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一場聚會才知道:一個人的體面,是工作給的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yy
來源:每晚一卷書(ID: JYXZ89896)
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份工作不值得。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雲灣朗讀音訊
01
今年過年,我回了趟老家。
久未相逢的發小們,興致都很高,打算攢個局。
唯有一位發小在群裡始終沒吭聲。
因為家離得近,我就親自前去邀請。
見面那一刻,我整個人都怔住了。
記憶裡,他是個儀表乾淨,講究打扮,頗有氣度的人。
而眼前的他胡碴錯亂,滿臉愁容,穿著一身褪色的棉服。
看見我到來,他先是一臉錯愕,轉而笑著把我請進了屋。
原來去年,他被公司裁了員,就再也沒有找到工作。
但家中上有兩位老人,下有一兒一女,每月還有房貸車貸要還。
平日裡,他只能靠送外賣掙點生活費,連過年這幾天都不敢停下來。
積蓄只出不進,這副擔子直壓得他喘不過氣,整個人都蒼老了好幾歲。
交談中,他時不時就皺眉嘆氣:沒了工作,過得實在是太糟糕了,自己沒臉見人。
當生活一地狼藉,他再也不復從前的自信。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裡說:
沒有足夠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處心積慮、錙銖必較、變得渺小、卑微。
當人沒了工作,斷了收入,就只能任由生活百般蹂躪。
春節過年,別人都購置新衣,置辦年貨,設宴招待。
你就只能拉下臉,穿著舊衣服,看著人家其樂融融。
你就只能勒緊褲腰帶,節衣縮食,過著寒酸年。
沒了工作才知道,你過年回家的面子,都是錢給的。
02
英國學者傑米·薩斯坎德曾做過一份調查:人為什麼要工作?
調查物件覆蓋了各個階層的人士,得到了三種答案。
答案一,為收入,工作是謀生的手段。
它讓我們吃飽穿暖,維持住最基本的體面。
答案二,為價值,工作是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
生而為人,只有在世上留下點什麼,才算沒白來一趟人間。
答案三,為幸福,工作是自我認同感的來源。
對他人有用,獲得了內在滿足,人才會感到幸福。
最後,傑米·薩斯坎德總結道:
對任何人而言,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假如一個人長期不工作,無異於被社會扔進了垃圾堆。
當一個人沒有工作,也就沒有了自我價值,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就會變得渾渾噩噩,不思進取。
作家連嶽在文章裡寫過一個文藝青年。
她崇尚自由、文藝的生活,畢業幾年不曾參加工作,每天在家做一些不受歡迎的泥塑。
儘管日子拮据,但她下午仍會去茶室,喝茶品香。
本以為這樣的生活,能讓人高看一眼。
結果在一次聚會中,大學教授卻告誡她:
你所謂的高雅,不過是一張遮羞布,掩蓋住自己的無能。
青年聽後自慚形穢,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荒謬。
因為喜愛泥塑,她在教授建議下前去景德鎮學藝。
她在那跟隨一位老匠人,日夜苦練雕刻手法。
終於在兩年後,她順利出師,並回到曾經的城市,開了家泥塑館。
出自她手的泥塑,畫工精緻,造型繁複,一下子吸引了眾多顧客。
聽到顧客的一聲聲讚美,她這才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類似的想法,認為工作無關緊要,只要有錢,能吃高檔的餐廳,穿名牌的衣服,就是體面。
卻不知,於人而言,工作不僅是收入,還意味著價值。
比如編輯,看到自己的文章,讓讀者有所感悟,內心就有說不出的滿足。
比如醫生,透過自己的治療,讓病人恢復健康,一股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
正是這樣一份份工作,才給了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讓你無論面對誰,都能獲得尊重與認同,活得體面而光彩。
03
今年春節,撰稿人青木參加了一場高中同學聚會。
眾多同學中,有兩個人讓他印象深刻。
一個是同學徐洋,他沒考上大學,高中畢業就出了社會。
這些年他說是在外做生意,實際上就是遊手好閒。
今年幹銷售,明天做主播,從沒正兒八經做過一件事。
聚會時,有人見他西裝革履的,就調侃道:徐總好。
徐洋也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倍兒有面子。
酒席上,他挨個找人敬酒聊天,吹噓自己的經歷。
但很多人都敷衍兩句,便找各種理由推辭。
轉了一圈,竟沒有一個人願意同他坐下來慢慢聊。
另一個人是同學張欣,是體制內的一位科長。
他一進門,不少同學都簇擁上去,打招呼、敘舊情。
他被請上了中間座位,還受邀做了一番聚會發言,包廂內掌聲一片。
席間,眾人向他輪番敬酒。
整個包廂一目瞭然,張欣儼然成了聚會的主角,賺足了面子。
很認可社會學專家王肖傑的一句話:工作,是社會地位的標籤。
你工作穩定、有權有錢,走哪別人都會高看你一眼;
你四處漂泊,一事無成,自然無人敬重你。
說到底,面子,是工作掙來的。
在社會上,做老闆也好,打工人也罷,都各有各的能力與技術。
當你有一份工作,就代表你自己本身有一定的價值。
等你能夠與人進行資源交換,他人自會給你三分薄面。
04
過年時,一位建築業前輩和我談及他的往事。
二十多年前,他考上了同濟大學的王牌專業——土木工程。
讓他意外的是,畢業後他只能下工地。
向來乾淨斯文的他,只得整天跟砂石、塵土打交道。
惡劣的工作環境,讓他抱怨不堪。
工作沒兩年,他就提了離職,準備找一份體面的工作。
可限於專業和工作經歷,除了工地,根本沒有合適的崗位。
面試屢屢受挫,讓他心灰意冷。
那段時間,他只得窩在出租屋,打遊戲混時間。
每次父母來電話,他都謊稱自己過得不錯。
偶爾面對同學的邀約,他也不好意思赴宴。
渾渾噩噩過了大半年後,手裡拮据的他,終於決定重返工地。
他不再嫌棄工地打灰的辛苦,不再埋怨上司的工作安排。
工程要趕進度,他主動請纓,頂著烈日施工;上級要完善圖紙,他通宵埋頭作圖。
靠著這股子拼勁,短短5年,他就升任專案經理,拿到了百萬年薪。
這一路走來,他最深的感悟就是:
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沒有一份工作不值得。
當你嫌棄工作沒面子的時候,恰恰是有這份工作,給了你生活的體面。
現實中,很多人碰上髒點、累點的活,就怨聲載道。
在他們眼中,彷彿只有自己工作艱難,旁人都過得體面、輕鬆。
但其實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麼錢多活少的好差事。
人前的體面,都是背後苦熬的結果。
正如商業顧問李才所說:把工作做到極致,就是體面。
所以新的一年,請敬重你的工作。
有了它,你就有安身立命、養家餬口的資本。
復工以後,請深耕你的工作。
做好它,你才有昂首挺胸的底氣。
春節臨走前,那個發小請我吃了一頓飯。
他說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是三甲醫院夜間巡視員。
他說,工作很辛苦,就是個看門的。
但我知道,他為這份工作而開心,有了工作,他也有了面對生活的底氣。
作家黃昱寧在《體面人生》中說:“體面就是有事可做,好好活著。”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守好飯碗,就不怕生活顛簸。
有口飯吃,就能體面地活著。
當你善待所從事的工作,工作就能給你最大的體面。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