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月亮
來源:李月亮(ID:bymooneye)
01
一個小影片,情緒拉滿
起因很簡單。
一個全職寶媽,也是自媒體博主,發了個小影片。
說有天她買了8個瑞士捲。
老公吃了2個,女兒吃了2個,兒子吃了2個。
她哄完孩子睡覺後,想吃剩下那2個。
結果剛要吃,老公來了,不讓她吃,還給她一頓數落——
第一,你作為媽媽,應該多吃飯,給孩子做個榜樣。
第二,你吃了這零食,孩子就沒得吃了。

面對這無理指責,女主給出了鏗鏘有力的回覆,原話是:
“第一,這是零食,我吃飽飯也可以吃。”
“第二,你讓我聽你話做全職媽媽,你連這點蛋糕都供不起了嗎?”
“我已經為孩子做得夠多的了,我沒有那麼偉大。”

這個影片,配上標題 “全職媽媽的我,已經卑微得連自主吃塊蛋糕的權利都沒有”。
情緒立刻拉滿,引發了大量女性的共鳴。
影片隨之爆火。


02
高度疑似擺拍
這個影片,看起來很像個真事兒。
但以我的判斷,99%是擺拍的。
第一,誰跟老公吵架的時候,會把鏡頭對著自己拍?
如果覺得老公沒道理,那肯定要把鏡頭對著他,拍下他的嘴臉嘛,拍自己算啥事兒?
這太不科學了。
第二,夫妻倆的臺詞完全是劇本式的,不符合真實生活的語言習慣。
尤其是最後,女主說完“我沒那麼偉大”,堅定地把蛋糕卷放進嘴裡,大口吃了起來。
這跟我過去看的編劇專業大二學生作業,簡直一模一樣。
第三,情節設定也太模式化了。
咱真實生活裡,一般吃東西很少會吃得像數學應用題那麼整齊——
一共八個瑞士捲,爸爸吃倆,大娃吃倆,二娃吃倆,我吃幾個。
這種機率非常小。
而且瑞士捲這東西雖然好吃,但又甜膩又高熱量,一次吃兩個也略難。
一家人全都吃兩個,還是當零食吃。
這個機率也比較小。

第四,這個寶媽博主,之前就拍過很多影片,大多是擺拍,還時不時帶貨。
其實人家就是吃這碗飯的。

有明眼網友也看出來了。
在她的帶貨影片底下評論,“看這情況也不像是吃不起瑞士捲的呀”。

其實現在網上這種擺拍的影片非常多。
各種偽造,各種套路,變著法地刺激大眾情緒。
什麼“生意失敗賠60萬了”,“終於賺錢可以盡孝了”,“外賣小哥街頭崩潰大哭了”,“監控鏡頭拍下這一幕了”……

都拍的煞有介事。
但是認真一查沒幾個是真的。
這些影片,大部分都是一眼假。
但也有一些劇本演員都不錯,乍看難辨真偽。
大部分網友又沒有辨別能力,就很容易被矇蔽。


瑞士捲這個影片爆了以後,博主寶媽下架了這個影片。
但她堅稱是真實的。

真的嗎?
我不信。
“秦朗丟作業”那個影片爆火的時候,貓一杯剛開始也堅稱是真的。
還拿出聊天記錄,說聯絡上秦朗媽媽了。

她當時是在法國拍的影片,大概覺得只要自己咬死了是真的,誰也查不出造假。
結果警方硬是花了好大精力,調取那段時間所有小學生出入境的資料,證實根本沒有一個叫秦朗的孩子出過國。
這才實錘證明貓一杯造假,直接封號。
你猜警方為啥要費勁巴力去查出入境資料?
還不是因為貓一杯死活不認。
她就沒想到警方槓上了,居然跑去調出入境資料。
讓你嘴硬,非錘死你。
這次瑞士捲事件,浙江網信辦已經表示要核查。
不過瑞士捲這個博主是在家裡拍的,證偽比較難。
咱們看看官方的本事吧。

反正現在我們要知道的就是——
對這種段子,不必太真情實感地去相信,去代入。
不要人家下套咱就鑽。
最後她賺一大波流量咔咔帶貨,咱跟老公吵架吵到鬧離婚。
多不值得。
03
當老婆問瑞士捲怎麼分的時候
她到底在問什麼?
這兩天,無數老婆拉住老公,氣勢洶洶拷問他的靈魂——
“有8個瑞士捲,你吃兩個……”。
老公們莫名其妙,“啥是瑞士捲?”
“你不用管,反正你吃兩個。”
“我都不知道是啥玩意,我就吃兩個?”
……
大部分老公無法進入老婆設定的情景。
但老婆們必須要得到一個答案。
她們當然不是想吃瑞士捲。
而是要用這個漏洞百出的問題,確定自己在老公心裡的分量和地位。
確認老公有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愛和尊重。

