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座談會!國家頂格力挺民營企業,任正非、馬雲、馬化騰、梁文鋒集中亮相,訊號強烈

作者 | 劍書
昨日,中央時隔6年3個月再度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最高領導人親自出席並講話,釋放強烈訊號。對民營企業的頂格力挺,意味深長。
會上最具標誌性的人物之一,仍然是馬雲。近兩年,他的每一次出現,都牽動無數關注。此次頂格座談會上,馬雲坐在第一排。同在第一排就座的還有: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
騰訊創始人馬化騰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
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泰豪集團黃代放
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
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
為什麼在民營經濟屢次成為社會熱點,全民高度關心之際,中央重磅定調,一錘定音?
為什麼在國際環境複雜震盪,大國博弈愈發激烈的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民營企業?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對民營經濟的重視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僅僅在經濟發展和民生普惠領域,民營企業甚至逐漸成為頂級科技競賽的一支“主力軍”。
正如會後通稿標題所言:大顯身手,正當其時。會上傳出的幾個不尋常的訊號,尤為耐人尋味。
國家領導人與民營企業家的會面,往往有著不一樣的特殊意義。
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鄧小平就曾擺下火鍋宴,邀請五位赫赫有名的工商界元老——84歲的胡厥文、82歲的胡子昂、63歲的榮毅仁、88歲的周叔弢和74歲的古耕虞,倡議興辦私人企業。這個別有意味的“五老火鍋宴”,也成為中國非公經濟發展的開篇佳話。
自此以後,國家領導人與民營企業家的互動,也成為觀察中國經濟的一面“鏡子”,折射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成為傳遞重要政策動向的風向標之一。
公眾號“阜成門六號院”總結了國家召集民企的座談會形式和級別:
1、總書記召開的民企座談會
2、總理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
3、政協主席召開的工商界人士座談會
4、總書記、總理、政協主席以參加兩會小組審議的形式,與工商聯界別委員進行座談
其中,以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級別最高,頻率最低,最能體現決策層對民營經濟的政策走向。其關注度和重要程度也是最高的。
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只召開過兩次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一次時間是在2018年11月。其時,正是中美貿易摩擦開始加劇、外部壓力增大的階段,民營投資增速下滑,“民營企業退場論”和“國進民退”的聲音開始蔓延。在此背景下,及時召開的會議釋放了重要訊號:
首次提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可見,頂格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發出的是中央關於民營經濟的“最強音”,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與上一次民營經濟座談會相比,此次會議在參會人員代表上,出現了很大的不同:
2018年11月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邀請了54位民營企業家出席,這些企業家分佈廣泛,但主要集中在實體經濟領域。包括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
當時發言的10位民營企業家,分別來自不同的省份——遼寧、浙江、北京、河北、香港、四川、上海、安徽、山東,顯然是作為經濟大省的代表。
但這一次,入選的標準顯然完全不同了。在第一排的14位企業家當中,浙商就佔了5位——馬雲、虞仁榮、南存輝、梁文鋒、王興興,其中3位來自杭州。不過,其中虞仁榮的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浦東新區,嚴格來說是上海的代表企業。此外,任正非、王傳福、馬化騰都來自深圳,雷軍、齊向東來自北京,其餘4位企業家則是劉永好(四川)、曾毓群(福建)、冷友斌(黑龍江)、黃代放(江西)。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企業家裡,並沒有出現來自第二大經濟強省江蘇的企業,以及廣州、重慶、蘇州這幾個頂級經濟強市的代表。
變化背後,傳遞了什麼樣的訊號?
