業範疇,它正在對社會認知和市場環境產生系統性的毒化作用:
將複雜的經濟問題簡單化、情緒化,用“資本作惡”的道德大棒取代理性的經濟分析。
例如,避談平臺模式下勞動關係的複雜性,直接將“不交社保”與“壓榨”劃等號,同時對自己演算法的視而不見。
這種話術與那些透過汙名化國際貿易、煽動民族情緒以保護落後產業的政客別無二致,是在商業領域複製民粹主義的排外和封閉邏輯。
而其鼓吹的“計劃分配”設想,更是對人類社會在計劃經濟中付出慘痛代價後得出的基本經濟學共識的公然挑戰。
經濟學早已證明,沒有市場價格訊號,任何中央計劃都必然導致資源錯配,效率低下,最終損害的是所有人的福祉。
三、被權力遮蔽的真相: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市場文明?
京東的權力傲慢,迫使我們不得不重申一些被遺忘的市場經濟常識:
* 消費者主權高於一切表演
無論打著多麼冠冕堂皇的旗號,一個健康市場最終服務的是消費者。
京東聲稱保護中小商家,但其平臺政策和佣金體系,是否真正利於消費者,而非變相扶持頭部品牌,擠壓生態?這需要公開透明的討論,而非單方面的權力定義。
 * 企業家精神的真正內涵
創新在於學習與超越,而非排斥與封閉: 偉大的企業懂得站在巨人肩膀上,而非挖空心思想著排擠所有可能的競爭者和學習物件。
對開放合作的背叛,是走向平庸乃至衰敗的開始。
真正成功的企業,如其核心在於尊重人性、理解規律,低成本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與產品。
古老闆文章的價值,不在於其每一個論點是否絕對正確,而在於它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一個對巨頭行為進行反思和拷問的機會。
在一個健康的生態中,不同聲音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當企業可以用權力輕易刪除批評,市場的自我淨化和糾錯機制就被閹割,所有人都將為最終的失控買單。
將民族主義作為商業武器,固然可以在短期內煽動情緒、收割流量,但長期而言,這會毒害商業環境,扭曲競爭格局,並最終透支企業的社會信用。
真正的強大,來自於開放、公平和誠實的競爭,來自於對真理和規律的敬畏,而不是躲在“民粹”的旗幟下,行封殺之實。
結語:保衛批評的權利,就是保衛市場的未來
當京東揮舞刪帖的權力鐵拳,試圖讓批評的聲音消失時,它們不僅在剝奪消費者對企業的審視,更在破壞整個市場經濟的生態基礎——那個由無數不同聲音、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相互激盪、碰撞,最終形成共識和找到最優解的開放場域。
古老闆的遭遇,是一個沉重的訊號:我們正在見證大企業借權力擠壓理性空間的危險趨勢。
劉強東或許該回想一下,他當年之所以能從競爭激烈的電商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贏得尊重和掌聲,靠的是對市場規律的樸素敬畏,是披星戴月地構建物流體系,是咬牙堅持提升使用者體驗,而不是靠操縱輿論、玩弄民粹和揮舞權力大棒。
今天的京東,如果真想走出困境,實現所謂的“逆襲”,需要的不是更精緻的表演和更具煽動性的民粹話術,而是重拾當年那種對自由競爭、對市場規則、對消費者發自內心的尊重。
保衛古老闆們對某東的批評權,就是保衛我們對一個更健康、更透明、更具活力的市場經濟的樸素期待!
歡迎大家關注古老闆!

2025風高浪急,每個人的財富都在發生大遷徙與大洗牌。
越是動盪,越是要看清趨勢儘早行動。行動來源於決策,決策來源於認知。資訊氾濫的時代,普通人要想穿越週期,關鍵是要找到靠譜的資訊源,不斷吸收高質量的資訊。
這也正是我和我的團隊“智谷趨勢”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情。
團隊每週透過萬字調研濃縮出這份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一期,為大家解讀全球經濟、政治、商業、資本市場等大事件傳遞的訊號,幫助大家全方位地瞭解宏觀、政策、商業、資本流向、財富機會……
用極簡的語言,彙總當下的重要變化,以及對你的財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在張老師這裡拍下的讀者,可以享受199元/年的專享價(原價299),同時額外贈送我們內部研判團隊全年12場閉門直播。
如果你希望獲取有價值的觀點和判斷,穿越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一定要訂閱我們的趨勢研判,帶你消除資訊差。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