現在有好多聊天記錄熱傳。
我看來看去,感覺大部分老公表現還挺不錯的。
有故意搞笑的——



有低眉順眼,表明自己低姿態的——



有提前搞到了考題的——


要是認真評判的話。
我覺得下面這個回答,是非常標準的正確答案——

這個回答,完美get到了提問者的需求點。
他清晰明確地告訴老婆:
你對我比任何人都重要,我此生都會好好愛你,好好對你。
而這,正是老婆們去問“怎麼分瑞士捲”的時候,內心最想聽到的話。
也是女人在婚姻和感情裡,最期待、最想驗證的答案。
04
女人為什麼如此關切瑞士捲問題?
老實說,這種分瑞士捲的問題十分幼稚。
也完全無法驗證一樁婚姻中,老公對老婆的真實態度。
因為老公們可能既不愛吃瑞士捲,也不在乎老婆吃幾個瑞士捲。
你讓他分,他都懶得分,他只會覺得你無聊。
所以這個問題,本身沒啥意義。
真正值得我們深究的問題是——
為什麼一個不起眼的小影片,會引發這麼大的浪潮?
這波浪潮背後的集體情緒,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個“老公指責老婆吃瑞士捲”的影片,跟之前那個“老公指責老婆吃榴蓮”的爆款,是一個套路。
底層邏輯都是展現男人的無理無恥,和女人的無奈無望。
這感覺我懂。
往前數幾千年,女人在婚姻裡大多都藏著這樣的痛和怨。
畢竟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婚姻就是男性對女性的奴役,婚姻的本質就是保證每個男人都有自己的奴隸。
這是恩格斯說的。
叔本華乾脆自己就認為,“女人本身不具有任何地位,女人的社會地位就是攀附於男性”。
那麼女性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地位的奴隸”,會遭受怎樣的對待?
我們祖輩的女性,承受了多少委屈、哀傷、壓抑、痛恨?
這些痛與怨,慢慢就積壓成了女性的集體情緒,根植在女人的基因裡。
——已經有科學研究發現,祖輩的記憶和情緒,會儲存在基因裡,代代相傳。
所以一個現代女性,就算生在自由幸福的家庭,嫁了個互敬互愛的老公。
心裡也常會莫名有種怨氣。
看見別人婚姻裡的不公,就氣不打一處來。
彷彿自己也遭受了。
而如果她真的遭受了,那自然會更加怒火中燒。
這就是為什麼,這種分瑞士捲的問題會引發女人如此強烈的共鳴,如此巨大的關切。
因為它關乎的不是瑞士捲,而是愛,是平等,是尊重,是女性幾千年的創傷性記憶。
“瑞士捲怎麼分”,不是問題。
“這麼多女人都在乎瑞士捲怎麼分”,才是問題。
因為那代表著女人心裡的怨和痛,遠未消解。
有人是因為基因記憶,也有人是因為自己依然在婚姻裡處於弱勢。
分瑞士捲是小事,大家可能找個樂就過去了。
但要是分錢,分家務,分尊重和地位呢?
一起下班誰去做飯?
家庭聚會誰坐上位?
遇到真正的大事聽誰的?
答案恐怕就沒那麼輕快了。
歸根到底,男女平等的時間還是太短了。
雖然女人的家庭地位,已經比一千年前大大提高。
但依然有很多男權社會的觀念,尚未改變。
也依然有太多女人,尤其是全職媽媽,內心無法確定自己在這個家裡有沒有被愛,被認可,被尊重。
所以才要抓住各種機會,去驗證,去爭取。
所以當“分瑞士捲”的問題被討論得熱火朝天。
希望各位老公能明白,女人並不是非要吃那兩個瑞士捲。
她只是要爭取自己吃瑞士捲的權利。
只是希望自己在這個家裡,被愛著,被尊重著,被善待著。
如果你也認同,還請點亮【贊】+【在看】。
– END –
* 作者:李月亮。高人氣作家,微信公眾號【李月亮】每日解讀熱點,透析人性,以理性和智慧陪讀者成長。新書《活得清醒》噹噹網熱賣中。
青年計劃
一個清醒的公眾號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青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