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資本家!《寶可夢Go》老闆套現255億暴富後,對剩餘團隊裁員68人

「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儘管有多份報告顯示遊戲業裁員有了趨緩的勢頭,且招聘人數正在超越裁員人數,但遊戲公司的裁員卻並未停止,甚至出現了越來越令人匪夷所思的裁員現象。比如,剛把遊戲業務以35億美元(合人民幣255億元)賣掉的Niantic,時隔數週就傳出了裁員訊息。
根據加利福尼亞州釋出的一份《工人調整和再培訓通知》(WARN)報告中的詳細資訊,Niantic公司至少有68人將於2025年5月20日失業。這裡需要先澄清的是,裁員並不是發生在已經賣給了Scopely的那部分團隊,而是未被出售的Niantic其餘部門。Niantic當時曾表示,這筆交易將允許其透過成立一家名為Niantic Spatial Inc.的新公司,聚焦於地理空間AI業務。
匪夷所思:Niantic老闆套現35億美元后立即裁員
2月中旬,彭博社爆料稱《Pokemon Go》的發行商Niantic正在和《Monopoly Go》發行商Scopely洽談收購事宜,預計Scopely將接手Niantic旗下游戲業務,作價或達到35億美元。
考慮到《Pokemon Go》之後,Niantic真正意義上產出的“爆款”僅有一款怪物獵人IP的《Monster Hunter Now》,且創始人John Hanke此前的科技圈連續創業經歷,行業內雖然對此感到驚訝,但卻並不是無法想象。Gamelook當時就曾推測在出售遊戲業務後,Niantic或許將完全轉型,成為AI、VR/MR領域一家更為純粹的網際網路科技企業。
《Monster Hunter Now》
根據Niantic隨後公佈的計劃,此次35億美元剝離遊戲業務後,Niantic將拿出2.5億美元成立全新子公司Ninantic Spatial,全面投身“地理空間 AI”業務,致力於透過AI技術打造下一代導航地圖,結合LLM技術推出大型地理空間模型、加上擴充套件現實、地理資訊系統等技術,以釐米級精度對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進行融合。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John Hanke拿到沙特土豪贈送的充足資金追夢之後,卻突然宣佈了裁員訊息。就在交易確定不久,Niantic公司CEO John Hanke就宣佈裁員,但並未公佈具體數字。他表示,此次裁員將使公司透過有效成為一家“初創企業”而更加專注。
他表示,“經過慎重考慮,鑑於我們的新重點,有些崗位將不再需要。本週,我們正在向受此影響的員工通報這一訊息。這些決定從來都不容易;它們絕不反映個人的績效表現,我們也理解這些決定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如今,根據加利福尼亞州釋出的一份《工人調整和再培訓通知》(WARN)報告中的詳細資訊,Niantic公司至少有68人將於2025年5月20日失業。這些裁員是在2025年3月20日宣佈的,與John Hanke透過內部電子郵件(隨後釋出在Niantic官網)宣佈裁員的時間一致。
Niantic公司已證實Hanke的宣告與WARN報告有關,並表示“目前對此宣告沒有更多補充內容”。
對於存量階段遊戲市場的殘酷性,全球同行都是有目共睹的。遊戲失敗裁員、關閉工作室司空見慣,甚至成功專案裁員也不是第一次。
比如在年初的時候,《漫威爭鋒》美國西雅圖團隊被裁撤的訊息,就在海外遊戲圈引發了軒然大波,國外玩家社群針對此事進行了大量討論,《漫威爭鋒》在Steam上也出現了大量英文評論差評,矛頭都直指裁員一事。
面對海外社群的熱議,網易給出的解釋是,“出於組織架構調整及最佳化遊戲開發效率的考慮,我們近期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對《漫威爭鋒》開發團隊結構進行最佳化重組。此次調整涉及位於西雅圖的設計團隊,該團隊原屬支援《漫威爭鋒》專案的全球設計職能體系。”
對於玩家的擔憂,網易表示在中國廣州的《漫威爭鋒》核心開發團隊依舊由製作人吳偉聰與遊戲創意總監陳廣雲帶領,始終致力於打造卓越的遊戲體驗。對於《漫威爭鋒》的迭代升級與長遠發展,網易也正在持續加大而非減少投入。時候,國外玩家發現被裁西雅圖團隊人數很少,且並不是《漫威爭鋒》核心研發崗位,國外玩家最後原諒了網易。
只不過,Niantic的裁員卻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畢竟,一個長期盈利、且剛套現35億美元的公司,哪怕是聚焦成為初創公司,也應該考慮對遊戲和公司成長做出過貢獻的團隊。
社群熱議:高管套現“退休享福”、打工人永遠是被犧牲的炮灰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此次裁員發生在未被出售的Niantic其餘部門。據網友給出的訊息顯示,Niantic旗下並非所有遊戲業務團隊都被Scopely“照單全收”,比如該公司的早期遊戲《Ingress》就不在併購範圍內。而這次被裁員的,正是買家不想要、Niantic以後也用不到的那批人。
Ninantic Spatial最新宣傳圖
畢竟,轉型AI以後,Niantic Spatial或許更多地希望以初創公司的定位吸引投資者。
海外社群當中,最被認同的意見是,Niantic裁員是因為留下來的人已經對當下的企業沒有了用處。一位網友稱,“這(裁員)是有意義的,公司不希望任何員工知道它出售了絕大部分資產和專案。”
還有人則猜測,這意味著公司不想再做任何更多的專案。“這不僅僅關乎專案數量。例如,如果業務方向從遊戲領域轉變,那些被裁員的人可能不具備新專案所需的合適技能。除此之外,還存在範圍方面的問題。他們明確表示希望以‘初創企業’運營,而在我看來,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的業務範圍將會縮小。”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Niantic此舉,或許是高管想要藉機退休,畢竟,John Hanke已年近六旬。“你給我35億美元,我就徹底不幹了。那些CEO/高管們可能就要逍遙自在地退休享福了。”
更令網友們難以接受的是,當高管拿著套現資金“享福”時,為這筆天價併購做出了貢獻的“打工人”,卻不一定能夠因此得到太多的好處。
有人指出,很多人可能會以為被裁員的人會得到失業“獎勵”,畢竟,Niantic的員工人數從未超過1000人,意味著人均350萬美元。但是,“絕大多數的員工獎金可能都不超過1萬美元,企業總會裁撤底層員工,以便給高層管理人員發放更多獎金。”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