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張強
乳腺患病後,一般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然而,究竟選哪種麻醉方式,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下面,我們用一點時間來講一下這個問題:
乳腺手術種類比較多,如區段切除、腫物切除以及乳腺全切、保乳術、乳腺癌根治術。

如果腫物比較小、又比較表淺,區域性麻醉或者區域性麻醉加靜脈強化麻醉即可。強化麻醉,意思是麻醉醫師透過靜脈注射具有鎮痛作用的藥物來實現滿意麻醉的過程。
如果腫物稍大,可能要做區段切除。這個時候,單純的局麻或者強化不一定能滿足手術需求。可採取的麻醉方式,有靜脈麻醉、硬膜外麻醉、肋間神經阻滯、連續胸椎旁神經阻滯以及全麻。
如果要進行乳腺全切或者乳腺癌根治術,最好直接進行全麻。當然,如果考慮實現良好的術後鎮痛,可以在全麻基礎上覆合肋間神經阻滯、連續胸椎旁神經阻滯或者胸橫肌平面胸部神經阻滯。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僅術後鎮痛有了保障,術中可以節省全麻藥、降低全麻藥對人體的副作用。另外,這種複合麻醉有利於患者術後甦醒以及術後的快速康復。但是,臨床工作中受限於技術的掌握以及時間緊張,大部分情況都選擇了直接全麻。
直接全麻的情況,也分靜脈全麻、吸入全麻以及靜吸複合全麻。選擇不同的插管方式,需要使用的麻醉藥量也不同。比如,選擇喉罩插管,就需要相對少的全麻藥即可。如果選擇氣管內插管,由於氣管內刺激強,就需要較多的麻藥。選擇較少的全麻藥,意味著麻醉藥對身體影響小、甦醒也快。
順便糾正一下:很多人都認為麻醉醫師給患者扣上面罩就麻醉了。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面罩裡面是沒有麻藥的。面罩有麻藥的情況,一般是小兒麻醉。如果是成人,需要很大的麻醉藥濃度才能達到預期麻醉效果。
親身經歷過全麻的人,印象當中確確實實是麻醉醫師一扣面罩就麻過去了。事實上,這是麻醉藥的順行性遺忘作用。很多藥都具有這樣的作用,尤其以一種叫做咪達唑侖的最為明顯。
扣面罩階段,一般是麻醉前的吸氧環節。這個環節,一般只會注射鎮靜藥以及減少腺體分泌的藥物。
在這之後,麻醉醫師開始順序注射鎮痛藥、肌松藥以及靜脈全麻藥。有的時候,鎮痛藥或者靜脈全麻藥並不只有一種。具體如何選擇或者搭配藥物,和麻醉醫師習慣以及對藥物使用熟悉程度有關。

當達到插管條件後,麻醉醫師藉助插管工具為患者進行插管。
插管完成後,並不像網上流傳的那樣:麻醉醫師插完管就去看手機了,甚至還有汙衊麻醉醫師在炒股的。說麻醉醫師在炒股的,是把監護儀上的波形看成股市走勢圖了。另外,麻醉醫師哪有時間看手機?
插完管後,要立即確認導管位置。確認好之後,要連線麻醉機、設定呼吸引數。
弄好麻醉機後,要調整麻醉深度以及為患者配置持續泵注的鎮痛藥物或者靜脈全麻藥物。
之後,麻醉醫師要填寫患者資訊、麻醉資訊。
一切忙完,手術已經進行到一半或者已經接近結束。如果手術快要結束了,就要為患者逐漸減少藥物輸注。有經驗的麻醉醫師,幾乎可以將麻醉甦醒掌控在幾分鐘之內。
麻醉工作,操作只是基礎工作。更重要的工作,是
怎麼樣,麻醉不簡單吧?動動手指讓更多人瞭解麻醉吧~
學術文章、科普文章約稿:

文章請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新增微信weitiegang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