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馬雲上了微博熱搜的前三,原因是他出現在了那個定格的座談會上。
出現在那個座談會上的還有任正非、馬化騰、雷軍、 王傳福等一眾大佬。
但馬雲的身影最能引起人們的激動情緒。因為馬雲的出現,有著某些意味。

這個規格的座談會上一次召開還是2018年,當時沒有馬雲。
那時媒體的基調是“沒有時代的馬雲,只有馬雲的時代”。6年之後馬雲迴歸了。
座談會上,馬老師坐在了第一排右手邊的第二位,緊挨著寧德時代的曾毓群。
看到認真參會的馬老師,大家會心地笑了。

為什麼馬雲的出現會引起大家的特別關注?
大家都知道,過去6、7年,馬雲在公開場合基本消失了,更別說這種規格的座談會了。
但這次,他來了。
其實,就在前幾天,馬老師在閒魚與盒馬走訪時就出現在媒體的鏡頭下,還染黑了花白的頭髮,人看上去精神了很多。
馬雲這次的迴歸是一個強烈的訊號。雖然馬雲並未發言(央視的影片中沒有看到),但他的現身、第一排的座位排序,就能說明很多東西了。
畢竟馬雲身上不僅僅代表著阿里,其本身就是民營企業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有著符號般意義。
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馬雲的活躍與否,代表了民營經濟的未來走向。
現在馬雲不僅回來了,還參與了此次座談會。有分析人士就認為,馬雲的迴歸是民營經濟信心回升的標誌。
這場座談會中,跟一眾成名已久的大佬同臺的,還有兩個生力軍,一個是DeepSeek的梁文鋒,一個是宇樹科技的王興興。
都是AI領域的後起之秀。
去年人們還在說中國在AI領域落後西方不少,痛罵巨頭們不爭氣。今年春節,爭氣的後生們就送出了“國運級”AI產品,引發華爾街金融市場巨震。
前幾天美國副總統萬斯去歐洲參加一個人工智慧的會議,他呼籲減少對AI發展的管制,並說美國將堅定地擔當AI發展的領導者,以AI推動繁榮、自由。
說明美國已經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了。中國要在AI領域贏得競爭,還得靠民營企業。
行內有句話這樣說,誰去了很重要,誰沒去,更重要。
此次座談會,字節跳動的張一鳴,百度的李彥宏,都沒有參會。
張一鳴沒有被邀請,可能多少跟他tiktok有關吧,字節跳動更像是一家國際企業了。
百度這個企業是最不爭氣的。十多年前就開始喊all in AI ,結果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今天看到百度搜索和文心智慧體平臺將全面接入DeepSeek,網友們戲謔道:
就像是一個大廚,在廚房忙活了幾個小時,最後點了個外賣。
而前幾天,蘋果將合作物件百度換成了阿里巴巴。蘋果公司也算是老江湖了,很懂中國。
雖然馬雲獻身對提振民營經濟的信心有很大作用。我覺得梁文鋒、王興興代表的後起之秀才是中國的未來。
從今天的座談會也可以看出,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確實已經不是優先順序了。未來我們會更加重視硬核創新,而非模式創新。
以拼多多、美團為代表的所謂的平臺經濟並沒有創造多少新的價值,只是把線下的小商小販的飯碗搶了,說不好聽就是兩頭壓榨,自己吃飽。
馬雲此次參會代表的不是電商,而是雲計算。阿里這波股價上漲,也是對標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價值重估,而非電商業務。
· END ·
感謝你還在
如果喜歡那就分享朋友圈啦
(小號,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