一個值得留意的共同點是,這些企業要麼跟科技創新突破“卡脖子”關鍵領域有關,要麼與國家全方位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發力方向有關。
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了參會企業家的領域分佈,除了第一排以外,還有美團的王興、科大訊飛劉慶峰、銀河航天徐鳴、寒武紀陳天石等。
此外,據媒體報道,浙江還有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杭州科百特過濾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應民等企業家參會,有老牌傳統企業,也有細分賽道的“隱形冠軍”。
這些行業裡頭,不管是AI、機器人還是半導體、商業航天,乃至電子通訊的巨頭華為,都與當前大國博弈的關鍵領域和環節高度相關。民營企業扮演的角色,分量正在變得越來越重。
與此同時,作為平臺經濟的龍頭、網際網路企業代表馬雲、馬化騰、王興的出席,也充分說明國家對平臺經濟的力挺態度,未來在科技創新、民生就業等方面,平臺經濟仍將發揮重要作用。平臺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廣泛的社會連線能力,影響深遠。
近日蘋果官宣與阿里合作AI功能,騰訊微信迅速接入DeepSeek-R1形成AI搜尋能力,都引起了高度關注。
而新能源汽車、農牧、乳業則與全方位擴大內需的戰略密切相關,並涉及民生和糧食安全。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如果觀察第一排的14位民營企業家代表,會發現他們的年齡分佈,橫跨了從1940年代到90年代,每一代都有代表人物,包括最新的出現的80後、90後。其中,“60後”的人數最多,按照出生年份排序是:
任正非 1944
劉永好 1951
南存輝 1963
黃代放 1963
馬雲 1964
齊向東 1964
王傳福 1966
虞仁榮 1966
曾毓群 1968
雷軍 1969
冷友斌 1969
馬化騰 1971
梁文鋒 1985
王興興 1990
江山代有才人出,民營企業家也有代代“傳承”,這背後也顯示出國家對民營經濟一以貫之的支援。
綜合來看,杭州顯然成為了最大贏家,不僅在第一排就有3位企業家(馬雲、梁文鋒、王興興)來自杭州,還包攬了其中最年輕的兩位。
就在重磅座談會召開之前一天,央視新聞聯播極為罕見地用了6分鐘關注杭州。春節期間刷屏的杭州科技“六小龍”基本上都亮相了。
為什麼DeepSeek和宇樹科技等“六小龍”都誕生在杭州?這個讓無數城市焦慮、思索的課題,報道也給出回答。
央視新聞在《為何是杭州,從這幾件事說起》文章中提到一件事:
早在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第一次提出了“數字浙江”戰略,並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那一年,杭州每百戶居民家用電腦聯入網際網路還不到2戶。“數字浙江”戰略的提出,當時讓很多人都還有點摸不著頭腦。
時任《浙江日報》時政記者周詠南迴憶,習近平同志說資料庫,大家不理解,商品、物資有倉庫,資料怎麼變成倉庫呢?習近平同志笑笑說,資料庫你們現在不理解,以後會理解,經濟社會發展都會用著,而且都會涉及我們每個人。周詠南感慨,“我覺得習近平同志非常有戰略思想,非常有前瞻性。”
當年,習近平同志在杭州高新區調研時,他對科技工作者說,杭州過去是“風景天堂”“西湖天堂”,下一步是“矽谷天堂”“高科技天堂”。
文章還提到,“創新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杭州的一鳴驚人,也說明當年的“矽谷天堂”藍圖,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此次座談會,大力提振民營經濟信心之外,講話還有一點讓人印象深刻:
弘揚企業家精神,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
回顧1979年,當18歲的溫州姑娘章華妹拿到了全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中國民營經濟開始了迅猛發展的歷史程序。
關於民營經濟,近年來有個說法“56789”頗為形象。即民營經濟佔中國90%的企業數量、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60%以上的GDP,以及50%的稅收。
據財經作家吳曉波統計,2024年底中國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已變成了“66999”:
60%的稅收
60%的GDP貢獻
90.9%的技術創新成果
90%就業
96.4%企業數量
當前,宏觀政策持續給力,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奠定基礎。
最近,一篇名為《China eats the world》的研報開始流傳,投資人朱嘯虎在朋友圈一聲吼:“2025年中國資產全面重估的開始”。
當外部環境日趨複雜,內迴圈轟然加速,種種問題的解法,都離不開民營企業的給力支援和健康發展。
在2025年拉開序幕之際,人們期待,迎來一個民營經濟的春天。

2024已經結束,2025充滿不確定。智谷盡全力幫助你找到有確定性的方向、趨勢、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週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3分鐘,穿透資訊噪聲,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新春訂閱,贈送未來一年12場閉門直播。
新春優惠價199元/年,未來隨人數增加逐步恢復至499元/年。掃碼加入,圈內等你,每週三更新。
限時開放2周,趕緊加入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文章:
中國網:這些企業家坐第一排傳遞了什麼?
21世紀經濟報道:任正非、馬化騰、馬雲、雷軍、梁文鋒等參加!這場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了哪些訊號?
政事堂2019:時隔六年,再迎重磅民企座談會!
正和島:重磅座談會,有何深意?
阜成門六號院:一次意義非同尋常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