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捲這道倫理題,把全網女性拉進了一個陷阱….

文|黛西
村裡也沒斷網啊,我居然今天才整明白,住在熱搜上的“8個瑞士捲怎麼分”是啥意思。
乍一看以為是奧數題,原來是個倫理題,起因是一位寶媽發了個影片。
家裡買了一盒瑞士捲,女兒吃了兩個,兒子吃了兩個,老公吃了兩個。
寶媽哄睡了孩子,自然認為冰箱裡的兩個瑞士捲是自己的,於是拿出來剛準備吃,就被爹王老公教育上了:

寶媽說,當初我聽了你的做全職媽媽,現在連這點蛋糕都供不起嗎?我已經為孩子犧牲夠多了,我就要吃。
看到寶媽把瑞士捲硬塞到了嘴裡,我感覺嗓子眼好像被什麼噎了一下。
這個影片在網上瘋傳,一覺醒來,全國男人都在迎接瑞士捲的高考。
影片到底是真實記錄,還是擺拍的,我覺得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為什麼一個瑞士捲能引起這麼廣泛的討論共鳴?
瑞士捲就那麼好吃嗎?真的非吃不可嗎?
那肯定不是。
是因為瑞士捲上投射了很多其他東西。

不少網友曬出了和男友/老公的聊天記錄,不得不說,大多數男人都高分通過了測試,看完屍體都覺得暖暖的!

但我看到的是,女性集體掉入一個陷阱。
什麼樣的陷阱?
把自我價值繫結在對方身上的陷阱。
我們對一段關係的,好像取決於對方決定如何分配瑞士捲。
我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好像需要透過對方分我更多瑞士捲來確認。
我們的期待和失望,好像可以輕易被對方怎麼分瑞士捲的態度左右。
當一個人把幸福感和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建立在了“對方如何做決定”之上,就等於主動把自己放在了這段關係的“弱勢位置”上。
你把最重要的東西,定權,交了出去。
不信你看男性朋友們,他們根本不在乎8個瑞士捲分得公不公平。
他們可以告訴你,8個全都給你吃,他們甚至也可以“吃你拉出來的”!
這種放低身段的自我調侃,說明什麼呢?說明男性的家庭地位很低嗎?
錯!
反而說明男性是懂得自我認可的。
他們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不需要被你捧著也照樣自信,自信到“吃你拉的”也傷不到他們的自尊。
我說的“自信”完全沒有諷刺意思,相反我一直覺得,這是值得我們女性學習的一種“男性思維”。
在男性思維中,我在一段關係中的價值感和地位,不需要透過別人的某個決定來證明。
他們內心對自己的價值十分篤定,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因為牢牢握著對自我價值的“決定權”,所以就算8個瑞士捲都給你,也並不會有“我已經卑微到連吃瑞士捲的權利都沒有了”的委屈。

女性在一段關係中,經常不自覺地把主導權交給對方。
這個事件的廣泛傳播就是一個例子,我們需要依賴伴侶“分瑞士捲”的態度,來試探我在對方心中的地位,以尋求一種安全感。
而這種依賴,就是讓我們陷入被動和不安全感的原因之一。
如果擺脫這種怪圈?
三個練習。
🍪 第一練習自我認可。
無論你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寶媽,看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價值,認定自己是值得被愛和被尊重的,你值得享受該享受的生活。
要想做到這點,首先要練習欣賞自己
欣賞自己真的需要刻意練習,因為我們成長過程中是不敢這麼做的,會被罵“驕傲”,被說“自戀”。
我有時候和一些95後姑娘聊天,發現她們雖然在外人眼裡非常優秀,但內心其實很不自信,甚至非常自卑,經常陷入自我批判和內耗中。
可能和成長環境有關,也可能和社會大環境有關,但這些不重要,當你改變不了環境,就去改變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
每天找三件事誇自己,提升對自我的滿意度和認可感,拒絕“自戀羞恥”。
如果你在工作中得到了誇獎,你當然會覺得開心。
但你要告訴自己,我開心的其實不是因為領導表揚了我,而是因為我自身具備的一些能力和素質,讓我把工作做得很出色。
我開心的是“我很好”,而不是“他說我好”,向內求,強化對自身的認同。
而不是依賴他人評價來判斷我好不好,我有沒有價值,我重不重要。
如果你對自己的價值有足夠的認可,有穩定的自尊水平,就不會把太多東西投射到瑞士捲上,也不需要證明你在這段關係中的地位。

🍪 第二練習表達需求。
女性在家庭中,經常缺乏清晰表達需求的勇氣,明明覺得不甘心,還是會為了成全老公孩子做出個人犧牲。
這個特點在職場中更明顯一些,很多姑娘普遍缺乏“提需求”的勇氣,不好意思爭取一些明明憑實力應得的東西。
我看過一個研究,研究物件是卡耐基梅隆大學碩士畢業生。
結果發現,這些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57%的男生會跟公司爭取更高的薪水,而只有7%的女生會這麼做。
因為女生普遍覺得“提要求”是一件很難為情的事,擔心對方覺得自己“不知好歹”,“事兒太多”,或者因此失去了這個機會。
與其為自己爭取權益,女性更願意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更在意別人“期待”我怎麼做,因此失去了很多應得的利益。
男性就沒太多這樣的困擾,或者說包袱沒有女性那麼重,他們可以更輕鬆地表達出真實想法和需求,因此也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利益。

🍪 第三是練習人格獨立。
你們有沒有留意到影片裡的一個細節,寶媽說,我當初聽你的當了全職媽媽。
這句話聽得人很心酸,有一種“多年前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的感覺。
當全職媽媽本身沒問題,但“要不要當全職媽媽”的選擇權,不應該交給別人。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對很多生活中的很多小決定,常常覺得意難平,比如瑞士捲怎麼分。
很多人生的重大決定,我們又好像做得非常草率,甚至不介意放棄決定權,直接“聽你的”
全職媽媽當然可以是一種人生選擇,但這個人生選擇最大的bug是,你的付出無法用金錢衡量。
所以這個選擇的結果如何,幾乎完全依賴於男人是否有良心。
走一條依賴於“男人良心”的路,無疑有很高的風險係數,所以這條路一定是你經過反覆權衡後,做出的鄭重選擇。
把人生重大決定權握在自己手裡,這是談論獨立人格的前提。

灰姑娘所有的歡喜、悲傷和命運,都取決於王子有沒有來拯救她。
但現在時代變了,我們不用做一個等著被分瑞士捲的灰姑娘。
你有權利決定自己怎麼分瑞士捲。
欣賞自己,認可自己,練習表達需求,保持人格獨立。
時不時犒勞下自己,為自己買一盒瑞士捲吃,如果他也想吃,你想怎麼分就怎麼分。
誰握住了選擇權,誰就擁有了自由。
黛西

📍📖 你可能還喜歡讀
📍🛒 西雙11清單
📍📹 你可能還喜歡看
來影片號圍觀真人黛西
謝謝你們點的小紅心❤️

不開打賞,喜歡請轉發+在看+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