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可是被稱為“最接近完美”的食物,挑雞蛋可有大講究!你會挑選雞蛋嗎?

⬇️點選關注美國媽媽網⬇️
雞蛋,是一種優質蛋白,對孩子成長髮育很有幫助,但你會挑選雞蛋嗎?
說起來,影響雞蛋好壞的因素很多,雞蛋的種類也很多,我們該怎麼挑出最好的雞蛋來呢?
雞蛋之間的區別
雞蛋之間真的有區別嗎?答案是肯定的。
雞蛋的種類五花八門,農場裡怎麼養的雞、雞吃什麼飼料長大的,都會影響它的營養價值。
雞蛋到底有啥不一樣?我們平時買雞蛋可能見過帶字母標籤的雞蛋,但有沒有想過這些字母到底是啥意思呢?
美國農業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即USDA),給雞蛋定了大小和等級的標準。要是雞蛋盒上有USDA的標,那就說明這雞蛋是通過了農業部門的檢查,質量符合他們的標準。
不過雞蛋大不大、重不重、是什麼顏色都不是決定等級的關鍵,關鍵得看雞蛋的質量。
我們一般去超市看到的雞蛋都是B級或者更好的。因為雞蛋要想進商店賣,就得達到B級或以上的標準。
再來看看這些等級具體是怎麼劃分的:
1. AA級:這些雞蛋的蛋白厚實又緊緻,蛋黃圓滾滾的。我們拿它來做什麼菜都可以,尤其是煎蛋、煮蛋,簡直完美。AA級就是雞蛋界的最高等級。
2. A級:跟AA級有點像,就是蛋白可能稍微軟一點點。但煎炒煮都沒問題,就是比AA級稍微遜色一點。
3. B級:蛋白薄了點,蛋黃也扁了點。不過做炒蛋,或者做成冷凍的、乾的、液體的蛋製品都挺好的。
其實AA級和B級,吃起來差別不大。B級可能就是外觀上有點瑕疵,比如有條線或者是有個印子,但這不影響它好吃,也不影響安全。所以,B級雞蛋也是可以放心吃的。
雞蛋包裝上除了字母外還有很多小文字,讓我們再聊聊雞蛋包裝上的那些“小秘密”吧,看看到底都啥意思。
1. 常規(Regular):這些就是超市常見的“標準”雞蛋,大多來自大規模的商業養雞場。
2. 放養(Free-range):聽著就自由多了,這表示雞在成長過程中,至少有那麼一段時間能在戶外。
3. 無籠飼養(Cage-free):簡單明瞭,就是雞沒住籠子裡。
4. 有機認證的雞蛋(Certified-organic):雞得吃有機飼料,還不能給它們用抗生素和化學物質。
5. 農場新鮮(Farm-fresh):聽著挺吸引人,但實話告訴你,就是商家想讓你覺得這雞蛋更新鮮、更健康。
6. 無抗生素(Antibiotic-free):因為現在有些雞飼料裡會加抗生素,或者雞會直接被打抗生素針,但無抗生素的雞蛋就完全沒有這些。
7. 無激素(No hormones):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早就規定了,雞蛋裡不能用激素,所以市面上賣的雞蛋基本都符合。不過,有的商家喜歡特別標註一下,有的就低調處理了。
8. 有機素食餵養(Organic vegetarian-fed):這意味著雞吃的全是嚴格篩選的素食和有機食物,一點葷腥不沾。
9. 天然雞蛋(Natural):就是說這雞蛋沒加什麼人工色素、新增劑,加工也很少,比較原汁原味。
10. 草飼(Pasture-raised):這指的是雞能在牧場上自由活動,吃草、蟲子啥的,這種環境下產的雞蛋就叫草飼雞蛋。
優質雞蛋的特點
在一個新鮮雞蛋中蛋白佔58%,我們要想知道雞蛋新不新鮮,關鍵得看品質。雞蛋的品質包括內部品質和外部品質兩個方面的標準。
1、內部品質
內部品質的好壞主要看蛋白厚不厚、乾不乾淨,蛋黃圓不圓、結不結實,還有氣室大不大。這還不止,還得講究蛋白蛋黃的顏色、口感,還有它們是不是乾淨沒細菌。新鮮的雞蛋就是蛋白58%,蛋黃32%,蛋殼10%,搭配得剛剛好。
新下的蛋,蛋黃那叫一個又圓又結實。但放久了,蛋黃就開始吸水,變得鬆鬆垮垮的,外面的膜也薄了,容易破。這時候,蛋黃上就開始長斑,形狀也扁了。所以雞蛋一產出,裡頭的好東西就會開始慢慢變差,放越久,差得越厲害。
2、外部品質
外部品質,主要就是看蛋殼咋樣。蛋殼要是不好,破損率高,那對賣雞蛋的可就是個大問題了。在美國,因為蛋殼問題,每年得虧好幾個億!
