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雜記:關於封建制度的反思

1987年我在《讀書》雜誌發表言論,稱中國沒有奴隸制時代,封建制度僅存在於兩週,第一帝國之秦帝國建立後封建制度即不復存在。

此論對後來史學理論影響頗大,但實際上是個人的錯誤認知,不足為訓。可惜後知後覺也。
【關於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

封建主義的本質建立在世襲土地佔有制度上。

裂土曰封,立王曰建,是謂古典封建制度。
【三大特徵】

封建主義具有三大根本性特徵:

1、特權制度

2、世襲制度

世官世祿,世襲罔替。出身等級及身份難以改變,實質也是種姓制度。(魏晉門閥制度最為典型。)
【三種形態】

中國古代歷史中存在封建制度的三種形態:

第一代封建制度是封土建王制度。(周代)

第二代封建制度是封土建侯制度。(漢唐)

第三代封建制度是封土建主制度,例如滿清的跑馬圈地。(宋元明清地主制度)
【流毒深遠】

五四以後第一代啟蒙者和革命者即提出反封建任務。

1949革命後新中國建立,推翻三座大山:封建制度,帝國主義以及官僚資本主義。

但是廣義封建主義即特權制度及有關文化,包括特權、等級、身份、種姓制度,世襲制度等等,殘餘影響仍然持續存在。

傳統是不容易改變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