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網際網路上的熱梗,好像總是火得莫名奇妙。
“8個瑞士捲怎麼分?”這個問題,突然讓全國老公都進入了高考模式。

網速慢的人,估計跟我一樣,剛開始一臉懵:“這還用問他?我想吃幾個吃幾個,想怎麼吃怎麼吃。”
還有個愛吃的朋友跑來問我:“你知道瑞士捲哪兒有賣嗎?這得有多好吃,能火成這樣。”
現在事情的起因,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有個全職寶媽發了自己和老公吵架的影片。
家裡買了瑞士捲,一盒8個,按公平原則,一家四口一人吃倆正正好。
大家都吃了,結果輪到媽媽,老公開始說教了:什麼父母吃零食,對孩子影響不好;要省給孩子之類的話。



反正因為這條影片,瑞士捲一夜之間成了全網頂流,無數老婆拿它來考驗老公。
據說到目前為止:中國被瑞士捲考驗的男人,已經超過了瑞士人口。


甚至連官方都不得不下場,調查這件事是不是真的,目前的結果是:
當事人寶媽刪除了影片,並堅稱這是真事。

她還解釋說,刪影片,主要是感覺給大家傳播了太多的負能量。

很多人不理解,這條影片為什麼能火起來?
有人覺得它擺拍痕跡明顯的,誰家好人吵架還想起來拍影片?

也有人覺得:兩口子吃個零食的事兒,搞到全網關注,太興師動眾。
其實我感覺:這個影片是不是劇本,吃不吃瑞士捲,都不重要。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嘛。
即便這個影片是擺拍的,但現實中,這麼離譜的老公也不是不存在。
重點是,為什麼這條影片能火起來?
原因很簡單,它映射了無數媽媽在生活中的真實處境,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看似是瑞士捲的分配問題,實際是配偶的態度問題。
婚姻中,一方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向上生長空間,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另一半對你的付出視而不見,甚至理所當然的認為,你就應該這樣做。



很多人分析這件事的時候,說問什麼問,你想吃幾個,就吃幾個?
甚至還有人說這是嬌妻文化,來展示自己的家庭地位,證明自己被愛。
我其實也在思考,為什麼這種問題,往往是女性問男性,老婆問老公?
因為按照傳統家庭分工,女性往往是犧牲自己,迴歸家庭的那一方。
雖然在家庭這個最小單位內,夫妻分工不同,地位是平等的。
但放在社會大環境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全職媽媽”就很容易喪失主動權。
TA的核心是虛的,底層不自信,就只能從另一半身上完成自我確認。
就像《再見愛人》裡的麥琳,喝杯咖啡都要問一句“我配嗎?”

看起來是關於物質的詢問,其實是精神價值的需求。

其實“瑞士捲怎麼分”這個問題,雖然送命,卻也是送分題。
都2024年了,一個大男人還在吃食上跟老婆斤斤計較,那得多無能。
所以,你看,網上大部分男性雖然回答角度不同,都給的是高分答卷。
有人只敢吃剩下的,有的人動都不敢動,有人直接給錢,反正保證讓你吃過癮;

有的老公透過現象看本質,寫了篇煽情小作文,情緒價值給滿;

有的老公已經學會搶答了,這估計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吧~

還有些老公,不光自己不吃,為了表衷心,順便把孩子的路堵死了。

吃不上瑞士捲的娃,也不是最慘的,畢竟還有要吃孩子的。

不過我沒想到的是,有一些老公腦回路確實挺清奇:
有從熱量入手,源頭上消除爭端的;

有打算趁機會大幹一場,實現財富自由的;

還有把瑞士捲問題,直接上升到另一個高度,主打一個格局開啟:
“要愛國啊,吃什麼瑞士捲,中國人該吃中國卷。”
“瑞士捲給黨和人民吃。”

當然,也有一些沒上網的老公,老老實實回答。
估計瑞士捲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地位能上升到這個高度。
不光能決定一個男人的“生死”,還能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說白了,大家聊瑞士捲,聊的其實還是夫妻如何經營好婚姻。
我覺得我們也可以跟孩子展開探討一下,尤其是有女兒的家庭。
先從自身角度說:
你可以當事業女強人,也可以小鳥依人,當全職媽媽。
兩者地位相同,但選擇後者,可能要面對一些隱藏風險。
因為婚姻的本質是一場博弈,雙方勢均力敵,才得到長久的幸福。
如果你不想整日生活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過手心向上,看人臉色的生活,就要始終保持獨立的能力。

再從伴侶的角度說:
我相信問老公“瑞士捲”問題的,肯定不都是全職媽媽,也有職場女性。
問老公“瑞士捲”怎麼分,也真不至於像一些網友說的,上升到“讓出主動權”這個程度。
其實大家問這個,更多就是玩梗、開玩笑,順便得到點情緒價值。
因為婚姻裡,大家尋求的不止是物質,還有精神層次的滿足和依靠。

不過,這也是我想提醒女孩們的另外一點:
另一半靠不靠譜,值不值得相伴終身,不是靠幾個問題就能問出來的。
很多人嘴上說的好聽,做的事兒可未必漂亮。
也不要對另一半抱有太高的期待,希望他事事都給出“標準答案”。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人,自然也不存在完美的愛情和伴侶。
人們總嚮往“靈魂伴侶”,事實上,誰也不可能變成你肚子裡的蛔蟲。
所以別糾結於雞毛蒜皮的小事,等TA來理解你,TA來滿足你。

有需求你就說,TA做不到,你就自己去實現。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你的預期越小,幸福值越高,自己還得到了成長。
最後再感慨一句:誰能想到,這起瑞士捲事件裡,盒馬竟成為了最大贏家。
它家賣瑞士捲的文案赫然寫著:“一盒8個,想怎麼分就怎麼分”。

其他商超也是打不過就加入,各種梗玩到飛起:“8個瑞士捲怎麼分,我已經打好折了,買回去問問。”

“都別問了,瑞士捲管夠”

“再來一盒,媽媽先吃。”

只能說,這世界就是一個大型的瑞士捲。
有人分到了瑞士,有人分到了卷,還有人分到了流量。
說正經的,要是一個家裡,吃瑞士捲都能吵起來。
這還問什麼問,趕緊捲起來,搞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