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上的馬雲

春季行情已經啟動,這輪行情做好人工智慧就可以了。
這幾年的春季行情都和人工智慧有關係,23年是ChatGPT帶動的英偉達概念,24年則是sora帶動的語料,今年則是deepseek帶動的國產算力和AI應用,目前高低切換正是調倉的關鍵。
如果你對這個方向的操作沒把握,強烈推薦大家關注瑞之鶴。去年他的收益絕對是圈內的佼佼者,近期他在公眾號公佈的幾個deepseek大牛標,都吃了大肉,均是公眾號提前釋出,歷史文章可查。
大家可以關注下方公眾號,檢視他接下來佈局的標!

作者 | 燕梳樓
昨天最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
很多觀察者將此次會議與2018年那次會議放在一起比較。
哪些人上桌,哪些人發言,無論哪個細節都傳遞著某種訊號,預示著未來一段時間的脈搏和方向。
用專業的話來說,這就是勢。看懂了會議所傳遞的訊號,站對了時代發展的風口,你就可以無懼於當下,自信於未來。
上午會議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不知道上桌的都有誰。只能憑藉一張推背圖還推測是哪些人的背影。直到下午,央視才披露了名單。
參加座談會的有14位民營企業代表,他們分別是華為任正非、阿里馬雲、小米雷軍、比亞迪王傳福、新希望劉永好、宇樹科技王興興、韋爾股份虞仁榮等。
相比7年前的那次會議,這次參會代表更具龍頭效應。不僅華為任正非首次出席,連隱退多年的馬雲也重新上桌,90後企業家王興興更是坐上第一排,釋放的訊號非常強烈。
下面我從會議上的八個細節入手,大家能領悟多少就多少。人各有心,心各有見。如果感覺有用就轉發收藏,如果感覺沒用就點個贊就當看個熱鬧。
第一,風向變了。
從名單座次的變化,看國家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的未來方向。
1號位華為任正非, 2號位比亞迪王傳福,3號位新希望劉永好,4號位韋爾股份虞仁榮,5號位宇樹科技王興興,6號位小米雷軍。
同時這6位也作為代表進行了發言。既然是代表那代表了什麼?一句話就是代表了當下國內的新質生產力,涵蓋智慧製造、數字技術、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
第一排C位給了華為和比亞迪。為什麼?華為作為中國民企科技創新的突出代表,1號位是眾望所歸。比亞迪作為新能源的龍頭,在東南亞市場佔有率佔到40%,也是無出其右。
這寓示著當前國家仍以製造業尤其是高階製造業作為民營經濟的主力軍。那麼3號為什麼是新希望呢?就是要告訴大家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不是說丟掉傳統產業,而是要齊頭並進。
相比較而言,阿里、騰訊的出席更像是一種符號,代表著消費型平臺型企業進入發展新階段。而曾經叱吒風雲的房地產企業幾乎“團滅”,被80後的梁文峰、90後的王興興取而代之。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未來10年國家的戰略方向和經濟格局。無論是創業投資也罷,就業找工作也罷,孩子選專業也罷,大家可能按圖索驥,方向錯了越努力越失敗。
第二,馬雲過關了。
能上桌的,當然都是各自領域的風雲人物。
但最引發注目的,還是一度銷聲匿跡的馬雲。雖然他同樣是2018年那次座談會的代表,但彼時彼刻與此時此刻,心境與地位已大不相同。
自2019年外灘講話之後,馬雲便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即使偶爾現身也諱莫如深。而這次不僅受邀參會,央視還特意給了馬雲三次特寫鏡頭,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馬雲已經過關了,落寞多年的阿里也將迎來最盎然的春天。事實上此前已經暖風頻吹。從高調現身阿里園區,到專機考察長沙盒馬,再到宣佈與蘋果合作AI。
馬雲的悄然迴歸,雖然沒有安排發言,但仍然位列前排第11位,足見其地位與影響力仍然舉足輕重。更重要的是,透過馬雲傳遞支援民營企業和保護民營企業家的決心和格局。
馬雲作為平臺經濟的代表,某種程度上有著經濟晴雨表的意味。如今頻繁現身公眾視野,顯然是對民營企業更為包容、民營經濟穩中向好的標誌。這將鼓勵更多的企業家紮根祖國。
此次馬雲的椅子挪了20公分,意味著民營經濟方向轉了30度角。7年時間阿里沒有掉出第一梯隊,馬雲卻老了。
雖然他回來了,但屬於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第三,90後坐上第一排。
受邀參會的民營企業代表中,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是唯一的90後。很多人都是從春晚機器人扭秧歌開始知道王興興的。
事實上王興興在機器人領域10年前就已經脫穎而出了。大學期間手工製作的機器人就引發外界關注,2016年建立杭州宇樹科技;2017年獨立研發的四足機器人Laikago問世。
2020年就接到春晚邀請,帶著其研發製造的四足機器人參加央視牛年春晚。他旗下的宇樹機器狗,獨佔全球70%的市場,關鍵技術獲得國內外180餘項專利,技術和效能碾壓美國波士頓。
由此,宇樹也被譽為下一個“大疆”。更重要的是,宇樹機器人為中國的機器智造行業拿到了國際話語權,併成為機器人產業標準制定參與者。安排他參會併發言,代表著新生代科技力量的崛起。
而最近大火的DeepSeek,其創始人梁文鋒也拿到寶貴一席。這個代表中唯一的80後,憑一己之力,就刺破美股AI泡沫,讓英偉達一夜縮水6000億美元。更重要的是,讓美國精心構建的“星際之門”破產了。
這兩位憑資歷和實力本來都上不了桌,但他們所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更像是中美科技比拼大背景下國運的轉向。
第四,杭州成最大贏家。
14名企業代表中,深圳佔3席,杭州佔3席,北京佔2席,上海佔1席,成都佔1席。表明上看杭州可能和深圳平分秋色,實際上擴大一下範圍,其中五席都是浙江籍。
他們分別是4號位的韋爾虞仁榮,5號位的宇樹王興興,7號位的正泰南存輝,11號位的阿里馬雲,以及12號位的Deepseek梁文峰。不僅有傳統老巨頭,還有後來居上的新勢力。
完全可以說,這波杭州贏麻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昨天晚上央視新聞聯播給了整整6分鐘來宣傳杭州。備受關注的科技新貴“杭州六小龍”齊齊亮相,更像是為新興科技吹響集結號。
相比較而言,民營經濟的傳統大省山東、河南、山東等無一入列,這說明人力密集型企業已經不具傳統優勢,新興產業尤其是高階智造和科技產業已成為時代主流,並引領著國運鏗鏘向前。
相比浙江,同為長江長三角的江蘇雖然也有2家列席,但沒有一家企業進入第一排,更沒有獲得發言資格。看來此前的三問並不是沒有必要。接下來的任務,是如何集全省之力趕上新質生產力這班車。
在這輪對標浙江的反思中,很多地方的新春第一會,都把民營企業家安排在了第一排就位,而主要領導則坐到了第二位。這一排位的變化意味著,民營企業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第五,不一樣的鬆弛感。
因為篇幅過長,完整文章請點選藍色字型最高會議上的八個細節(建議收藏)閱讀。
(文首部分僅供參考,非本號所寫,與本號無關,不作任何投資推薦,也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