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瑞士捲事件”:真相,原來是這樣

文:劉娜
來源:閒時花開(ID:xsha369)
全網男人都沒想到:
2024年深秋的某天,一覺醒來,等來的不是大A的揚眉吐氣,而是瑞士捲的艱難考題。
起因是,浙江義烏一名全職媽媽,買了8個瑞士捲。
老公吃了2個,女兒吃了2個,兒子吃了2個。
剩下的2個,晚上孩子們都睡後她自己想吃。
結果,換來老公一頓爹味輸出:
“作為媽媽,你不該吃孩子們的零食。
好的不都是省下來給孩子吃嗎?
你吃了,孩子們就沒得吃了。”
老公訓完,這個媽媽就很生氣:
“當初你讓我聽話,回來做全職媽媽,現在連蛋糕都供不起了嗎?”
全民皆拍短影片的時代,這位全職媽媽轉手把這段影片傳到了網上。
配以標題:
“全職媽媽卑微到連吃塊蛋糕的權利都沒有了”。

這一下,不僅全網全職媽媽的乳腺都堵了,而且很多女同胞都怒了。


大家一邊吐槽這個男人自私又傲慢,一邊急忙給自家老公發考卷:
“我問你,有8個瑞士捲,孩子、我、你,怎麼分?”
一時間,能不能回答好這個問題,貌似成了全網老公們能否保命的秘籍。
機靈的老公說:
“瑞士捲都給你,吃的都是新增劑!”
卑微的老公說:
“瑞士捲好吃嗎?好吃的話,輪到狗狗也不會輪到我啊。”
大方的老公說:
“給你發個520的紅包,想吃幾個就吃幾個!”
煽情的老公說:
“都給你吃,你是陪伴我一生的人,孩子不會陪我到老,我當然把你當作最愛的寶兒。”
嘖嘖嘖。
8個平平無奇的瑞士捲,竟然“卷”出了這個功利時代許久未見的浪漫情話大比拼。
我終究還是低估了網際網路的瘋魔。
你要問我:“娜姐,你有沒有問姐夫怎麼分瑞士捲?”
我會微微一笑,直言相告:
“抱歉,中年夫妻最大的自覺,一是不輕易碰甜食,二是不輕易驗人性。”
吃甜食會胖,驗人性會傷。
我們中年人最擅長的事情,是越過障礙、直面問題、單刀直入、刀刀致命、一針見血、絕不矯情。
來來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真真假假、甜甜膩膩、虛虛實實的“瑞士捲”背後更為幽微的真相——
01
兩性關係,是最大二元對立。
不管是擺拍還是真拍,“瑞士捲”引發如此大範圍討論,本質上它以微小切口,刺痛了兩性關係。
兩性關係,像我和我男人,你和你老公,其他一切籍籍無名的夫妻,就算拍個段子傳到網上,也不會引爆網路。
為啥?
沒看點。
什麼是看點?
矛盾、衝突、焦慮、恐慌。
除了家暴、賭博、出軌、殺戮這些極端矛盾,瑞士捲就是這個秋天,繼一個抹茶冰激凌、一碗關東煮後,又一個引發夫妻戰爭的導火索。
那是一個瑞士捲嗎?
不不不。
那是一個瑞士捲帶來的憋屈、哀傷、孤獨、自戀的投射。
全職媽媽、婚姻不幸的女性、甚至婚姻中受傷的男性,都經由它看見自己“被犧牲、被盤剝”的背影。
看透這一點,你就能捋順網際網路上所有兩性關係的紛爭:
你眼中的瑞士捲,不是瑞士捲,而是你自己。
這樣的話題越多,男女關係就越對立。
但,宇宙的真相是:
所有二元對立,本質上都是經不起考驗的。
因為它指向是戰爭和互傷,而不是和平與大同。
不信,我們來看看第二個真相——
02
人性深處,從來不分男女。
浙江義烏瑞士捲事件發酵後,發短影片的那個全職媽媽刪除了影片。
當地公權力發話了,說要好好調查此事的真假。
聞訊,拍影片的全職媽媽趕緊發聲:
影片是真的。
事發當天丈夫的外貿訂單黃了,心情不好,說話難聽。
最近她和老公壓力都很大,經常發生爭吵,瑞士捲不過是爭吵的一部分,誰想到發酵這麼厲害。
看到這裡,你想到什麼?
同情?憐憫?人生實苦?誰還沒有說話難聽的時候?哪家夫妻不吵架?
不不不。
人性。
面對發酵的輿情,當事女主和老公必須承認確有此事、絕無炒作,他們必須捆綁到一起,捍衛夫妻共同利益。
只有這樣,他們才逃過造假反轉這一劫。
看見沒?
什麼男女對立!
當災難和考驗齊齊降臨,人性和利益都不分男女。
男女對立是歲月靜好的附屬,男女合力才是利益受損的選擇。
婚姻和家庭的意義,不是瑞士捲背後的愛與不愛,而是捆綁一起的名利與血脈。
婚姻這個殘忍又堅韌的核心,是超越兩性對立一萬倍的堅固堡壘。
03
現實男女,沒有那麼多對立。
我可能是老了,也可能是更願意看見事情積極的一面,我在生活實處發現的一個真相是:
