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青睞房地產與黃金,但理財顧問警告:別被表象迷惑

儘管財務顧問多次警示“非理性投資風險”,但最新調查顯示,多數美國人仍將房地產與黃金視為長期財富增值的首選。然而,專業人士指出,這種偏好可能正將投資者引入認知誤區。  
根據全球管理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4月初對1006名成年人的調查,37%的受訪者認為房地產是最佳長期投資,與去年持平;23%的人選擇黃金,較2024年上升5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僅16%的投資者看好股票或共同基金,較去年驟降6個百分點。這一趨勢與市場現實形成鮮明對比:過去30年間,標普500指數年化回報率達10.29%,遠超房地產(8.78%)和黃金(7.38%)。  
“人們總在追逐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亞特蘭大財務顧問李·貝克(Lee Baker)直言。他分析稱,房地產的“磚頭水泥”屬性和黃金的金屬光澤,能給予投資者虛幻的安全感,而股票的抽象性常令人卻步。佛羅里達州顧問卡羅琳·麥克拉納罕(Carolyn McClanahan)則批評道:“追逐市場熱潮是最愚蠢的行為——2011年黃金熱潮時34%的人蜂擁而入,如今誰還記得當年每盎司1900美元的高位?”  
今年春季,黃金現貨價飆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較一年前上漲超50%,部分投資者將其視為對抗通脹的“終極武器”。但蓋洛普指出,當前對黃金的追捧仍遠低於2011年經濟動盪時期的高點。房地產領域同樣呈現“冰火兩重天”:儘管3月美國現有房屋中位價(40.37萬美元)較去年6月曆史峰值(42.69萬美元)回落,但買家需求持續旺盛,房價整體仍處於高位。  
“股票代表的是對成千上萬家公司的所有權,而非單一資產。”麥克拉納罕強調,股市的長期回報不僅源於資本增值,更來自企業盈利的複利效應。她同時警告,實物資產存在致命缺陷:黃金難以分割變現,房地產交易成本高昂,而股票可透過ETF實現分鐘級買賣。  
對於仍想涉足房地產或黃金的投資者,專家建議繞開實物資產:  
• 房地產:透過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或行業ETF,以股息形式獲取租金收益,同時避免維修成本和空置風險。
• 黃金:選擇黃金ETF替代實物金條,既可規避儲存安全隱患,又能享受交易便利性。
在低利率與高通脹並存的環境下,投資者對“硬資產”的狂熱不難理解。但歷史資料顯示,過度集中於單一資產類別可能錯失股市的長期增值紅利。正如貝克所言:“真正的財富管理不是觸控磚塊或金屬,而是構建一個能穿越週期的多元化組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