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幾個教育朋友在一起閒聊,說到教育人的專業與良知。有的說專業重要,有的說良知重要。
於是我想到美國的大陪審團制度。
美國的大陪審團制度歷經幾百年的風雨而巍然屹立不倒,其中的一個奧秘,就是陪審員不能是專業人員,尤其不能是法律專業人員,也就是學法律專業、懂法律的不能做陪審員。
大陪審團的運作,完全憑藉一群不懂法律的社會公民的參與,透過合理懷疑,糾正機械的訴訟程式和證據可能帶來的弊端,來作出合情合理的判斷。
之所以不讓學法律、懂法律的做陪審員,就是要排除專業干擾,防止法律僵化,充分迴歸人的良知,以人的本能、感性、道德、生活經驗來評判。也就是說,在透過法律條文和程式審判之後,最終作出如何判決,包括判定罪犯是有罪,還是無罪,不是依據的法律條款,而是人的良知。
良知,也稱為良心,
它是人與生俱來的善端,也就是先天的向善的秉性,包括“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
良知是一切道德倫理的基石,也是人本心最純善、最真實的一面,能夠照出對錯和事物的本來面目。
孟子曾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它生在人的心中,不管怎樣,也泯滅不了,即使再壞的人,也都有他的良知,哪怕他心生邪念,準備或正幹著壞事,面對某個場景,也許會誘發內心的審視與反思,而喚醒自己的良知。
有一件真實的事,蘇州有一對八十多歲的老倆口,以揀破爛為生。一天一小偷趁兩位老人外出拾荒,撬門而入。然而眼前所見到的,竟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小偷不僅沒下手偷,反而還把自己包裡僅有的三百元錢掏出來,放在桌上,並找來紙筆,寫了一句話:“你家裡真是太窮呀,拿去買一把鎖換上吧!”
你看,一個世人唾棄的小偷,面對這樣的家境,頓生惻隱、憐憫之心,良知一下被複蘇了。
教育是富有良知的事業,教育人端的是良心碗,吃的是良心飯,乾的是良心活兒,良知,對教育人太重要了。
我經常說,幹教育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不能沒有良知。
教育人的良知是建立在教育信念之上,並形成最終的教育信仰。這種教育信仰,包括對道德人格的信仰,對教育事業的信仰,對學生關愛的信仰。
誠然,教育的專業性很強,教育要講專業,要注重教育的專業屬性,要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要讓富有專業知識,有紮實專業功底的人做教育,只有如此,教育才能在專業的路上行穩致遠,我們的孩子也才能在專業的引領下,健康而茁壯地成長。
但是,教育人僅有專業知識還不行,還得講良知。
二戰後,一位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當上了美國一所中學的校長。
每當一位新教師來到學校,他就會交給那位教師一封信,信中寫道:
親愛的老師,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
“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
兒童被學識淵博的醫生毒死;
幼兒被訓練有素的護士殺害。
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長為有人性的人。
只有使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為有人性的人的情況下,讀寫算的能力才有價值。”

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學識淵博的醫生、訓練有素的護士,其專業功底不可謂不深厚,然而他們卻因為缺乏人性、泯天良知,他們的這些“專業功底”,竟成為戕害不辜,殘害生靈的工具。
不可置否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些教育人專業知識不可謂不紮實,卻也因為良知的缺失,要麼對自己的職業缺乏認同與敬畏,懈怠自己的職業,荒蕪孩子的學業,貽誤孩子的成長,要麼加入應試大軍,成為應試教育的同盟,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使教育亂象叢生,讓教育在反教育,甚至反人性的路上越走越遠,讓孩子的身心遭到極大的傷害與摧殘。
當然不排除還有極個別教育人,因為喪失良知,而幹出一些違人性、悖倫理、喪天良的事。
與之相反,一個教育人即或在專業上有點欠缺,但只要有了良知,不管世態怎樣炎涼,環境怎樣惡劣,社會怎樣浮躁,外界怎樣喧囂,現實怎樣無奈,他會不忘初心,寧靜淡泊,閒適從容,執著篤定,心無旁騖,堅守在自己的教育世界裡,以一己之力,儘可能讓自己的教育天地盪漾美好,充滿純粹。
也不管面對怎樣的干擾,怎樣的折騰,怎樣的功利,怎樣的糾結,怎樣的彷徨,他不會目光短淺,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他會聽從良知的召喚,“把槍口抬高1釐米”,並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夯實自己的專業功底,本著對孩子一生負責,堅持做真教育,做遵循規律的教育,做富有溫度的教育,做對得起孩子的教育,做不負天地良心的教育。
更為重要的是,他會深知自己專業上的短板,他會盡最大的努力,以自己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以自己的以愛育愛,以情培情,以良心言良心,以良知喚良知,竭力讓他的學生“成長為有人性的人”,更成為一個個有良知的人。
如果一個教育人嘴上引導學生節制良能,而實際自己良知殆盡,學生耳濡目染,潛學暗仿,久而久之,最終只會讓學生也失去良知。
反觀今天的教育,為什麼培養了不少冷冰冰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氾濫了不少高學歷的野蠻人,關鍵的是在很多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是在用知識教知識、用專業教專業,唯獨缺少愛的傳遞,情的感染,良心的啟迪,良知的喚醒。
王陽明先生有一語:“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一個教育人的良知是無垠教育蒼穹中的一盞北斗,也是成就教育人職業尊嚴和幸福的高懸明燈。
專業於行,良知在心。
如果說專業欠缺可以被寬容,但是一個教育人如果沒有良知,則絕對不可以被包容。
一個教育人的專業固然重要,但是永遠重要的是良知。沒有專業,有可能妨礙我們的教育物件成才,但是,沒有良知,完全能夠讓被教育者成不了人。
做教育,在專業之外有一種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良知。我以為,良知比專業重要,良知永遠勝於專業。