男女之間,遠遠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對立。
年輕男女,懵懵懂懂中,都還渴望愛情與美好。
中年男女,壓力山大中,惟願彼此健康與安好。
老年男女,歷經滄桑後,早已放下兒女情長,習得淡定慈悲。
矛盾和紛爭,是有的。
但越來越多的人懂得,矛盾本身就是關係的一部分,紛爭本身就是關係的粘合劑。
絕大部分家庭都是吵吵鬧鬧後,又親親熱熱。
所以,小巷盡頭,煙火深處,橘燈之下,更多的是相互寬宥和彼此懂得。
作為網際網路從業者,我不能說網路是紛爭之源。
但作為一個結婚小20年的人,我必須承認,網路是放大鏡。
我們每個人,都要習得的定力是:
網路之上,不輕易站隊,不惡意傷人,不挑起對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終歸無。
修行,就是摒棄二元對立,無我、無相、無分別。
04
男女之道,是先做好自己。
不搞男女對立,但要看見一個樸素真相:
若真心為他人考慮,我們務必做好自己。
所有關係中,凡是“我”要指責他人時,務必先審視自己。
凡是我不能做到的,就不該苛責他人。
凡是我沒有要求自己的,就不該要求他人。
否則,就是控制自由或侵犯邊界。
8個瑞士捲,自己吃兩個,憑啥不能讓伴侶吃兩個?
吃完飯,自己翹著二郎腿刷手機,憑啥要求伴侶必須去洗碗?
一樣上班,自己下班去喝酒打牌,憑啥要求伴侶去管孩子管老人?
家庭內部,除了生孩子,男人無法替女人分擔,其他一切,皆要相互支撐,彼此分工。
看不見也做不到這一點兒的人,不配有家,也不配得到幸福。
因為幸福的前提,是我們願利他且愛人。
05
打倒男人,不是女人強大的標誌。
瑞士捲事件中,一個隱秘的痛點是:
它恰好擊中了,千百年來“女人都要省出嘴裡食物,去先滿足孩子男人,否則就不是好女人”的道德審判。
不信,可以想想我們的奶奶和媽媽。
她們因長期被馴化被矮化,不能優先或平等享有食物權,而在“不配得到感”中總是主動去吃魚頭、爛餃子和剩飯。
若和男人孩子搶食,她們就會被冠以“自私”的羞恥。
恰恰是,漫長的歷史時期,女性壓抑了太多剝削與委屈,所以現在女性崛起後,就總是有女權主義者高呼“打倒一切男人,反對男人一切”。
現在流行所謂的“大女主”自嗨,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絕不慣著男人,但必須慣著女人,必須以女人被男人討好為榮——8個瑞士捲都給女人吃,女人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了嗎?
不是的。
討好的本質,是無法真誠以待的貶損——因為無法和你平等對話,所以只能假裝討好你。
好的關係,要像加繆那句名言:
不要走在我的後面,活成附庸;也不必走在我的前面,活成孤獨;而是走在我的身邊,活成戰友。
剝削和討好,都不是男女之間的究竟之法。
女性的究竟之路,是下桌建設自我,上桌談判權力,平等掌握話語權,也平等給人話語權。
06
好的人事,都是靜默歡喜。
說實話,瑞士捲的話題能火,只說明瞭兩件事:
第一,這個時代戾氣越來越重了,任何事兒都能搞對立。
第二,工作越來越難找了,閒人越來越多了,網上到處都是街溜子。
好的人,好的愛,好的時代,不該誕生“瑞士捲上熱搜”這種話題。
願不久的將來,一個全職媽媽或全職爸爸,買了8個瑞士捲回家,她(他)想吃幾個就吃幾個,不想吃就不吃。
她(他)的伴侶也想吃就吃幾個,不夠吃再隨手下單買一包。
沒有人會爭論“怎麼分”,沒有人會說教別人該不該吃,更沒有誰想借此打壓誰。
因為,真正的生活,如雨水落入泥土,白雲漂浮窗外,茶花夜間盛放,冬雪灑落人間。
自然無聲,歡喜從容。
– END –
* 作者:劉娜,80後老女孩,情感專欄作家,文藝也理性,溫柔也死磕。新書《見字如面》全網熱銷中。本文系閒時花開原創,轉載請標明來源:閒時花開(ID:xsha369)。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青年計劃
一個清醒的公眾號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青年計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