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本文字數:2395,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益刊
近期國家出臺《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下稱《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對3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育兒補貼,補貼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即每月300元)。這意味著2022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符合條件的嬰幼兒,都可以領取育兒補貼。按照官方工作計劃,各地將在8月下旬陸續開放育兒補貼申領,8月31日前各地全面開放育兒補貼的申領。
育兒補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大範圍、普惠式、直接性向群眾發放的民生保障現金補貼,是一項惠民利民的重大舉措。為了確保政策落地,育兒補貼資金如何安排備受關注。
近日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司長郭陽在國新辦釋出會上介紹,按照《方案》部署,中央財政將設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專案“育兒補貼補助資金”,今年初步安排預算900億元左右。對於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補貼所需資金,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比例對地方予以補助,中央總體承擔約90%。這既體現了中央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地方的大力支援,也有利於進一步夯實地方管理責任。
而根據《方案》,中央財政對發放國家基礎標準育兒補貼所需資金,按比例對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予以補助。中央財政總體承擔約90%,地方財政總體將承擔約10%。因此中央財政安排育兒補貼補助資金900億元左右,而地方總體將安排100億元左右,育兒補貼一年支出規模合計在1000億元左右。
這與市場預期相符。多家券商機構根據出生人口及補貼標準測算,每年發放的育兒補貼介於1000億元~1200億元。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此次育兒補貼資金中央與地方按照東、中、西分比例承擔,既考慮了要調動地方積極性,又考慮了區域財力差異,與我國其他財政政策採取分地區按比例的思路是一致。這一分擔模式與近年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類似。
根據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公佈的《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在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資金支援方面,直接向地方安排的資金總體按照9:1的原則實行央地共擔,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中央承擔比例分別為85%、90%、95%。各省級財政根據中央資金分配情況按比例安排配套資金,省以下經費分擔辦法由省級財政確定。
參照上述東中西央地分擔比例,專家認為育兒補貼很可能也會按照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中央承擔比例分別為85%、90%、95%。當然最終實際分擔比例即將在待出臺的相關政策檔案中明晰。
郭陽介紹,近期,財政部將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育兒補貼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明確資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監督的具體要求,細化規範資金下達流程,落實各級工作責任。兩部門將對補助資金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做好績效監控和績效評價,確保管好用好財政資金。
根據國家統計局,目前統計中所涉及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具體劃分為: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12省(區、市);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
遼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告訴第一財經,在財政資金央地分擔方面,東北地區的遼寧被劃分為東部地區,吉林和黑龍江被劃分為中部地區。此次育兒補貼資金採取傳統的東中西“三分法”,而沒有采取央地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以來的“五分法”,主要是相比於一年10萬億元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育兒補貼資金1000億元佔比小(約1%),總體上對地方財政影響不大。
所謂“五分法”,是在教育等中央與地方共同事權的支出責任上,將31省份劃分為五檔,適用不同的央地分擔標準。
比如,根據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公開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中,對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補助、普通高中教育國家助學金、普通高中教育免學雜費補助、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扶助保障7個事項,實行中央分檔分擔辦法。
具體來說,第一檔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區、市),中央分擔80%;第二檔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10個省,中央分擔60%;第三檔包括遼寧、福建、山東3個省,中央分擔50%;第四檔包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4個省(市)和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5個計劃單列市,中央分擔30%;第五檔包括北京、上海2個直轄市,中央分擔10%。
與央地分擔“五分法”相比,上述育兒補貼資金按照“東中西”三分法,中央財政總體承擔約90%支出責任,顯然減輕了地方財政支出壓力。
此次育兒補貼資金,地方一年將承擔100億元左右。根據財政部資料,2024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19266億元,地方100億元育兒補貼支出佔這一收入比重約0.08%。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育兒補貼資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擔,有助於減輕地方財政負擔。此次《方案》區分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按比例予以補助,這是考慮到不同地區財政狀況,加大中央對中西部地區的補助比例,既緩解中西部地區財政壓力,又確保補貼政策能夠切實落地。
儘管地方在育兒補貼資金總體承擔約10%,但這10%資金具體在省、市、縣三級政府中如何分擔,最終還有待各省明確。王振宇建議,考慮到不增加基層財政負擔,建議省級政府應承擔更多的補貼資金支出責任。
郭陽表示,目前,各級財政部門正在會同衛生健康部門緊鑼密鼓開展補助資金的測算和下達工作。我們將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對資金申領發放各環節實行全過程監管,確保每一筆資金都安全抵達。
微信編輯 | 小羊
(注:我們會對線索進行核實。您的隱私將嚴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