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激素蛋流入市場?提醒:6種雞蛋,儘量少吃或不吃

來源:Dr.X(ID:cpxs2009)
“以後堅決不吃雞蛋了,沒想到雞蛋危害這麼大!”吳阿姨說著就準備將家裡的雞蛋全部給扔了。
原來吳阿姨在家族群裡看到親人發的一篇所謂的“研究”,文章裡說現在很多雞蛋都是用激素製作成的,不僅有毒還可能致癌。
看完文章後,吳阿姨被嚇壞了,趕緊跑去準備把雞蛋全扔了。
好好的雞蛋怎麼說扔就扔了呢?老伴見狀十分不解,大家都吃了這麼多年雞蛋,也沒聽說過有誰因為這個致癌的?
老伴不讓扔,吳阿姨偏要扔,二人因此爭吵起來,誰也不服誰。
恰巧近期,很多短影片平臺上也流傳出了一些關於“激素雞蛋”的影片。這些影片的大概意思是,“現在超市和菜市場上,存在著大量激素雞蛋,成年人吃了會擾亂激素水平,小孩吃了會影響生長發育。”
影片截圖
難道我們吃的雞蛋真的有激素嗎?雞蛋到底還能不能吃了?
激素雞蛋危害大,不僅有毒還致癌?
有傳言稱,我們平時見到的雙黃蛋就是激素蛋,打了激素的雞蛋蛋殼會比較軟,蛋清質地稀薄,經常食用這些激素蛋,有毒還致癌。
事實上,雙黃蛋只是一個隨機出現的事件,和是否打了激素沒有直接關係。雙黃蛋的產生,是因為母雞在下單時產了一個卵黃後,大腦的控制中心沒有及時接收到訊號,因而又產了一個卵黃導致的。
而蛋殼軟就是激素蛋,這更是無稽之談。有些蛋殼之所以軟,並不是這個雞蛋有激素,而是生蛋的母雞缺鈣了。
影片截圖
蛋清稀薄也和激素沒有任何關係,因為蛋清的稀稠只能說明雞蛋是否新鮮。一般舊蛋、陳蛋的蛋白部分都會比較稀。
影片截圖
所以,網上那些所謂的“鑑別方法”壓根就不科學,完全是製造恐慌。
雖說上面的鑑別方法不靠譜,但激素雞蛋確實是存在的。在這裡我們要區別來看。
首先是“內源性激素雞蛋”,其實所有雞蛋本身都含有激素,比如黃體酮。但這類激素是天然產生的,屬於正常的,對人體沒有危害。
還有一種是外源性激素,這種激素屬於人工攝入。比如有些商家為了增加雞蛋的產量,新增一些激素類飼料來餵食蛋雞,這就導致激素沉積在蛋裡,最終形成外源性激素雞蛋。
這種雞蛋對人體確實有害,但僅僅透過肉眼來識別其實很難,一般只能去正規的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或者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才能檢測出來。
這6種雞蛋,真要少吃或不吃
①毛雞蛋
沒有孵化成型的毛雞蛋,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吃,但也有很多人覺得毛雞蛋營養高。需要注意的是,毛雞蛋如果沒有煮熟食用的話,很容易增加沙門氏菌等病菌的感染機率,導致食物中毒。
②溏心蛋
有不少人喜歡吃溏心蛋,這裡需要明確的是,約有10%的雞蛋裡含有致病菌或黴菌,雞蛋如果沒有完全煮熟就食用的話,裡面的病菌就無法被完全殺死,食用後也會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如果雞蛋裡有蟲卵的話,還可能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③炸雞蛋
在螺螄粉、過橋米線和很多人的早餐中,都會見到炸雞蛋的身影。但雞蛋經過高溫油炸後,營養會大量流失,且熱量還會增加,長期食用後會加重心血管和肝臟的負擔。此外,經過高溫油炸後,還可能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最典型的就是雜環胺類,進而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④散黃蛋
大部分散黃蛋,可能是雞蛋在運輸時,由於激烈的震盪導致蛋黃膜破裂引起的。散黃蛋如果沒有異味,一般可以正常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散黃蛋因為儲存的時間太長了,被細菌入侵後出現了明顯的異味,這種就不能再吃了。
⑤臭雞蛋
這種雞蛋一般蛋殼呈烏灰色,甚至有些蛋殼已經破裂,開啟後能夠聞到很明顯的臭味,且蛋黃呈暗黃色或灰綠色。這種雞蛋大部分人都不會吃,但有些人節儉慣了,認為雞蛋煮熟了反正都一樣,繼續照常吃,這種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⑥表面有黴點的雞蛋
這種雞蛋俗稱黴蛋,由於雞蛋受到潮溼或雨淋,會將蛋殼表面的保護膜給沖洗掉,進而導致細菌入侵。所以,如果發現雞蛋表面有黴點或者黑斑,最好不要吃。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雞蛋才算是“好雞蛋”呢?我們在挑選時秉承著三個原則即可。
首先是蛋殼比較毛糙,附著一層霜狀的粉末,表面氣孔較為明顯,色澤也鮮亮潔淨。其次雞蛋在敲開後,蛋黃能夠成形且不散開,蛋白濃稠,蛋黃高於蛋白。最後,保質期一週內的雞蛋,新鮮程度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END-
插圖:本文插圖原作為個人收藏,想購買相關畫作及瞭解其他更多畫作資訊,歡迎加入"藍襪子藝術賞析群"。在"賞析群"裡,喜歡藝術的朋友們一起欣賞畫作,分享日常,還有無底價0元拍賣活動。如果您喜歡藝術,新增下方藍襪子微信,並回復“入群”,一起過有藝術的生活。
新增藍襪子微信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正反讀書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點選“在看”分享你的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