顏色、硬度、形狀、乾不乾淨,這些都影響著雞蛋能不能放得住。好的雞蛋,蛋殼得乾淨、光滑,還不能有裂縫。而且大小、形狀、顏色都得差不多,這樣看著才舒服嘛。
在商店如何挑選好雞蛋
養雞的農戶們對農場的食品安全規矩可是上心得很。一旦雞蛋穩穩當當地進了商店,怎麼保持它們的新鮮安全,可就看我們自己的了。
在超市裡挑好雞蛋,這七個招數我們得記牢:
1. 挑冷藏的:買雞蛋時,直奔冷藏區就對了。雞蛋在運來的時候,路上都保持著45°F(也就7°C左右)的低溫,這樣能防著沙門氏菌感染。
2. 查裂縫:拿雞蛋前,先看看蛋殼有沒有裂,我們儘量挑完整乾淨的。在店裡直接開啟盒子檢查,看到裂的就別要了,沙門氏菌就愛從裂縫裡鑽進去。
3. 看日期:別買過期的,時間一長,蛋黃就開始吸水,蛋白變薄,蛋黃變大變扁,容易碎。就算沒過“最佳品嚐時間”,放冰箱裡也頂多再存三五個星期。
4. 認USDA標:找找看標籤上有沒有USDA的小盾牌標記,這個標記說明雞蛋經過檢查,質量槓槓的。
5. 選對等級:大部分店裡賣的都是A級蛋,和AA級差不多,就是蛋白稍微軟那麼一點點。記住了,B級以下的蛋就別考慮了。
6. 挑對型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放養雞蛋更健康,非籠養的價效比高,普通雞蛋則是中規中矩的選擇。
7. 大小要合適:挑雞蛋還得看重量,不是越大越好。做菜、烘焙有時候要特定大小的,但一般來說,大號雞蛋就非常使用了。
如何辨別新鮮雞蛋
正常情況下,我們把雞蛋買回家會存放一段時間,除非長黴或細菌作祟,雞蛋一般不容易“壞掉”。放冰箱裡妥善儲存,吃上幾周是沒問題的。
但這裡還有幾個小妙招能幫我們判斷雞蛋好壞。
1、瞅瞅日期
看保質期最簡單直接,如果過了幾天也別急著扔,可能雞蛋還是新鮮的。
在美國,有的標“售賣截止”,有的標“保質期”,意思可不一樣。“售賣截止”是店家該賣完的日期,雞蛋不一定壞;保質期才是覺得雞蛋不新鮮的時候。一般包裝後30天內得賣完。包裝上還有“包裝日期”,是個編號,一年裡的每天都對應一個號,方便追蹤。
2、鼻子聞一聞
這招最古老也最靈,變質雞蛋那味兒一聞就知道,跟臭雞蛋似的,有種硫磺味兒。聞到了就別猶豫,直接扔了吧。
3、眼睛看一看
先摸一摸蛋殼是不是滑不溜秋的、看看有沒有裂縫或者有黴斑,這都是壞雞蛋的特徵。如果蛋殼好好的,就開啟看看裡頭,蛋白蛋黃變色了就是細菌作怪,不能用。
4、水裡泡一泡
新鮮雞蛋會沉到水底,而老雞蛋就會漂在水面上。原理很簡單,就是時間一長,雞蛋裡頭空氣多了,水就浮得動它了。不過,這法子只能分新舊,吃不吃得還得看前面幾招。有的壞雞蛋也沉底,有的好雞蛋也可能漂著。
參考文獻:
https://eggsafety.org/what-to-look-for-when-buying-eggs-2/,
https://saudereggs.com/blog/buying-eggs-what-to-look-for/
(圖片來自網路,尊重原創,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你會挑選雞蛋嗎?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